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付剑锋

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付剑锋

安徽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地基施工作为常见而又最根本的问题,是关乎到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施工中常见的沉降及强度问题,需要十分细致地分析和处理。软土地地基建筑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容易发生,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房屋就可能会出现倒塌、倾斜等状况。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软土地基

一、软土地基的性质特点

软土作为饱和性黏土,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及较低的抗压力,具有较强的触变性,一旦受到外力破坏,则会从固态形态转化为什流体的形态。同时软土具有较高的压缩性,抗压能力较弱,透水性能较低,结构定型较慢,由于软土地质均匀性较差,这也导致其承载的压力不匀时,土体结构则会发生倾斜。软土地基具备了软土的所有特点,不仅内部空隙较大,而且内部链接结构的土粒之间连接十分松散,这导致软土地其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及较低的抗剪性,在土层受到震动的情况下,软土地基抗震强度会大幅度的降低,软土还极易发生变形,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防范软土地基整体或是局部发生破坏的情况,有效的防范房屋使用过程中不均匀沉降的发生,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能够与国家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标准相符,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房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问题

(1)软土地基在动工前前必须要进行认真的勘察,在实际施工中,勘察工作有时做的不到位,给后期的施工工作埋下了隐患;(2)软土沉降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松散的土质本身没有什么负荷能力,如果压力增加,马上就会发生变形,会引发建筑施工项目沉降甚至是产生裂缝,随时面临倒塌的灾难;(3)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本身应该是具有很高标准的,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工期紧迫和工序繁杂,招用的工人往往是没有技术资质的普通施工人员,在进行高技术严格要求的施工时,由于缺乏施工技艺,对标准参透度不足,造成各种施工质量问题,不断地返工和暂停施工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三、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水泥搅拌法

水泥搅拌法也是一种常规性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办法。主要通过水泥作为一种软土基地的固化剂,利用技术将水泥送入地下与软土进行搅拌,致使软土硬化和结实,从而可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这种方法尤其需要注意水泥的搅拌时间、下钻速度以及水泥固化的时间,保障水泥可以和软土充分搅拌之后形成具有合格承载力的土层。工程完成后,需要对设备和场地进行必要的清洗整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进行必要的调整。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改造工程对整个建筑工程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这也对水泥搅拌法施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增多了该项技术在技术引进、设备购买、设备保养和检修等方面的成本。这就需要施工设计人员对工程施工的客观条件、实际需要以及施工技术的优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选择,最终完成软土地基的改造工作,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2砂(砂石)垫层换填

该办法主要针对施工地基的上部存在软土层的状况进行处理,该办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砂石来置换地基上部的软土层,以此完成对地基强度和承载力的提升工作,缩短软土地基的排水周期,目前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换填的材料主要选用砾砂、鹅卵石、碎石块、砂石以及坚硬的工业废料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没有足够的大颗粒碎石或卵石,可以利用小配额(低于 50%)的细沙掺到砂石中的方法来解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垫层所选材料的纯净度,要避免其中掺入较多的杂质,进而影响整个软土地基改造工程的施工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砂石垫层的施工阶段注意砂石垫层的底面高度,需保证底面平整且高度大致一样,可以提供比较均匀的承载力。

3.3表层排水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当部分土质较好但含有较多水量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建筑物地基施工开始之前做好排水工作,以此来将地基软土表层的含水量进行降低,可以利用具有较好透水性的沙砾或是碎石作为回填材料。在沟槽布置时,要充分的考虑地形和坡度等情况,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沟槽的间隔。在对地基表层进行排水时,可以选择的排水方法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中,添加剂法应用较多,而且更为便利。特别是在粘性土质的地基施工中通常会选择添加剂法。将添加剂材料掺入到地基表层土壤中,有效的改善地基的软土,以此来提高土壤的压缩性能和强度。对于添加剂材料,多以生石灰、熟石灰及水泥等为主,在现场施工时,对于石灰类添加剂材料在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搅拌工作,确保土壤中含水量的降低,增强土壤固结的效果,提高土壤的稳定性,从而为地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4孔内的深层强夯技术

孔内的深层强夯技术是一种处理深层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这项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方式包含置换原理和挤密原理两个原理。关于置换原理是指通过碎石、砂等原材料来置换软土,这些碎石和砂等原材料和没有加固的部分形成一种复合型的地基,进而实现提升地基强度的目标。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孔内深层的强夯技术多采用掏孔、钻孔以及沉管到设计图预定的高度,接着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分别进行填料和强夯,最终形成挤密强劲的桩间土与承载力高的密实桩体。但是,由于桩间土被较大的力量挤向四周,桩间土由于挤密而达到水平的压缩,使得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钻孔机需要保持应有的垂直度,但是垂直度不能超过钻孔深度的2.5%,成孔中心与设计标准之间的偏差不能大于桩柱的26%。在施工过程中,桩顶需要高出设计图纸中标高500~1000mm,其中,需要填充材料的数量、种类以及锤击的次数都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5换土法

采用换土法工程量较大,成本投入高,因此其选用需要慎重,房屋建筑施工中通常只在软土地基土体持力层承载性能远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妖气的条件下,才考虑采用换土法。顾名思义,其是通过采用相应技术对原有软土地基土体进行置换。长期房建工程实践中,目前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换土法施工方法:首先是抛石挤於法。其原理是通过对原有土体施加外力作用进行挤压,将其强行挤出,随后填充新的土壤材料。该法适用于滑动性较强与排水性较差的软土区域,通常在积水较多的淤泥地区采用;其次是开挖换填法。其指的是采用相应机械设备挖掉地表土层,换以其它承载能力强的土体,多为灰土或是石灰石,压实后,其可具备较高强度与荷载能力,改善地基性能。该法适用于所需换土深度较小的土体区域,一般为0.5~3m。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项目中,为了确保施工品质,必须要注重软土地基处置。当前已产生了多个类型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每一种工艺均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作业时,应当联系现实状况,选用最恰当的处理技术;结合相关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减小对建筑造成的损害。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要求和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实现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优化。

参考文献

[1]赵庆龙.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32-232.

[2]甘吉鹏.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6(3):234.

[3]王森,张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4(9):176.

[4]袁华.试论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3):96~97.

[5]李浩,刘东佳,侯超群.群夯法对杂填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实例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2(6):66~68.

论文作者:付剑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付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