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尖子生迷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尖子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个班里大概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尖子生:平时不见他怎么用功,成绩却好得吓人。一次也就算了,但不论有多少场考试人家都是雷打不动的优秀,而我们不管多么努力不管付出多少心血成绩依旧平平,时间久了,嫉妒和抱怨也一点点地滋长:为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努力了却得不到回报?
我也曾经天真而固执地认为人家天生就是学习的料,自己再怎么努力都赶不上。人家的优秀似乎是一种习惯,而自己的平庸都是命运的安排。但当自己走完这些路才懂得:表面有多绚烂,背后就有多残酷。这是那个考进华东师大的同学教给我的。而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真正明白。
她属于那种别人玩她跟着玩、别人学习她还在玩的类型。每次考试前我们都猜测:她这次肯定完了,但成绩一下来第一还是她。于是很多同学都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她:明明自己在思考着数学题,看她在做英语,也非要换过来,她看什么参考书自己也去买,她不听课自己也不听课,她开始超前做题自己也不甘落后,甚至她玩自己也玩……一句话:一切都向她看齐总该可以了吧。
可事与愿违,结果比原先还糟糕。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一点去想就会明白,那些人模仿的,不过是一些表皮。一个人的思想、野心、意志以及背后的努力,能用表面现象来衡量吗?
在班里,她确实不像个好学生,上课不听课,数学课看“柯南”,语文课看小说,政治课看报纸,下课疯玩,晚自习塞着耳机一直到放学,偶尔还逃课。大家几乎默认:她不努力照样可以拿到好成绩,而我们都是笨蛋,学死过去都考不过她。可和她相处的时间多了之后,我渐渐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
高三刚开学,上一届的光荣榜贴出来了,她指着华东师范大学说:“来年,它旁边的名字就是我。”一旁的我接过话茬:“来年,我就可以在武大漫步。”第一次月考,她离华东师大很远,我离武大也很远。我在班里哭得稀里哗啦,她倒是很平静,不断地安慰我。
某天,班主任突发奇想弄来一个条幅让我们把理想中的大学写上去挂在黑板上方,我用力地描出了武汉大学四个字。她很低调,写了三个字母:HSD(华师大),连署名都没有。当时我还笑她怎么这么没自信。没想到第二次她拿了个第一,我还在原地踏步。
此后她一发不可收,几次模拟考都稳居第一。我想不出为什么,明明都是一样的努力。隐隐的不公平感在我心里滋生。
也许是同病相怜,我和那几个平时很努力但成绩平平的同学走得越来越近。一群“愤青”聚在了一起,除了怨天尤人还经常在班里煽风点火:她是天才,我们没法和她比。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尤其是那些曾经模仿过她的。
我渐渐地在“自我安慰”的环境中沦陷,成绩没有起色怨气倒增加了不少。
五月模考,我“如愿以偿”地不再原地踏步,因为连维持现状的资格都没有了。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前功尽弃。全身的无力感让我连说出“不公平”三个字的勇气都没有。两天没有去上课,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还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重新走进了教室,迎面而来的是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没有理她。
她把我叫出去。那天阳光很好,她说话的语气很轻。
她说高二暑假她是在数学题海中度过的,下狠心在外面租了间房子,炎热的天气,没有空调,风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她挑灯夜战,越是苦她越觉得悲壮,越是不认输。一个月的时间,一本厚厚的数学习题从头至尾做了两遍,一题不漏,几本教材从头至尾看了不下三遍,什么类型的题没见过?当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说她是数学天才时,她感到的只是悲哀。
她说第一次月考失败把她打击得接近崩溃,但她不在班里哭。懦弱给谁看呢?她说她讨厌英语,但她无时无刻不在强迫自己学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没兴趣那高考岂不是要完了?讨厌它,有本事就学好它。否则,你没资格骂。
她说她的华师大梦想,从那天看光荣榜时就刻在了她心里,从没改变过。但她不张扬。心累了就看看横幅上的三个字母:HSD(华师大)。她说那些只会羡慕别人辱骂命运的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努力,只有真正付出过的人才会懂得优秀背后隐藏着什么。一路顺风,不过是表象,究竟拐了多少弯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汗谁又能知道?
她在天台上一直坐着、说着,我恍若在梦中,什么都没说,只觉得无地自容。
看看天空,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好幼稚好可笑。我是真的努力了吗?只不过是在装成很努力的样子,蒙蔽了别人的眼睛也欺骗了自己。我以为高三的世界里只有我最痛苦,跟她相比,我的那些小忧伤小苦恼真的太矫情。
她数学课不听是因为老师教的内容她已经烂熟于心,还不如看看柯南锻炼一下思维能力;她晚上塞着耳机不是在欣赏音乐,只是为了躲避周围的噪音;偶尔的逃课是因为太疲倦了根本看不进去还不如好好地休息,疲惫不堪地做题等于虚度年华。对于她的这些,我是知道,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我是在逃避,在安慰自己。我们嘴里吼着“不公平”,内心其实在骂自己不争气。可笑的是,借口多了,连自己都会被蒙蔽。她的微笑和优秀让我们误以为她前进的道路布满鲜花,近看才知道,那是荆棘。而她,满身伤痕。
没有天才,只有努力的疯子。只是我明白得太晚。
高考后,她去了华师大,而我,低着头走进了复读班。清楚地记得她来拿录取通知书那天,一直都顶着鸡窝头穿得毫不讲究的她,梳了整齐的短发,换上了时尚可爱的连衣裙,手里拿着红红的通知书,嘻嘻哈哈地和同学在学校大门口说笑。刚从书店出来抱着一大堆复习资料的我看到她时,偷偷地从旁边绕过去,迅速逃离。除了狼狈,什么都不剩。
一年的时间,我的目标从重点到二本再到什么都没有。
我一直安慰自己:我比她努力。但潜意识里,我却很害怕很害怕,因为她的霸气、坚定以及她在背后默默流下的汗水,都足以让每个说她是天才的人胆战心惊。当失败已成事实,我才醒悟:别人的光鲜不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所有的抱怨和羡慕都是让自己越来越麻痹的借口。借口,不过是失败者的避难所。成功者,不去寻找借口,只去寻找出口;成功者,眼睛盯着的,不是别人装出来的表象,而是暗暗地和别人(也或者说和自己)较量。
不记得是谁曾经跟我说过,所谓尖子生,除了那些真是特别有天赋的少数人之外,其他的尖子生,说得形象点,都是削尖了脑袋往前面钻的人。他们所承受的苦与痛,不是我们想象不到,而是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
尖子生,从来都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