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中的生态问题对策分析论文_秦大文

人工造林中的生态问题对策分析论文_秦大文

乳源瑶族自治县起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乳源 512700

摘要:森林资源极为重要,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社会的生态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人工造林工作,积极关注造林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当前人工造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人工造林的生态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工造林;生态问题;对策分析;生态质量

1人工造林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1.1盲目开垦土地造成水土流失

人工造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但是现实中许多地区在开展人工造林时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造林过程中没有制定科学的方案、盲目开垦土地,再加上造林时间较长,大雨过后往往会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在进行土地开垦时没有遵循“小于15度缓坡地”的规律,而是选择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地开展整地,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人工作造林的工作目标,而且给整个山地的生态带来巨大破坏,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2烧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人工造林时,人们会选取一些林木较少的荒山,这些山上一般长满杂草,为了清理方便,大部分地区会选择烧山的方式来开垦土地。这种方式虽然操作简便,但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第一,烧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周围环境质量;第二,烧山时可会波及一些动植物,这些动植物作为当地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消失会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与最终人工造林的工作目标相背离。

1.3造林树木选择相对单一

在开展人工造林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选择不同的树木进行种植,这样才能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现实中许多地区人工造林选择的树种单一,生态结构单调,这样会降低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东北地区种植树木时以松类、杉木为主,南方地区则以竹类、杨林为主,这样单一的种植方式容易集中爆发病虫害,从而降低树木的成活率,也会增加护林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实现人工造林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4农田复垦现象较为严重

就我国人工造林现状而言,许多地区造林后的养护工作不到位,一些林地最后又成为农田、荒地,最终无法达到人工造林工作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对人工林的管理工作不重视,一些树木枯死、病死,使得人造林的面积缩小,再加上后期弥补措施不足,使得林地荒废。还有一些地方人地矛盾尖锐,人们为了自身眼前利益蓄意破坏人工林来种植农作物,从而降低当地人工林的生态效益,无法发挥人工林的环境保护作用。

2解决人工造林生态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做好人工生态林建设工作

人工造林质量关系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生态林建设工作,以实现当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工生态林建设,首先要转变传统林木种植理念,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科学种植水平,以增强人造林木的成活率,满足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做好人工林的“经济学”研究,比如种植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林木分类经营,一部分定位为商品林,一部分为生态林,让当地群众能够享受到商品林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他们的种植积极性,更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最后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人工生态林种植方案,确保生态林的建设质量,发挥林木的生态保护作用,为当地群众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2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传统的人工生态林建设过程中人们比较重视“口号”,没有意识到“口号”背后的生态意义,最终影响到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状况下,相关部门要积极转变人们以往的造林理念,增强他们对生态的认识,以提高人工造林质量。第一,要做好林木种植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面对不同种植环境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降低人工造林的经济成本。第二,要提升人们的生态理念,在生活中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对纸张的浪费等,从而降低蓄意破坏人工林事件发生的概率,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第三,政府要做好森林保护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生态林的认识,生活中能够积极参与到林木保护活动中,最终实现人造生态林的良好发展。

2.3因地制宜保持人工林种多样性

人工林种单一不仅会增加大规模病虫害发生概率,还会降低人造林的经济、生态效益。因此在未来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人工林种多样性的设计工作,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需求,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种植人员选择树种时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比如在北方地区种植云杉、油松、桦树等林木时,就要做好树木相互间的比例设计,再结合当地土壤、水文、光照、气候等进行种植,以降低树木病虫害的发生。其次种植人员要分析好不同树木的特点,最大限度保障苗木成活率,从而达到人工林建设目标,实现当地人造林的生态效益。比如在山地阳面要选择喜阳的树种,阴面同理,充分发挥气候、树木自身优势,以提高生态林的建设质量。

2.4加强对人工生态林的保护

人工生态林的建设工作非常精细,以往工作中许多人对人造林建设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建设=种植”,使得林木的养护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最终影响到人造林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面的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做好对人工林的保护工作,真正做到精细管理、科学养护,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扩大人工林的生态效益。比如要提高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激发他们的养护热情,为人工林建设后续工作提供保障。此外,相关部门也要鼓励群众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中来,及时制止非法盗采林木行为,为生态环境建设献言献策,更好推动当地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在开展人工造林时需要做好生态保护和生态林的建设工作,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注重对人造林的养护,以保障林木的生长质量,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在进行人工造林时相关人员还要因地制宜保持林中的多样性,结合当地气候、水温、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林种,提升树木成活率,从而达到人工造林生态目标。除此之外,政府要加强对人工生态林的保护,减少林地复垦为农田的现象,真正发挥人工林的生态保护作用,为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苇,林广旋,刘一鸣.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造林现状及造林技术探讨[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01:37-39.

[2]邹峡,李甫金,吴正凤,吴艳鸿. 我国人工造林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J]. 四川林勘设计,2011,04:44-45+51.

[3]刘中奇,朱清科,秦伟,李萍,王晶,邝高明. 半干旱黄土区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群落对比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0,04:857-863.

[4]王树森,余新晓,罗于洋,赵广亮,杨君,海龙. 人工造林对八达岭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S2:155-159.

论文作者:秦大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人工造林中的生态问题对策分析论文_秦大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