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性别教育的复兴--以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例_单一性论文

单一性别教育的复兴--以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例_单一性论文

单一性别教育的再度兴起——以英、美、澳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单一性别教育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早期传统单一性别教育;二是中小学再兴的单一性别教育,后者又可细分为两种形式: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侧重于女生发展的单一性别教育与90年代出现的侧重于男生发展的单一性别教育。本文以英、美、澳三国为例,重点探析了复兴的单一性别教育出现的缘起与特点、政策与实务、优势与限制,并由此得到思考与启示。

早期的单一性别教育,是在基于性别歧视之上建立的男子学校或女子学校中进行,男子学校的教育目的一是为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做铺垫,二是为了能胜任种种社会职业;而女子学校的课程设置较强调德行和才艺,教育的主旨是造就好女儿、好妻子和好母亲,女子教育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中。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小学再兴的单一性别教育则与此迥异,它的出发点是性别差异,落脚点是性别平等、教育公正;就形式而言,可分为单一性别学校、单一性别班级或者只是在某个(些)年级、某门(些)课程中进行单一性别教育。

一、缘起与特点

(一)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单一性别教育——侧重于女生的发展

至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男女合校教育,共同接受“无性别教育”,它看似平等,实际上顶多只是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却无法得到保证,人们纷纷寻求解决途径。70年代开始,性别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人类性别差异的产生、分化以及性别角色的形成,人们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地对男女学生进行适合各自性别特征的教育。

另外,多元文化观点渐渐盛行,教育领域一些主张课程多元化的学者对以往“一元化”或“一体化”的课程提出了批评,并指出该课程是“男性界定的课程”(male- defined curriculum),即把男性的经验当做普遍的可以类推于全人类的经验,排除了女性的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和观点,对此应加以改变。①

最后,女性主义者开始以性别为视角重新审视学校生活的本质特性,如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职员的行为态度等,对所谓“中立的”男女同校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女性主义者发现男女合校并没有使男女平等地受教育,男女同校不仅没有消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而且其本身就是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女性主义者认为所谓“无性别的”或是“性别中立的”教育实际上是人为地抹杀本来存在的性别差异,用不承认性别差异的办法来使教育中严重存在的性别偏见与歧视合法化。上述种种声音呼吁单一性别教育,尤其是女子学校的出现。

该时期的单一性别教育完全不同于早期传统的,其焦点主要聚集于性别平等与教育公正,其着眼点是关注男女间的种种差异,尤其是社会性别差异,并考虑如何基于两性间的不同,更好地促进两性,尤其是女性得到充分、全面、均衡的发展。这种侧重于女生发展的单一性别教育,最初由一些女性主义者倡导推行,很多女子学校都是私立性质的,只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才慢慢在公立学校生根发芽。

(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单一性别教育——侧重于男生的发展

过去的几十年中,全世界在为女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平等的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至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许多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小学男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参与程度、学业成就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女生,男生不仅在读写能力方面比女生落后,传统的男性优势学科如数学等,也渐渐由女生占据,有纪律问题、辍学、被开除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男生。在中小学,男生开始成为“新弱势群体”,“男孩问题”备受关注。许多国家开始由政府资助,在公立学校展开单一性别教育的试点教学,有单一性别学校形式,也有在男女合校中进行男女分班的形式。

该阶段的单一性别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为了解决“男孩问题”,力求在不影响女生教育现有成就的同时,更好地激发男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男生的学业成就与基础学力、减少男生的纪律问题;另外,它一般不采用男女分校形式,而是在男女合校背景下,在部分科目的教学中进行男女分班教学,主要运用于英语、语言以及数学等科目中;通常,国家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一方面在政策法规上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在资金设备上亦给与大力支持。

二、政策与实务

(一)政策——各国政府法规与计划

进入21世纪,各国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确保单一性别教育的顺利实施。例如针对男孩问题,英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历时四年的“提升男孩成就”(Raising Boys' Achievement)计划。围绕此项目,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于2003、2005年共发表了三份相关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男孩问题及提升男孩成就计划(包括单一性别教育教学策略)实施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愿景等。②

2002年1月8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并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为单一性别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合法的依据。③ 2006年10月25日,美国联邦教育部正式颁布“接受政府资助的非歧视性别分类教育项目或活动条款”,其中允许公立学校有更多的自由权进行单一性别教育,进一步为单性学校、单性班级的开办扫清了障碍。④

2002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下设的教育与培训常委会对学校中男孩的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并发布了一份名为“男孩:正确地成长”(Boys:Getting it Right)的报告,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许多男生在学业成就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政府决定开始大力资助各种支持男孩教育的行动,单一性别教育就是其中的行动之一。⑤

(二)实务——各国学校实施情况

二战以后,英国单一性别学校数量急剧减少,直至21世纪,实行单一性别教育的学校才渐渐增多。例如,2005年共有598所独立中学(Independent Schools),其中女子学校215所,男子学校81所,并且前十名独立中学清一色是单一性别学校,而女子学校又占了9所。另外,实施单一性别教育的学校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所占比例亦不同,至2006年为止,在政府资助中学(Maintained Secondary Schools),男子学校占7%,女子学校占5%;在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s),男子学校占38%,女子学校占36%;在独立中学,男子学校占13%,女子学校占13%。⑥

在英国政府倡导的“提升男孩成就”计划中,单一性别教育是其四大策略之组织层面的策略,经常运用于9、10、11年级学生个别学习科目中,如英语、数学、科学及法语等科目(最主要还是英语学习中)。可见,不仅单一性别学校数量日益增多,单一性别班级也因此大量存在。

在美国,1995年中小学只有3所公立学校实行单一性别教育;1997年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单一性别公立学校教育实验;2002~2003学年,全国也只有11所学校进行单一性别教育,其中4所单一性别学校,7所混合学校中进行男女分班教育;至2005年,共有41所学校开展单一性别教育,其中25所单一性别学校,16所合校里设置男女分班;⑦ 2006年美国共有241所公立学校提供单一性别教育;时至今日,关于美国单一性别公立学校教育实施情况,依据美国国家单一性别公立教育协会(NASSPE)提供的数据得知,2008~2009学年,美国至少有392所公立学校提供单一性别教育,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男女合校中进行男女分班教育,因而依然存在男女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午餐、选修课等。⑧

在美国,国家单一性别公立教育协会(NASSPE)及其主席Leonard Sax博士在单一性别教育研究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他为首的团队建立的相关网站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及广阔的视野。

同英国相似,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澳大利亚公立中小学中绝大部分都是男女合校。但是,进入21世纪后,政府察觉男生问题众多,并于2002年开始对学校中男生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随之发布了一份名为“男孩:正确地成长”的报告,紧接着就开始在学校中实施解决“男孩问题”、促使“男孩正确成长”的“男孩教育示范学校”项目(Boys' Education Lighthouse Schools Program)以及开展“帮助男生获得成功”(Success for Boys)等行动。单一性别教育就是其中的策略之一,学生通常在9年级第二学期的英语、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可以选择男女分班或是合班的教学形式。通过研究发现,数学成绩差异在这两种教学形式中表现不明显;男女分班教学中,男女生的英语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女生班级成绩比男生班级提高得更多。⑨

无一例外,英、美、澳三国的单一性别教育在学校如火如荼进行时,有关于男女大脑及学习方式的差异、何时分与合、何科分、哪科合、单一性别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所影响等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

三、优势与限制

(一)优势

自男女合校以来,人们一直将其看作是教育进步和男女平等的体现,它似乎具有不证自明的正确性与进步性。但近年来,男女合校的价值受到了质疑,一些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合校对女生而言是一种灾难,因为男女合校的教育不是为女生准备的。它把女性置于男性的普遍话语体系当中,减少了女性自主与自立。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恢复女子学校,视其为是对男女合校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忽视的一种反抗。

另一批学者的出发点则是:男女在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促进两性的发展。比如在美国,一些男孩课堂可以边打球边学习,教师反映,充满活力的授课方式,让男孩们乐意接受,他们喜欢在座位上动来动去,喜欢做手脑并用的事情;而女孩课堂上,女孩子因为不受干扰,可以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在传统的弱势学科上表现也更好。

此外,各国在单一性别教育实践中也有许多发现,主要是:单一性别教育有利于女生建立自信心;有助于男生的团结与形成凝聚力;有助于应对男女生不同的需求与兴趣、避免分心、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学业成就与改善行为表现。

(二)限制

很多研究者进一步认识到单一性别学校的教育形式对男女学生在性别形成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利影响。例如,虽然在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中,可以更好地依据性别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会忽视了两性的弱势,同时又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

另外,男女分班教育非常模式化,对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纪律要求和教学实践通常是建立在教育者对性别特征的传统理解上,男孩子应该怎么学,女孩子应该怎么学,都落入了一个模子中,因此是一种倒退。

再者,由于政策原因,有些学生并不是自主选择进入单一性别学校或是单一性别班级,甚至有些学校或班级不过是“问题少年”的“收留所。

最后,我国有学者认为这种做法有违人性。社会本身就是两种性别组成的混合体。无论是人类一般的社会生活还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生产劳动,都需要两性协同作用完成。而单一性别教育人为地阻断了男女之间的交流,这只会走向通过教育提升与发展人这一根本目的的反面。⑩

四、思考与启示

无论是男女合校还是单一性别学校或班级都只是教育形式的一种,评价哪种形式对男女学生的发展更有好处,还要看办学者的理念和办学原则。女子学校或班级既可以培养出积极的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出传统的“淑女”和“贤妻良母”;男子学校或班级并不能完全保证男生学业成就的提升、纪律问题的改善、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提高。但是,今天复兴的单一性别教育更多考虑的不是经济、政治等教育之外的因素,而是教育本身,其出发点是男女差异,归宿是男女和谐、均衡、全面、充分的发展。就此意义上而言,它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因而值得尝试。尤其是今天提倡男女合校背景下的男女分班教学,更是一种取长补短的策略,因为它一方面注意到原先单一性别学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造成性别隔离、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等;另一方面又结合了男女合校中的多种优势,如有利于男女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男女生社会化提供了机会、还有利于学校资源的充分及合理利用等。

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澳大利亚,在男女分班教学中,男女生的学业成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女生在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中提升得更快,从而再次加大了男女生学业成就的差距,与原本提升男生学业成就、缩小男女间的差异的愿望相违。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男女间学习方式的差异,以及重新审视原有的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等相关因素。另外,研究发现男女分班教学策略带来的影响更多取决于教师关于性别的知识与假设,而不是策略本身,从而引发了一个新的焦点问题——教师关于性别的知识、假设、信念是如何显著地影响学校的教育实践,因此,在学校里形成一个基于增加教师关于性别的社会建构知识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必要且紧迫。

再者,传统上保留的大多数单一性别学校都是私立或教会性质的,公立的多半是实验性质的,开办时间短,一方面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另一方面短期成果并不能等同于长期效应。因此,对于诸如单一性别学校或班级在公立学校中是否有推广价值之类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最后,我国的单一性别教育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数量不多且主要是私立性质;另外,我国政府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男生教育的研究报告或法律条文,但这并不意味我国就不存在类似的“男生问题”,例如,丁钢、岳龙等学者的对部分中小学学校的调查研究就不仅证实了基础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现象的存在,而且不易解决。

注释:

①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8.

② Raising Boys' Achievement [EB/OL].http://www-rba.educ.cam.ae.uk/,2008-5-24.

③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B/OL].http://www.ed.gov/nclb/ landing.jhtml,2008-5-24.

④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Non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Sex in Education Programs and Activities Receiving or Benefiting from Federal Financial Assistance;Final Rules [R].Federal Register,2006,71 (206):62529~62543.

⑤ Education of Boys [EB/OL].http://www.acer.edu.au/boys_edu/ policies.html,2008-5-24.

⑥ Gender and education:the evidence on pupils in England [EB/OL].http://www.dfes.gov.uk/research/programmeofresearch/ projectinformation.cfm?projectid=15238&resultspage=1,2008-6-5.

⑦ 彭虹斌.美国中小学单性学校的立法沿革与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72~76.

⑧ Single-Sex Schools / Schools with single-sex classrooms[EB/OL].http://www.singlesexschools.org/schools-schools.htm,2008-5-24.

⑨ Judith Mulholland,Paul Hansen,Eugene Kaminski.Do Singlegender Classrooms in Coeducational Settings Adress Boys Underachievement?An Australian Study[EB/OL].Education Studies,2004,(3):19~32.

⑩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六辑)[A].丁钢,岳龙.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基础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的调查及思考[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0.

标签:;  ;  

单一性别教育的复兴--以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例_单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