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论文_韦涛

健康教育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论文_韦涛

(贵州省平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 平塘 5583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现状。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3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6人行一般的护理措施,研究组66人结合健康教育,探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结果:健康教育前研究组与对照组MSSNS与QOL水平无差异,P>0.05。经健康教育后,研究组MSSNS与QOL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对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慢性疾病是一类无传染性,病程较为缓慢,并通过长期的积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其对患者造成的所害较大,包括家庭、经济、心理、生理及生活上的不便与负担[1]。患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其对疾病认知与与预防知识的匮乏,加之生活习惯的不规律、遗传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使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数患者的预后不理想。因此,为改善此种现象,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与要求越来越高,现选取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经在医院进行治疗我中心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132例,对其中66例患者结合健康教育,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132例均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医院进行治疗我中心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为(66.3±3.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0±1.2)年。研究组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为(66.7±3.4)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2±1.1)年。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对患者进行发药给药,并按照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补液,对病室进行消毒,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定时更换被褥及床单等。研究组:结合对照组的措施增加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为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沟通,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及时的解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言辞,对患者表示关心及理解,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积极性。(2)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知识教育,使其对疾病有所了解,告知其可能诱发并发症的因素及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影响。(3)饮食健康: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对患者实施饮食上的指导,如糖尿病患者应少食糖类、脂类等,高血压患者应少盐等,从饮食中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1.3 疗效评价标准 探究两组患者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根据医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2]:共36项,评估包括肢体、心理、疼痛度、人际、社交等方面。得分相加高分者生活质量较高。根据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分(MSSNS)[3]:共38项,评估范围包括焦虑、抑郁、烦躁、愤怒等心理情绪等。(1)1分:无或很少;(2)2分:有时;(3)3分:较多时间;(4)4分:几乎。得分相加分高者情绪剧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MSSNS 健康教育前,研究组MSSNS(108. 74±13.75)分与对照组(108.47±13.87)分无差异(t=0.11,P>0.05)。健康教育后,研究组MSSNS(46.35±9.67)相比于对照组(61.28±10.27)分有所好转,(t=8.60,P<0.05)。

2.2 QOL健康教育前,研究组QOL(40.23±5.36)分与对照组(40.89±5.11)分无差异(t=0.72,P>0.05)。健康教育后,研究组QOL(88.36±7.52)分相比于对照组(55.32±6.34)分有所好转,(t=27.29,P<0.05)。

3.讨论

慢性病病程通常大于三个月,对患者的精神上及生活上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临床中由于患者对治疗及疾病的不了解,常常对治疗出现恐惧及不信任感。慢性病对患者的心、脑、肺等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严重者可留下终生的残疾,因此,应对患者实施有效地教育与指导,避免病情对其造成更大的损害及负担。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系统的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消除有损健康的因素,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4]。

有研究显示[5],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愈率及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发现,经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果提示,有效地心理纾解能够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依从率,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树立了对治疗的信心,减少了心理的负担与压力,饮食上的指导帮助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在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中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小梅.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23):134-136.

[2]柴红.老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70-71.

[3]许敏,高玲,张丽娟,等.人际指导对老年人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1039-1040.

[4]於军兰,李兰珍.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102-1103.

[5]何素兰,李文苑,陈素文,等.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机关干部高血压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72-73.

论文作者:韦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论文_韦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