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人们生活都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也给电力企业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是电网系统中关键的内容,配电网供电是否满足安全可靠标准,关系到用户用电质量与安全。本文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探讨开始,提出有效的施工安全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网;施工技术;安全性;研究
1施工技术分析
1.1电网建设
作为配电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结构施工应特别注意其质量,严格遵守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其整体质量满足使用标准。在我国,电网架设可分为两种形式:联络线网和手拉环网。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这两种形式在不同的地区竖立起来。联络线的主要特点是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易懂,所涉及的成本较其他形式低,安全可靠。当联络线节点发生干线停电时,其他线路可放弃供电,提供正常供电。如果发生在接触网节点外,停电后,干线将不继续供电。根据其主要特点,一般适用于城市配电网建设。对于手持环网的架设形式,其稳定性高于联络线。它连接所有干线的尾部,目的是建立一个相对较大的循环供电系统。由于其施工简单、施工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将给电力工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被电力企业广泛采用,并应用于城市电力系统中。在空中架设线路一定有一定的危险性,经过改进研究,既美观又安全。
1.2配电线路施工
为了减少许多因素的干扰,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有序管理。电力工程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支持。因此,施工前应调查施工区域的外部干扰因素,施工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共同解决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干扰。在施工过程中,应划分供电区域,便于管理,避免重复和漏配。防止一个区域的故障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是比较有效的。建设单位应当合理规划配电线路,满足施工质量,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更好地发展。
2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过电压问题
对于以往的配电网建设工程,一些供电设施较为落后,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会造成影响。配电网如果长期在恶劣环境中运用,会导致绝缘设备损坏,以至于电网中供电设备长期处于内部过电压作用下,引发配电设备故障,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配电网设备故障种类多,而弧光接地过电电压为主要故障,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导致电压幅值升高,对电力设备绝缘性造成损害。当电流通过电网时,如果不能解决弧光接地过电电压问题,就会影响安全供电。
2.2中性点不接地
为了满足配电网110k V电网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需要,通常对部分终端站的110k V
中性点不采取接地措施。这样,当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极容易在中性点上产生位移电压。该位移电压经由变压器的耦合作用,进一步耦合到中低压侧,可能会导致中低压侧避雷器爆炸或是套管闪络击穿事故的发生。
2.3环境因素引发的问题
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样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若配电网处于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区域,经常受到雷电和大风电气的影响,配电网设备和线路损坏问题的出现几率便会逐渐增加,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产生影响。此外,若配电网处于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区域,且人们未能在规划设计建筑项目时考虑配电网线路方面的问题,便会对其运行安全产生影响。
2.4电力系统配电网设备陈旧落后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导致不同区域用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配电网建设方面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依旧有一些区域配电网结构强度有所不足,应用的配电网设备和相关技术较为滞后,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具有一定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众多电力系统已经开始进行升级,但部分不发达区域因运行维护困难、资金和人员短缺方面的问题导致无法为配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更多保障。
3加强配电网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强化对配电网工程的维护
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对线路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行察看,同时做好线路的维护工作。具体施工中,由于尚未完成所有的工程任务,需要对已经完工的部位进行有效维护和保养,为后续工程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必须选择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工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促进施工安全系数的提升。例如,可以通过带点检测设备对施工完成的线路进行有效检测,同时利用电网实时监控系统,对施工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监测,自动处理故障,为配电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3.2抑制谐振过电压
从铁磁谐振过电压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其自身具有非线性的性质,在设备参数各异的情况下谐振过电压也会有所不同,可见通过增设消谐器的措施不能对谐振过电压的现象进行彻底杜绝,只有配电网参数变化达到较大的数值时才能够对谐振过电压进行抑制。在长期实践和工作开展过程中,人们了解配电网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的方式能够使现象产生的条件被破坏,进而抑制此类问题的出现。
3.3加强配网规划及设置方面的工作
电力系统配电网设计、施工等阶段的管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为了减少配电网错误接地、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需要对配电网接线线路设计方面的工作加强重视,加强对材料方面的检查及管理,减少后期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此外,应增加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对政府监管及主管部门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促进后续配电网安全管理和维护检查等方面工作的开展,确保配电网接线更加顺畅清晰。
3.4对施工环境进行妥善的处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为了实现配电网工程全面覆盖,有时候不得不将相关设备、线路安装到偏僻的地域中,这些地区环境十分复杂,对配电网施工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妥善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为了避免人为破坏配电网,在布置配电网杆塔过程中,必须保证其位置合理,尽可能让杆塔远离道路,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对其造成影响。同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包括增设安全标志、反光漆等,能够引起人员警惕,避免对配电网造成损失;第二,有效做好防雷措施。很多配电网线路处于空旷的位置中,会提升其遭受雷击的概率,因此,在配电网施工中必须做好防雷工作,包括安装避雷器、开设地线铺设、增设绝缘子支柱等。对沿线的树枝进行修剪,清除障碍物,减少线路遭受雷击的几率;第三,施工过程中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对于配电网电力区域规划中,应该判断其是否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区中,这些工业污染会影响电气设备,这就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选择防污效果更强的绝缘子,同时定期实施保养,为配电网电力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3.5对设备进行及时更新
配电网配套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能够为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供更多保障,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设备运行情况、运行期限等问题的关注,能够结合配电网运行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察觉配电网中变压器、电缆一类的硬件设备出现陈旧老化的问题,或是已经超期运行,需要对更换等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为配电网运行及供电安全性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需求量也不断提升,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关键环节,近年来配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外力破坏、过电压、闪络放电等问题,影响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影响用户用电质量。因此,在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做好施工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环境,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为配电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荣.刍议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J].工程技术,2016,21(8):21- 22.
[2]林婷婷.刍议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7,13(8):99- 101.
论文作者:厉军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配电网论文; 过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