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探析论文_李晓妍,牛艳丽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采用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9例归入观察组,同时间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9例归入对照组,共同对两组检查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检查者在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方面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76.92%,经过和对照组的病变发生率23.08%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该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优势,操作简单且无创、重复率高,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临床探析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149-02

糖尿病血管出现病变的一大特征是该病患者的下肢血管出现病变现象,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其下肢活动会出现间接性跛行、下肢缺血性坏疽,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中可以对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及血管内径、血流量等进行准确判定和有效明示。本文通过对该病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将内容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选择39例归入观察组,同一时间到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9例归入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年龄范围35~60岁,平均年龄范围(47.0±1.9)岁。

1.2 方法

两组检查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外放探头,将需要检查的部位、时间即条件的各方面要求作为参照对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1]。注意检查过程中不要将任何压力施加给探头,检查从患者双下肢的股浅动脉开始向股总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涉及。检查时可以根据体表上的动脉投影逐渐向远侧延伸,最后到达患者的足背动脉,然后对这些血管动脉的横切面进行检查,对管腔进行观察[2]。测量详细位置后对血管进行超声纵切检查,检测动脉血管前后壁中层和内膜的厚度,另外检查血管壁回声状况并观察是否有闭塞、管腔内部狭窄、血管斑块存在,最后检查血管腔的血液流量。

1.3 观察指标

总结并比较两组检查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判定标准:患者血管动脉壁厚度增加并且内-中膜厚度≥1.2mm,粗糙,没有足够光滑度,有粥样斑块、闭塞等情况存在,血流流速出现异常和管腔存在狭窄状况等临床表现则可以判定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方面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P<0.05,如表。

表 观察和对照组的下肢病变发生情况

3.讨论

由于人体内胰岛素作用缺陷和分泌缺陷导致血糖长时间不能降低的代谢性疾病便是糖尿病,该病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下肢血管病变,目前对这种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这种病症治愈难度和危险性均比较高。过去使用的动脉造影检查作为传统诊断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方式因其创伤性,致使患者不愿意接受检查,进而因不能对该病变及时诊断使治疗最佳时机被延误。当前在临床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应用广泛的彩色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和敏感度高,通过对该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进行检查[3],可以明确其下肢动脉是否有闭塞、硬化斑块及管腔狭窄的情况存在,同时能够有效明确病灶位置。超声诊断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显现支持,可以将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早期诊断的有效和及时性大幅度提高,将普通超声的不足更好弥补使诊断结果确诊率提升并避免误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使人体内部的器官组织借助超声波能够形成不同影像,医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根据图像对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生理结构的特性及显示的特征进行诊断,这种有效的诊断检查方法有诸多优势,快速的诊断效率得到临床医学的欢迎。通过超声检查展现形成一连串图像的器官及组织形态从而检出某些病变。将人体内部结构反馈的超声检查可形成一种形态学诊断,对能够引发人体结构结构出现明显病变的疾病进行诊断。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超声诊断复杂且多样,同时会伴有下肢动脉内径狭窄、血管内径减少、硬化斑块等声像,超声诊断结果符合病理变化。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得知该病患者的管腔内会呈多发或单发低回声、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强回声硬化斑块形成。在狭窄部位的血流会显示血流变细且没有规则的形态,超声诊断则会有频带宽度增加、五彩镶嵌血流呈现,不会有正常糖尿病患者的三相波出现。闭塞部位的血管管壁厚度增加、血流信号和管腔消失,频谱无法测出。该病比较严重的显示为高阻力型的频谱形态,呈现不规则和均匀的树枝状。因此彩色多普勒表现多样化,能够比较清晰的显示血流特点并为血管数目、频谱特点、排列形式等起到帮助作用[4],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给该病的鉴别,从而对糖尿病下肢病变的情况进行区分。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拥有无创性、高敏度、直观性、反复对比跟踪等优势,能够明显的促进疾病诊断。尤其在对血管狭窄度、斑块及其形态进行诊断时可以将基本信息数据准确显示出来,对病变程度进行准确评价并且能够重复进行。通过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对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蔡雪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19).

[2]王肃敬.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3).

[3]孙殿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

[4]顾素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

论文作者:李晓妍,牛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探析论文_李晓妍,牛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