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融杠杆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杠杆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6 页)现在金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摆在金融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怎样推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更为突出,十分迫切。
加深对集约型经济的认识
要充分发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轴心作用,首先必须清理长期流行的粗放经营的发展观,加深对集约型经济的理解,充分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观。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未从根本上转变,究其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统治造成的。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对粗放经营的长期危害性认识不够,思想上缺乏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体制因素,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企业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三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四是部门分割、地区封锁,阻碍了有效竞争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五是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体制滞后;六是研究机构与企业脱节造成科研成果的资金投入、开发、应用各个环节脱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由此造成了下列后果:一是经济效益低下,亏损日益严重。1985年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和亏损额分别为13.2%和32亿元,到1992年,资金利润率则下降为2.7%,仅为1985年的1/5,而亏损额则上升到367.27亿元,是1985年的11倍。1995年企业亏损面达到40%。二是技术进步缓慢,技术与装备落后。现有企业的工业技术装备大多处于六七十年代水平,20%的设备老化,40%的设备超期服役,经过全面技术改造的设备只有20%左右,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足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三是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每吨煤消耗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为710美元, 仅为发达国家的1/4—1/9,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钢材为法国7倍, 美国6倍,英国5倍。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差,企业规模小,缺乏国际竞争力。许多产品合格率只有60%—70%,有的不到50%。五是以上后果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形成矛盾,造成经济总量失控,导致通货膨胀。
从深层次看,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粗放经营和高速低效的循环圈。如果说粗放经营是因,高速低效是果,那么,反过来,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质量效益的倾向必然加固和扩大粗放经营,果又变成因。经济过热滋生粗放经营,粗放经营诱发经济过热。这样,便形成愈追求高速度就愈习惯于粗放经营,愈加固和扩大粗放经营方式又愈导致高速低效的发展模式。效率低必然导致质量效益差,质量效益差必然造成财政收入少,但财政支出又大于收入,为保财政再加重企业负担,使企业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助长粗放经营。再就是以多发票子弥补超支,诱发通货膨胀,市场不稳定,经济秩序紊乱。可见粗放经营在高速低效这一主要矛盾中是一个根本原因。不改变这种经营方式,支配经济运动的不良因果循环圈就难以打破,经济状况也就难以根本好转。长此以往,国有企业不但没有竞争力,连财政收入来源也会枯竭,整个经济就难以为继。
更严峻的是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如果不提高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就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现在许多企业创汇成本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粗放经营,由于管理差、技术落后,造成产品品种陈旧、质量低劣、包装简陋,在国际市场卖不上好价钱,加上消耗大、成本高,同发达国家相比当然无竞争力,反过来导致企业困难,越发不敢向集约经营转轨,创汇成本更加降不下来,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倘若一旦国内市场国际化,那就让外国货充斥我们国内的市场,乃至摧毁我们的民族工业。换句话说,以粗放经营的恶性循环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那将形成更大的恶性循环。
国民经济是一个运行的整体。企业粗放经营带来的种种苦果,势必直接影响银行的效率,弄不好也会使银行空壳化。因此,国有银行无论从它承担的宏观调控、支持经济发展职能考虑,还是从自身的存在、发展考虑,都应当有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感、责任感,决不可把它视为份外的事情。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从金融业所具有的优势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总的说来就是贯彻中央的方针,结合国家有关政策,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
(一)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技改投资比重,促进科技进步。
在现代经济中,科技已经渗透到经济增长的各个环节,作用于各个经济领域。科技的发展和作用,可以突破经济增长的限制,改变经济增长的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技术含量高,才能实现设备的更新、物质消耗的下降、新材料的运用、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等。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可以从产品的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中获取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高技术含量,已成为各国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因素。但在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我国的科研经费和技改投资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明显下降。以科研经费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为例,1992年为0.7%,1993年为0.62%,1994 年则降低到0.5%左右。科研和技术服务部门的基建投资比重,80年代为2%左右,治理整顿期间为1.2%—1.3%,1992—1994年间,降低为1.0%— 1.1%。而国有经济中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92 年下降为27.7%,1993年为28.7%,1994年又降低为25%,3 年平均比重只有27.1%,与治理整顿3年相比,平均降低了2.1个百分点,与80年代后期(30%多)相比下降幅度更大。
从我省有关材料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存在不合理突出地表现为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过快,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偏低,投资外延化趋势明显。从1994年元至10月份的累计数字看,基本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8.36%,比上年同期增长62.65%;更新改造投资比重为25.7%,仅比上年同期增长28.89%。另据有关资料, 我省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新建、扩建投资的比重高达60%左右,用于改建的投资比重占到30%左右,而真正用于设备更新投资的比重仅为2%左右。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乏力,比重下降,势必影响企业内部的挖潜,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花色创新,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危及企业的长远利益。
以上情况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粗放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有扩大趋势,这种发展的结果只能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后劲,缺乏竞争力。金融界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应当重新调整投资结构,提高科研经费和技改投资的比重,特别是加大技改投资中设备更新投资的比重,首先恢复到80年代水平,以后还要进一步增加,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二)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扶助优势企业扩大规模,推进组建集团化企业。
十四届五中全会针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指导原则,这两个原则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企业兼并和组建集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组合,形成规模效益,增加竞争实力。过去的规模效益仅靠上项目、铺摊子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实现,现在的规模效益则应是以适当集中取得,龙头企业利用自己的产品、技术、市场等优势,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基础取得规模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金融业要配合有关部门,对国有企业改革给于最有力支持,在债务重组和资金投向方面给予各种优惠和方便,推进优势企业上规模、上项目,挖掘现有生产潜力,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产经营效率。
由于长期以来体制因素,我国国有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很少,债务率达到75%,其中流动资金负债比重为90%以上,自有资金不到10%,有相当一批企业到了资不抵债地步。从各国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看,负债率在50%以下为宜,而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如此高,是很危险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吃国有银行的大锅饭,特别是流动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在目前企业资金普遍吃紧,财政资金分流,银行信贷资金偏于重点项目时,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相当普遍。据对某县17户工业企业调查发现,这些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而且数量很大,17户工业企业共挤占挪用流动资金1646万元,占同期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75%。又如某市一生产企业造气炉改扩工程计划投资385万元,后因资金没有到位, 该厂就全额挤占挪用流动资金,致使投产后无法周转。企业挤占挪用流动资金,一方面造成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宏观失控,另一方面更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程度,使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这种浪费资金的粗放经营习惯严重妨碍了集约经营的进程。金融业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必要的手段,严格审批监督制度,杜绝流动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帮助企业加强和改进资产管理,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
集约经营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产品的高质量和多品种,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换代。质量品种的优势是数量优势的前提,没有质量品种的优势,企业产值和效益高速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一方面不可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没有这些优质、高档和新颖产品,就没有较高的附加值,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便不可能实现。许多企业就是以其产品质量的优势,不断扩大对市场的占有量,而滚雪球式地扩展起来的。
目前国内企业不良产品率很高,优质产品率很低。金融业要支持优势企业帮助劣势企业改进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上档次,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收入,这也等于提高它们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支持创名牌产品,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金融业应当采取政策倾斜,给予贷款优惠和信息服务,支持那些优质名牌的企业,扩大产量,占领市场,使它们成为我国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而对那些劣质产品要给以限制和惩罚,迫使它转产。
(五)利用利率杠杆,淘汰粗放经营企业。
一般说,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粗放经营是主要形式,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低,资金规模较小,靠这种粗放经营方式可较快地扩大再生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方面的突破,资源数量的减少和市场竞争的激烈,集约经营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资金,作为各个生产环节的“润滑剂”,是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一种资源,也要根据市场需求程度发生价格变动,即用利率的高低来反映其稀缺程度。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高低要考虑市场变化,迫使那些付不起资金价格的企业减少对资金的使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向集约经营迈进。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利率由市场决定的成份日益增大,金融业要利用利率这个杠杆,适应优胜劣汰的规律,采取实际措施,淘汰那些经济效益低的企业,集中资金扶持集约型企业,促进生产要素以优势企业为核心进行重组,推动企业转向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轨道。
(六)支持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和适度规模的产业化之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今后的5年到15年中, 无论是要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产,还是要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都必须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状况今后将更加突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要实现农业产品的持续增长,必须切实保护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走“内涵挖潜”、资源节约型的路子。目前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还是很粗放的,一方面投入不足,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产出率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相当普遍。全国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而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已达70%;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每个农户经营五六亩地,和发达国家相差更远。这就为金融行业,特别是农村金融部门,提出了很紧迫的任务。金融部门要在扎扎实实落实国家农业贷款的基础上,指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地有步骤地支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就农业本身说,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又是自然风险多、市场风险大的弱质产业。金融业在推动农业向集约经营转变过程中,要树立全局观点,长远观点,扎扎实实提高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
转轨的保证在于银行自身集约化
金融业要推进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是先要自身实现经营方式的转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银行并未达到真正银行的要求,经营方式相当粗放,比如人员多效率低,贷款多效益低,呆帐多回收低,环节多转速低,储蓄多实数低,近几年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大有膨胀之势,腐败现象也严重蚀腐银行自身的肌体;加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作崇,造成扯皮推诿、不正当竞争;经营亏损令人担忧。在有些方面金融的杠杆作用未能得以充分发挥,个别地方甚至职能扭曲。如果说整个国民经济的粗放型影响了银行,那么银行经营的粗放也会助长、诱导国民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粗放。因此,实现金融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不但是自身提高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整体转轨的需要,二者统一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上。对此,金融界也应当有危机感、迫切感。
怎样实现银行自身的集约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改革、整体优化。
首先,各类银行的经营管理者特别是领导者应当有一个转轨的明确思路。邓小平说:“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他还要求中国的金融要“取得国际地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3、366页)。这应当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有鉴于此,应当弄清什么是“真正的银行”,我们现在离“真正的银行”还有哪些差距,症结在哪里,粗放型表现是什么,如何向集约型一步一步跨越。现在看来,应当认真组织学习,转变埋头于老一套经营方式的旧习气,实现观念上首先向集约型转轨。要认识到中央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在分析整个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的重大决策,完全适用于国有银行和整个金融业,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全面贯彻。
其次,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着眼于提高金融业的效率。目前金融体制大框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区分了几类不同的银行,层次、职能、范围、手段等已逐步清晰。但是,机构分设后并未完全到位,许多内在的矛盾并未解决,银行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尤其是经营方式没有重大突破。几部金融大法陆续出台,但要真正落实还要花很大的力气。长期形成的“金融衙门”的风气还比较浓厚,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官银”的旧习更难克服。如何把改革引向金融机构的深层,确实需要研究。这当然同政府干预、地方保护有关,但应当承认银行自身的问题也不少。这就要按照“真正的银行”要求一步一步深入,加快集约化的步伐。
再次,要把深化改革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结合起来,端正经营行为。近几年来,行业不正之风普遍流行,这种“社会通病”也蔓延到金融行业。现在已经严重地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和银行信誉,降低了金融资产质量,为不法行为开了绿灯,加大信用风险。更为严重的是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导致信贷规模失控,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整个社会信用急剧膨胀,加剧了通货膨胀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波动。这既不利于国家宏观管理和货币政策的正确执行,也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为此金融部门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加强对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一方面,各级执法部门和人民银行要加大对金融机构执法情况的监督,经常检查其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会计法》、《统计法》及《信贷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随时掌握金融运行动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逐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齐抓共管的客观监控体系。另一方面,强化稽核,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通过提高金融业的集约经营程度,在管理上堵住各种漏洞,建立高效、实效的考核指标体系,重奖重罚,严格纪律,改善银行的形象,保证金融运行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培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树立服务意识,打击歪风邪气,对那些严重的腐败行为必须绳之以法,从严处理,杜绝由于个别人员不良行为助长内粗放型恶性膨胀。
此外,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处理好银行同地方政府、银行同各类企业的关系,那种吃国有银行大锅饭、依仗行政长官之势不讲信誉、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按金融纪律贷款的现象必须尽快克服,不能继续助长依靠外延扩张的粗放经营行为。同时,也不要仅仅考虑银行眼前利益而不去支持那些确能打开市场的技改项目。现在不少地方既靠银行又压银行,不少企业既求银行又骗银行,而有的银行对于企业的改制、改造、改组也缺乏积极支持,特别是债转股、承担破产损失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各方协调,共同探索。只要各方都能以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宗旨,就完全可以逐步形成共识。从总体上看,银行还要善于发挥杠杆作用,积极地以自身的集约化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集约化,从高层次上实现金融——经济的良性循环。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银行论文; 金融杠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杠杆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金融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