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共收治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检查并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应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疗效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en Shen Hua Tong Luo Granule on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n Yuquan
(Suihua People's Hospital,Heilongjiang,Suihua,Heilongjiang 152000)
【Abstrac】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en Shen Hua Tong Luo Granule on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in August 2015 ~2016 July,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and confirm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hen Shen Tong Yan Tongluo granules,while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sosorbide Mononitr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henhong Huazhuo Tongluo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reduce the number of episodes of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strong safety,less adverse reaction,so it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Shen Hua Yu Tongluo granules;treatment;curative effect
冠心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高危疾病,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其中,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心绞痛可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病痛,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也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随着中医理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参红化浊通络颗粒已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有效药物。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深入地探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将研究方法以及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共收治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检查并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41~ 73岁,平均年龄为61.5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3年,症状分型为胸闷为21例,胸痛为10例,心悸为43例,头晕为12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41~ 75岁,平均年龄为61.7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4.2年,症状分型为胸闷为23例,胸痛为11例,心悸为40例,头晕为1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和平均病程等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因此可进行对比研究。
病例选入标准:(1)心绞痛发作的频度在2 次/周以上;(2)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型改变,或者ST段的下降幅度超过0.05 mV[1]。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进行临床治疗,饭后口服,使用方法为2 粒/次,3 次/日;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由浙江贝特生物制药厂生产,产品批号为10840057)进行临床治疗,饭后口服,使用方法为1 片/次,2 次/日,饭后温水送服。针对存在高血压合并症的患者,护理人员遵照医嘱使用降压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针对存在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则遵照医嘱使用降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针对存在高脂血合并症的患者,则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①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②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明显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上。③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缓解,且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1/3以上。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任何明显好转或加重[2]。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痊愈为18例,显效为8例,好转为12例,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痊愈为9例,显效为11例,好转为10例,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中,护理人员定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提示,所有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为正常,表明,不存在不良反应。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中医理论将其划入“胸痹”的范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胸闷以及心悸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胸痛等不良症状。在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一种高危疾病,其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该病症的病理机制表现为本虚标实,致病因素为血瘀、气滞以及心脉阻滞等,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等密切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各种心血管疾病链和痰瘀伏络密切相关,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转归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气虚或者气滞则是痰瘀之邪产生的重要原因[3],因此,改善机体内的气虚以及气滞现象,进而去除痰瘀伏邪则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所在。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的药物成分包括丹参以及红景天等,有着显著的益气舒肝的功效,同时兼具祛痰化瘀的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郭家娟,王策,崔英子等.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755-1756.
[2]衷敬柏,董绍英,王阶等.268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3(5):100-101.
[3]周景想,唐明,李洁等.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及组合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53-755.
论文作者:任玉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颗粒论文; 症状论文; 病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