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艺论文,中学物理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技艺是物理教师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结合而物化、外显化和个性化的职业行为倾向,它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水平、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水平以及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策略体系。本文着重阐述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技能技巧以及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其它主要教学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如何有效地实现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或指导作用。
1 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信息和感情交流的过程,传递信息的媒体有听觉的、视觉的和体态的三种。以声音为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就是口头教学语言过程,口头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使用最多的教学语言;以文字、图像和符号为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就是书面教学语言过程,书面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语言;以体态所创造的情境、氛围为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就是体态教学语言过程,体态教学语言是教师为了增加师生信息交流渠道、丰富信息交流内容常常自觉运用的教学语言。
1.1 口头教学语言
物理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的表现力是表达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启发性的口头语言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深入浅出、豁然开朗。因此,物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一般说来,物理教师口头教学语言应达到如下要求。
(1)科学准确 口头教学语言要合乎科学原理, 用词要严密准确,表达要确切明白。有时为了学生能准确理解某一物理概念或规律,教师还要“咬文嚼字”逐字逐词分析。例如,在表达物体在液体中浮沉时,“浸入”和“浸没”含意就不同;在讲解密度概念时,应当说“物质的密度”,而不能说“物体的密度”等。当然,科学与准确主要指物理意义上的相对科学与准确。
(2)明白简炼 口头教学语言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言简意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吃透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目的在于抓住物理现象和理论的本质联系、逻辑关系;了解学生的目的在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口头语言,从而避免照本宣科、机械呆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讲解应紧扣重点、抓住关键和难点,切忌华而不实和无目的地随意发挥。
(3)抑扬起伏
口头教学语言应利用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来吸引和保持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应通过声调高低变化、语速快慢变化、音量高低变化和恰当地选择停顿时间的长短来暗示学生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口头教学语言的抑扬起伏是教师长期教学工作中不断试探和摸索而形成的,是口头教学语言的较高要求。一般来说,在陈述事实时应平静而不紧不慢;在进行推理时应放慢语速、加长停顿时间;在提出问题时应运用声调变化和适当的反复;在得出结论时应斩钉截铁字字有力。
(4)通俗幽默 口头教学语言应深入浅出、生动幽默, 应善于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联想,使枯燥的物理知识趣味化而让学生乐于接受,甚至刻骨铭心。当然,物理教学中所追求的通俗幽默不是哗众取宠和流于庸俗,而是在不削弱科学性的前提下用生产生活中动态的、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实例进行比喻、比拟,用幽默的语言创造性地把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含蓄地、巧妙地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
1.2 书面教学语言
物理教师的书面教学语言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板书和板画,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和图表语言。物理教师必须在分析物理教材中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和图表语言)的同时,精心设计自己的书面教学语言。
(1)文字语言 文字是物理教师书面教学语言的主要工具。 教师在板书过程中所书写的文字材料实际上是教师对教材理解情况的最集中、最精炼、最系统的反映。文字语言应做到语句通顺、字体规范、字迹清楚和用词严谨。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中板书的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规律的内容都应尽量与教材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哪怕是一字之差,均应向学生交待教师修改的意图,以免学生不知所从。
物理教师文字语言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线索、推理过程关键环节的文字说明、重点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复写、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物理图像的物理意义和变化趋势说明等。
(2)数学语言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数学语言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物理学概念和规律常常用数学语言表示,二是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三是运用数学语言可以使板书内容更精炼、更定量化、逻辑线索更清楚。物理教师在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时应做到数学符号和公式要尽可能与教材一致,以便学生在课后阅读笔记时能迅速弄清数学符号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应做到依据物理意义和真实物理过程对物理公式进行变形,帮助学生避免常犯的把物理公式当作纯数学公式的错误;应做到物理量单位统一于国际单位制,以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等等。
(3)图表语言 图表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语言,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物理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图表语言主要包括:板画、物理图线和物理图表。板画主要指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的实物简图和示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客体、现象、过程等的外部形象、内部机理和发展情况。例如,内燃机、原子弹示意图,受力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物理图线主要指教师为了直观地描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在黑板上绘制的物理量函数关系图线。例如,等温线、熔解曲线、速度图像等。物理图表主要指教师把教学内容的要点列成表格,把逐项内容以文字、符号和图形的形式填入表格之中,使物理教学内容条理更清楚、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联系更突出。例如,简谐运动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图表、电场与重力场对比图表等。物理教师在使用图表语言时,应做到简洁明了、本质突出、比例恰当、虚实结合、色彩明快等。
1.3 体态教学语言
体态教学语言是教师用非语言性手段进行师生沟通和交流信息的表情、眼神、姿势和动作。它能表达口头教学语言和书面教学语言难以表达的更微妙、更丰富、更复杂的情感和信息,能营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气氛以利于学生学习。
从师生交流的过程来看,教师的面部表情对学生学习活动影响是最大的。在引入新的课题时,物理教师面部表情神彩飞扬或略显神秘,可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欲望;在陈述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物理教师坚定聪慧的目光,使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深信不疑;在学生正确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教师赞许的表情和适当的表扬,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不断进取;在学生遇到疑难和挫折时,教师鼓励期待的表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
物理教师的手势、动作和姿势构成了体态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手势、动作和姿势可以给学生直观地勾划出抽象的事物和物理过程。第二,手势、动作和姿势可使教材上书面的描述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第三,手势、动作和姿势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物理规律。第四,物理学中的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右手螺旋法则等也要求物理教师手势、动作和姿势正确、协调和准确。
2 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
物理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教学技能。除了上述课堂语言表达技能外,还包括板书、板画、演示实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学生课外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制作和维修、物理习题和试卷编制、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等教学技能。这里只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的技能、课型及其结构确定的技能、引入课题的技能、突破重点难点的技能和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等。
2.1 教学目标设计的技能
以往对教学目标和表述往往只使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如“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等。用这些术语仅适用于表述一般目标,用于表述具体目标就显得空泛和笼统。为了便于测量观察,通常通过学生外显的行为进行间接观测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而学生外显的行为又主要凝结在“作业”中。这里“作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学生在教师要求下从事的任何活动或完成的任何任务。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尽量作业化,并从完成作业的条件、完成作业的速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和作业的类型四个维度对目标达到情况进行评估。
2.2 课型及其结构确定的技能
一般来说,课型及其结构确定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学情 掌握学情既要考虑班级学生群体的知识背景、思维发展状况等,又要照顾好、中、差学生的不同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考虑内容的数量、质量及深度、广度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数量、质量和深浅要求,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取 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好之后,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确定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①教学目标要求,②教学内容特点,③学生学习状况。
课的类型和结构不应千篇一律,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对象即使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会形成不同的教授方案,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因此,物理教师应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提出围绕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三方面来设计物理课的类型和结构、课堂教学的程序、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观点。其基本依据是,这样做既能注意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又能突出学生课堂学习认识的特殊性。所以,物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确定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2.3 引入课题的技能
引入课题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成功地引入课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刚上课时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并能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因此,“引入”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目的性要强;“引入”要具有趣味性;“引入”要有启发性。
一般来说,引入课题的技能有如下几种:(1)利用实验引入; (2)联系实际引入;(3)讲述史实引入;(4)复习引入。
2.4 突破重点难点的技能
突破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物理教师应在这一环节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应在充分分析重点难点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和克服难点。一般说来,突破重点难点的技能有以下几种:
(1)实验研究 即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做, 学生亲身经历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和归纳过程,因而理解深刻。
(2)讨论思考 即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各种理解、看法互相交流,教师便于因势利导,使学生自觉统一认识、克服错误。
(3)练习评述 即让学生完成一定的练习, 然后教师进行课堂评述,并以“应注意的问题”的形式进一步剖析先前学习过的概念和规律。
(4)对比归纳 即教师对学生所学概念和规律进行列表归纳, 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区分等。
2.5 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
物理课的结尾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轮廓,为运用知识或学习后续知识作铺垫;其二是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从课堂教学技能的角度来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使人深思、印象深刻的结尾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结尾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可见,课的结尾也需要认真琢磨。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结束的技能包括以下几种:
(1)整理知识
即指导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或教师提纲挈领地概括总结。
(2)首尾呼应 即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 伏笔用新知识给予释疑解难。
(3)应用练习
即教师根据知识的重点或难点选编一些习题进行当堂练习和反馈。
(4)形成悬念 即教师以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 不予作答,预示新知识,为以后教学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