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形象与领导者公关策略_公关策略论文

社会媒体形象与领导者公关策略_公关策略论文

领导人的社会化媒体形象公关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人论文,公关论文,形象论文,策略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能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而企业形象具有多元性,在影响企业形象的众多要素中,领导人的形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如何更好地建立起企业领导人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人形象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通常而言,企业领导人的形象主要是由企业员工、社会公众和媒体对领导人的一种全面、总体的概括和认识,同时综合反应了领导人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具体来说,企业领导人形象主要包括:

1.领导人多方面的集中体现

首先,企业领导人的外在行为是最直观的表现。例如外貌服饰、身材、言行举止等具有视觉效应的外在表现直接给予了社会大众的第一印象;其次,道德素质、思想品德、业绩、能力等内在的素质体现了领导人的内在气质,且内在气质归根结底体现在外在行为;最后,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企业领导人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这一点主要有两方面内容,首先,任何人都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同样企业领导人在企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变化着,针对这种变化,或许是正面的、积极的,或许是反面的、消极的。其次,基于任何人都是不断变化的理论基础,社会公众对企业领导人的认识评价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中。

3.企业领导人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要想成为一个企业领导人,首先必须是普通合格的社会公民,然后才可以成为领导人。也就是说,企业领导人责任重大,不仅需塑造良好的企业领导人形象以代表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同时还有做一个有道德、有操守的公民,对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

二、企业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领导人

依据相关调查结果说明,和外企相比,国内企业领导人形象对企业的影响力更大,关系更密切。因此,影响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便是能否塑造良好的企业领导人。现对塑造企业领导人形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如下:

1.社会大众主导原则。企业形象的好坏取决于社会大众给予的评审。因此,在进行塑造企业领导人时,应参考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社会大众的意见来完善自己,社会大众具有多样性,大众的意见也会存在许多差异,在参考大众意见时,要明确着眼的重点和遵守平衡性原则,不能带有盲目性。

2.塑造多角色原则。从以上介绍的企业领导人概念可知,领导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所以在塑造时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品牌的代言人和企业精神、文化的传递者的商业范围中,还要根据如何塑造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形象的原则。

3.多方式塑造原则。企业领导人的形象并非只依靠虚假夸张的广告媒体来宣传自我,在较短时间内就塑造良好的领导人形象是不现实的想法,因为塑造形象不仅需要多渠道,还要不断努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首先,合理运用广告宣传。企业领导人在宣传自身形象和企业形象时常常使用传统性媒介广告,这也是主要的途径,成效较好。基于这种成效结果,许多企业领导人盲目采用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而单纯的依靠这种方式和途径,不可避免会出现广告盲点,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采取媒介广告途径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可信度高的网站。然后,在此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平台。公关部门对企业进行领导人形象宣传时要有系统的规划,除通过媒体广告途径之外,还可开发、建立新的提升企业领导人平台。比如,通过在一些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进行演讲:开展研讨会、专家座谈会或媒体座谈会:鼓励企业领导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如今,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的出现也成为企业领导人宣传自我的一种方式。在此要注意,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品牌不能等价。社会大众可以通过企业领导人来了解该企业的品牌,相反,不能仅仅围绕企业品牌来管理企业领导人的声誉。最后,企业领导人要不断更新自我,顺应时代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企业领导人形象的确立是根据领导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反映得出。因此需从企业领导人的各方面素质人手塑造形象。企业领导人必须从心底认识到自身形象的重要性,并时刻要求自己阅览书籍、欣赏艺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进步。同时在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要遵循以德服人的原则管理本企业,不做违反道德修养的行为。

4.整体策划原则。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领导人形象的塑造还没有作为整个企业规划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企业在对领导人形象上的塑造仅仅是零散工程。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设计与规划,从而更好地发挥企业领导人形象的作用。在做规划时,应满足领导人形象性质和设计目标与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相符,还需提高警惕,监督领导人形象的塑造,防止其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遵循多种原则,多种途径来塑造良好的企业领导人,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所希望的效果。对企业领导人形象的塑造,既要发挥企业领导人能带给企业福利的积极因素,又要注意企业领导人带来的风险因素。

三、衡量领导人的社会化形象

衡量企业领导人的形象有很多措施,但在其中,企业领导人如何巧妙灵活正确处理各类人际交往关系,是重要的标志。领导人的人际交往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和顾客关系。强调领导人在人际交往中要自尊自爱、实事求是、不突显个人,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稳稳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人际交往是种艺术,是人们在共同实践中达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人们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必然会面对各式各样的事情,从而编织成一个人际关系网。作为一名领导人,要会巧妙灵活的运用这门艺术来解决问题,人际交往艺术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领导人在各项活动中处理问题是得心应手还是手忙脚乱。原因有三点:其一,领导人人际交往是企业决策的需要;其二,日常工作管理的需要;其三,处理对外关系的需要。

1.领导人与上级交往艺术。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常常会直接与顶头上级打交道,这也是保证企业各项职能可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处理好这种人际关系尤其重要。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首先,坚持并遵循组织原则。所谓组织原则就是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高于一切,即反对人身依附、利益交换、等级观念等庸俗的上下级关系。其次,坚持遵循职责原则。明确上下级关系的重点与中心是工作关系并不是私人关系,下级不能对上级的命令盲目的听取,唯命是从,而是要基于工作关系,采用互相沟通,求同存异的方式。

2.领导人与下级交往艺术。企业领导人不仅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还要学会处理与下属关系以及群众的交往艺术。由于领导人的领导行为是一种上下相互依存的行为,这就说明了领导人与下级关系的重要性。换言之,在企业中缺少了领导人,也就没有了被领导人,同样,缺少被领导人,也就没有了领导人之说。现代领导人在企业内部面对的下级是员工和下属以及为数众多的群体。这么多领域决定了下级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这种多样性,进行说明:第一,就个体行为而言,由于能力层次的不同,性格特征和知识结构以及年龄层次等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人成熟度的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企业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难点。第二,就群体行为的特性而言,一般的群体中,往往存在较多的正式群体和少数的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规定的小集团。这类小集团的利益和观点具有一致性,爱好和价值观具有共同性,此外历史背景和感情具有相似相容性。若把握好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各种特性,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大力发展;相反,若把握不当,则可能阻碍企业的发展。

3.领导人与顾客的交往艺术。在企业中,常常遵循“顾客第一,信誉至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等原则,这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简单准确的说明了顾客对企业的影响力,企业对顾客的依赖性。企业的良好形象大部分取决于领导人与顾客交往是否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呢?首先,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塑造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顾客关系需要企业具有积极主动的服务理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前,领导人要不断生产品质优良的产品,积极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以高质量的服务为企业发展目标,发挥领导力量,制定切实的企业发展规划。同时注意顾客的反馈意见,不能盲目发展。其次,进行深入调查顾客对本企业的期望,认真处理顾客的投诉。没有能够掌握顾客心理的企业也就没有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更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既然企业和顾客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就不能忽略一方的反应,只有深入研究顾客的心理,以顾客的期望为企业技术开发的方向,才能发展企业。此外我们需明白,再可靠的顾客关系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纠纷和差错,企业在处理这类纠纷时要坚持“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的原则,顾客所提出的要求,是顾客的权利,企业为满足顾客的要求是义务。此外,不能盲目的认为顾客的投诉是消极的不好的,而应将其当成一件对公司发展的有利的事情,正确对待顾客的反应,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最后,加强对顾客的引导力度。我们不能只将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定为买卖关系,还要建立起“朋友关系”,即企业承担对顾客的引导和教育的责任,是消费者的知心朋友。在此,领导者应具有超前意识和社会责任心,通过企业不断研发出的新产品、提供的优质服务、创新的消费观念的消费方式来满足顾客对生活的要求,改善和提高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4.树立领导者良好形象。领导活动中最直观的组成部分是领导形象,并且领导形象直接影响着领导人的人际关系。从大范围上说,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的整体形象的体现;从小范围上讲,是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领导人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创造出高效的业绩,同时还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企业领导人形象的树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要恰当适度、实事求是。良好形象的树立离不开诚实可信、待人友好的道德品格。领导人对任何人都要坦诚相待,不可盛气凌人,哗众取宠。第二,不能过分的突出个人。领导人树立的形象是企业的必要组成部分,领导人毕竟是一个个体,因此在树立时还要考虑企业整体,在人际关系中,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大局,注意自身的交往艺术和演讲艺术,在做企业的宣传工作时,不能过分的突显自我,把自己凌驾于群众和他人之上,低估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领导人要始终将自我融入于企业,注重企业的宣传,突显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特点和优势。最后,要自尊自爱,自珍自重。领导人在提高自己素质、提高业绩的同时,不能把精力分散到吃喝玩乐上。而是要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关心下属人群,关心员工的疾苦。要成为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具有优良领导艺术的企业领导者,当之无愧的做员工的榜样,让员工心服口服,敬佩不如。

四、领导人形象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思想品质

1.提升领导人的人格魅力。首先,将政治品德排到为人处事的第一位。领导者的素养包括思想道德、民主作风、民主意识以及立场。目前领导人不仅要懂政治,要认真学习党的思想、党的有关文件,还要将学习后的思想成果和认识传递给企业下属员工。提高企业的整体政治水平。只要依靠政治,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树立强烈的事业理念。其次,在扩宽知识领域的同时,增强专业能力。领导者在领导企业时,应会分析决策,有组织统帅能力,通过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塑造领导的威信,是企业无形中的资本。其次,加强修养,提高心理素质。领导者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给员工以归宿感、安全感、稳定感。决策时不武断要果断,实施时不要蛮干要有冲劲;挫败时不要僵化而有毅力;误解时不要消沉而要豁达。这些心理素质都是一名合格的企业领导人所需具备的。最后,在管理中要适当的投入感情。感情的投入是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必备要素。俗话说,一个微笑、一个拍肩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一个微笑,一个拍肩也是领导人需懂得的领导艺术。

2.建章立制,加强领导。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领导人的领导要根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按照企业的制度进行,可采用建设队伍的方式,努力培养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企业领导队伍,对落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同时,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做片面的考虑,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切实起到领导带头作用。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得知:领导人形象的塑造讲究很多技巧和策略,要全面进行研究分析,多管齐下,才能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在塑造领导人的形象中,不仅要积极发挥领导人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还要考虑其负面影响,使其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企业还需系统的构建对领导人形象与行为的管理体系,通过系统有效的形象规划和策略来塑造出代表企业形象的领导人,搞好顾客与企业的关系,通过领导人与顾客的沟通来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长久的立足于社会的激烈竞争中。

标签:;  ;  ;  

社会媒体形象与领导者公关策略_公关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