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防火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张宜锟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防火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张宜锟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8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要求在地铁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消防安全问题,通过多种模式来进行消防设计的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保障火灾发生时的人员有效疏散,避免大型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防火

前言

随着地铁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管理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本课题从地铁车站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视角切入,通过调研梳理,进一步完善地铁车站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消防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为乘客服务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1消防设计难点

我国在《地铁设计规范》中明确在进行地下车站站台以及站厅设计过程中,火灾时站厅、站台层的排烟量根据一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按照1m3/(m2•min)进行计算,如果排烟系统负担2个以及2个以上防烟分区时,消防设备需要排除2个面积最大的分区排烟量。此外当车站的站台发生了火灾之后,为保证站台跟站厅的楼梯口能够对烟气朝上蔓延的气流起到良好的组织效果,要求楼扶梯口部向下的气流速度不得小于1.5m/s。但是在地铁车站中站台跟站厅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开口面积,对于烟气网上蔓延的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风速也无法得到控制。

2基本设计原则

在车站内的办公以及附属设备用房以及站厅等公共区域内,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来进行防火分区的合理划分,构建防火单元,可以将站台层公共区与站厅层公共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来进行防火设备的制定。此外需要对车站内的火灾荷载来进行严格控制,在车站站台层和站厅层等一系列公共区域内不得进行任何商业设施的设置,避免对于火灾预防造成的影响。若地铁车站为中庭结构,在楼梯以及扶梯的开口处气流速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火灾发生之后,火灾灾情进一步扩大。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适当增强站台站厅的排烟系统,进行气流的合理控制,让中庭区域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通过该设计模式,能够在站厅朝着地面出入口形成有一定速度的迎面风速,让疏散通道形成一个准安全区,保障车站火灾时所有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在站台端部设置直通地面防烟楼梯间的方式,能够让站台的整体疏散能力进一步提升。

3具体设计措施

①在站台以及站厅的公共区域内不得存在任何的固定可燃物,在装修材料选择过程中也要尽量采用不燃材料来进行装修。②在站台层以及站厅层的公共区跟设备区需要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车站与周边的商业部分需进行防火措施分隔,减少火灾的发生概率。③在站厅以及站台的公共区域需要每隔30m来进行室内防火栓的设置工作,还需要在站厅跟站台的公共区域内进行移动式灭火设备的装备。④站厅台可以在中庭的开口处来进行防火玻璃的设置,高度不得低于2m,减少烟气蔓延过程中对于人员疏散所造成的影响。⑤在站台设备集中端需要进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并且能够直通地面。⑥在地下站台通向站厅层的楼梯跟扶梯四周均进行挡烟垂壁的制定,下缘需要低于站台层的吊顶,距离楼梯的垂直距离需要控制在2.3m以上。⑦在地铁的站厅公共区可以采用镂空吊顶来进行装饰,镂空吊顶的装备率还需要保持在25%以上,进行挡烟垂壁进行防烟分区的划分。保障每个防烟区的总排烟量控制在180000m3/h之上,如果站台出现了火灾,火灾探测器可以在烟气进入站厅之后立即进行报警,随后排烟系统启动,进行烟雾的排除,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⑧在进行站台跟站厅吊顶镂空率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报警系统设置情况跟排烟蓄烟要求等诸多因素,在吊顶上方以及下方还要进行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装配,获得良好的火灾预防跟处理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排烟策略建议

排烟设备作为消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地铁车站的建筑改造消防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地铁隧道、站台跟站厅等多种火灾场景,进行排烟系统跟排烟装置的合理选择。如果火灾发生位置是列车车头,可以面对列车行驶方向进行通风处理;如果火灾发生位置在于列车的车尾,通风方向跟列车方向相反;当火灾发生位置不明时,为了避免烟雾对于乘客们造成的影响,一般将通风方向跟列车的行驶位置保持一致。当列车以及站台出现了火灾之后,也需要结合火灾发生位置来进行排烟装置的选择。如果火灾处于中庭的投影区间时,需要在防烟分区跟站厅等其他防烟分区来进行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关闭站台层的排烟系统,避免出现烟气倒流等问题。当火灾位置在于中庭的投影区,也就是站台非中庭区域出现了火灾,需要实现启动机械排烟系统,如果烟气蔓延到了感烟探测器报警之后,直接启动站厅层的机械排烟区域。若火灾发生区域位于站厅,直接启动在站厅层的机械排烟系统,起到良好的建筑消防效果。

5应急预案处置

5.1应急管理评估

地铁车站场所的火灾事故往往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建筑属性、电气设备、消防布局、应急疏散系统等。因此需要对地铁车站场所的消防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多个因素的综合性评价,利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来构建消防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方法,针对轨道交通内所有的地铁车站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整体的消防安全评估。

5.2制定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可能危及顾客、客商等人身安全的火灾等突发事故,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以检验其可行性。重点在于规范事故发生时的现场抢救,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任务以及指挥结构、处置流程等,提高商业从业人员的疏散防护应急能力,并注意与120等社会救援组织共同合作,减少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商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5.3火灾事故处理

地铁商业空间遭遇突发性火灾时,遵循“救人优先,救火同步”的原则救灾。要点包括:(1)初期火灾控制,各种经验表明,火灾初期是有效控制、避免恶化的关键阶段;(2)安全疏散乘客,地铁便民场所乘客疏散主要是指站台(站厅)层的疏散,火灾时对乘客进行紧急疏散,同时启动有关通风排烟模式,必要时进行关站;(3)信息传递共享,当地铁车站场所有紧急火情时,需共享即时进展情况,还要通过广播设备向附近乘客告之,并向各监管部门和政府通报,获取相应反馈和建议;(4)尽快恢复运营,按照“先通后复”的原则,在不影响运营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运营调整,使正常服务的影响降到最小;(5)制定整改方案,灾情过后要及时有效地分析,查找火灾源头、整改隐患,吸取经验教训,预防下次重演。

结束语

地铁作为城市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模式,要求在地铁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消防安全问题,通过多种模式来进行消防设计的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保障火灾发生时的人员有效疏散,避免大型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颜海峰.地铁车站建筑改造消防设计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7):60-64,91.

[2]谢灼利,张建文,魏利军,刘骥.地铁车站站台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7):21-25.

[3]沈宇亮.地下交通枢纽中地铁车站防火优化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8):1075-1078.

[4]江斌,程乃伟.地铁车站防火系统灭火性能研究[J].建筑安全,2016,31(1):63-66.

论文作者:张宜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防火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张宜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