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苗欢琳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苗欢琳

昌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1

摘要:混凝土在桥梁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土木工程等建筑工程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材料混合比例、混凝土的搅拌和输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后期养护及模板的拆除等一系列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施工中需对其各个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涉及众多的环节,只有做好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搭配才能够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获得良好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主要需要把控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并紧抓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所使用各项建材的质量,避免不合格建材进入到施工现场,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如未能对施工质量进行良好的把控将容易导致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裂缝、表面缺陷等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仅仅会对建筑工程土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土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应当积极做好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2原材料质量控制

为了控制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必须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和原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务必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原材料问题。混凝土的原材料一般有水泥、砂、石、混凝土外加剂和骨料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强度的问题,其很大程度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水泥的烧失量、混合材料掺和量、凝结时间、细度等等这些指标当中的任何一个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话,都是要按照不合格产品来进行处理,不能够使用工程中。骨料混凝土对骨料具有固定的要求,必须为高质量、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盐类及有机杂质、高质量,基本满足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如若骨料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则会影响水泥的水花作用,甚至和水泥水花产物产生化学反应。在经过检测后,若是这些有害物质超出相关规定的标准,那么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其反应所产生的膨胀物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水泥跟骨料之间的粘结度,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另外,各级石子的大小、骨料的含水量等,会影响骨料的质量。所以,骨料在进场前,检测人员务必要根据不同的规格、产地、品种等,分批次进行取样试验检测。一旦混凝土进入到施工现场,要确保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还要抽样检验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在选择外加剂品种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施工条件、房屋建筑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再结合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例及性能。

3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例

混凝土虽然是建筑物的必备构件,但是会受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存在施工比例上的差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粘结力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按照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确定砂石,并严格检测所选砂石的质量,只有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砂石才能作为混凝土的配比材料。第二,现场测量砂石、石料的含水量,并给出相应的数据,以此为标准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例。第三,在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剂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快施工速度,但具体是否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要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加强对拌合与运输的管控

拌合时,应控制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若发生材料性能变化,应及时对配合比予以调整,要求混凝土质量要满足一定的要求[2]。选取拌合设备时,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实况来确定,能在拌合时确保设备高效而平稳的运转,能大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同时,还应加强对拌合时间的管控,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结构要提出专项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将模板清理干净,对钢筋上的油污进行处理,堵严,才可以浇筑混凝土。第一,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应按一定顺序依次进行,且浇筑面保持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50cm。第二,在老混凝土上进行浇筑时,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先铺水泥砂浆2~3cm,使新老混凝土可以很好地接触。铺设的水泥砂浆面积应适应混凝土浇筑墙,混凝土铺设厚度要均匀,防止过厚或过薄现象产生。第三,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先平仓后再振捣避免二次振捣导致混凝土物料不均匀影响强度。当混凝土粗骨料不再下沉,并开始泛浆时开始振捣,要将混凝土内的气泡及时振捣出来,振捣时间如果太短或过长会造成欠振及过振现象,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振捣工作后应将振捣器慢慢拔出。振捣半径不宜超过振捣器半径的1.5倍,振捣时将振捣器插入混凝土5cm左右,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影响地层混凝土的稳定。第四,浇筑顶板过程中,应设专人定时检查、加固模板。第五,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多的水,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水的溢出。禁止在模板上开孔,以免水带走灰浆影响混凝土黏度。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6施工后养护管理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后期必须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对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发程度、水分与热量的流失、表面的温差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防止发生裂缝。常见的工作方法是将湿润的草帘、麻袋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避免因水分蒸发导致失水严重,使混凝土的结构疏松或者出现干缩、裂缝。此外,还要根据季节特点进行科学养护。炎热的夏季,如果草帘、麻袋的覆盖使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5℃以内,那么就不用进行洒水养护;反之,如果温度超过5℃,那么就要利用草帘、麻袋浇水,确保它们的湿润度能够使混凝土的温度下降到合理范围。寒冷的冬季,通过设置热源或者铺设草帘、麻袋,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管控。

结束语: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工程总量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且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应当积极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共同做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将施工中各项影响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确保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能够取得良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53+57.

[2]樊玲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04):91.

[3]杨秀娟.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71.

[4]狄献锋,常记周.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13(16):127-128.

[5]张时敏.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城市建筑,2014(02):172.

论文作者:苗欢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苗欢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