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分析论文_王晓东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分析论文_王晓东

莱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7119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城乡统筹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这就使得在乡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理念下“美丽乡村”的规划策略,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乡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背景,针对城乡统筹理念下“美丽乡村”的功能要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美丽乡村”的规划策略,旨在为我国农村村民建设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乡统筹理念;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

引言

所谓的“城乡统筹”理念就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和乡村进行互动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和乡村共赢的发展格局。统筹城乡一体化是目前我国的基本国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升乡村的生活水平,在城乡统筹理念下,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民生改善,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得他们能够从“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中获得更多的效益。

一、“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背景

随着城乡统筹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我国的城乡经济迅速进入了新常态,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正在不断放慢,城乡建设的工作重心逐渐从重视发展速度转变为重视发展品质,为了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改变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必须要求政府对城乡发展的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优化城乡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的为城乡的发展和规划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1]。就我国目前的城乡发展状况来看,城市的数量远远少于村镇的数量,农村依旧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为了实现我国城乡的迅速发展,必须做好农村的建设规划。现阶段,我国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中严重缺乏优质人才和合理的乡村规划典范,这就导致在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存在浪费土地、建设布局杂乱无章、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发展混乱等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乡村规划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做好带头作用,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乡规划的覆盖率,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二、城乡统筹理念下“美丽乡村”的功能要求

在城乡统筹理念下,“美丽乡村”是城市的区域基础,必须要能够实现以下功能要求:①生态文明。要构建出一个以乡村为主体的良性生态循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积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②文化传承。作为传统中华问题体系的载体,乡村文明是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保存空间依托,同时,它还能够促进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促进城乡交融,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承。③农业产业发展。乡村的农业产业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同时,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2]。此外,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刺激乡村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乡统筹理念下“美丽乡村”的规划策略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在规划设计中,要将村民的活动场所纳入其中,要规划村委会的办公场所,可以在田间或林间设计规划出人们休闲活动的小型广场或者公园,增设体育建设基础社会,以便农村居民丰富农闲生活。此外,还要在几个村庄之间合理的规划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方便,完善供水、排水、通信、网络、环卫、天然气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使得每一个村民都能够享受到城市般便利舒适的生活。

(二)现代化设计理念下融合传统乡村风貌

农村的田园风光是大自然赋予乡村发展的独特财富,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等,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产业,将当地的地方特色融入到居民建筑的建设中,充分体现出乡村独特的魅力。可以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在不破坏地方乡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使村民生活更加舒适[3]。

(三)加强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在农业生产中要树立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理念,在种植和养殖的过程中实现可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减少化学肥料、药品以及农用薄膜的使用,种植业可以利用养殖业产生的禽畜粪便来进行农家肥的使用,而养殖业可以利用种植业产生的秸秆或作物来饲养禽畜,优化资源的使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将居民生活污水进行二次处理可用于农业灌溉。这样能够有效地缓解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作物及养殖业的养殖安全得到保障,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治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注重环境保护

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美化环境的意识,在聚居地周围合理的设置垃圾安置、焚烧场所,推广沼气池、沤肥窖的应用,将生活垃圾、废水、家禽家畜的粪便以及秸秆等进行沤肥再利用,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还能够支持农民日常生活的能源使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垃圾以及煤渣废料等物可以在道路建设的时候做填基材料使用,积极鼓励农民退耕还林,恢复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统筹理念下开展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其发展规划要将乡村的建设规划纳入到整个区域或者城镇的整体布局规划中来,遵循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利用乡村自有的地理优势、自然景观、农业产业化特色以及文化产业等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和建设,进而对乡村的生态空间进行优化,构建出良好的生产空间和优质、适宜的生活空间,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化,推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6,(23):42-43.

[2]田洪均.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11):109-110.

[2]尤莉,贾蕾.谈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6,42(21):24-25.

论文作者:王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分析论文_王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