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洲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混凝土技术在当代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价值,介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常见的病害问题,并且提出几点应对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在我国水利工程领域,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但实际现状却是许多水利工程建设的负责人并没有给予混凝土施工技术足够的重视,这就致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质量上很难得到较好的保障,而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服务水平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了研究。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1.1 增强安全稳定性
作为城市基建工程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同时兼备了综合性与复杂性特点[1]。水利工程的主体建筑主要依靠的是非常坚固的水坝,所以水利工程建设就必然会用到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是因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使钢筋构架同混凝土材料无缝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可以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1.2 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大量的水利施工技术,每一种水利施工技术都有其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主要依赖的施工技术,其应用效果同样也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最终验收质量,所以为了能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应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给予重点关注,保证其应用效果。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阐述
2.1 模板技术
2.1.1 模板的安装与制作
在安装模板时,首先要保证模板符合质量规定,确保其强度及刚度等都能达到规定标准,同时事先要预留出支撑区域。在装配环节,首先要保证基础牢固,确保接缝处不会有浆液渗漏现象出现。
2.1.2 拆装模板
按照规定方案拆装模板,以保证模板边角、表面等部位不会有破损情况。另外,在拆除模板时一定要在其下方选择合适区域布置好撬孔。
2.1.3 模板要求
在施工中,一定要确保模板本身的稳定性与刚度等都是符合规定的,以确保其在施工荷载中能够被很好地拆装分解,把变形情况控制在规定的区间里,使模板平面能够保持光滑平整。
2.2 振捣技术
在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适宜使用机械振捣技术。由于泵送混凝土本身的流动性及坍落度全都较为稳定,所以可以适时应用斜面分切这一方法进行浇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振动过程中对于时间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倘若混凝土表层并无气泡出现,同时也无下沉趋势,但是有浮浆,就应该立即停止振捣。浇筑时要在标高基础上进行找平,尽可能消除混凝土表面可能存在的微小收缩缝,使其表面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
2.3 灌浆技术
接缝灌浆是混凝土施工当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经得到大量运用。现如今最常见的接缝灌浆方式主要有盒式、骑缝式和重复式灌浆管路系统[2]。盒式灌浆的优点是能使进浆管同回浆管实现有效结合,且无堵塞、品质好,其缺陷是对管材的耗费量较大。骑缝式灌浆的优点在于灌浆流畅,所以管线较畅通。重复式灌浆的优势在于能够重复灌浆,能提升施工效率。
3 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混凝土施工问题
3.1.1 侵蚀、碳化
自然界中的水和空气当中所含有的CO2能够损坏钢筋表面上覆盖的钝化膜,同时使钢筋锈蚀,最终会侵蚀混凝土,使混凝土抗压能力减弱。
3.1.2 冲磨、空蚀
因为水流及其夹带的沙石等的超速流动会产生强大的流速,这股流速对坐落在水中或水域附近的混凝土建筑有很强的破坏力,混凝土在其长期作用下,表面平整度会很容易遭到破坏,进而暴露内部钢筋。
3.1.3 冻胀、裂缝
混凝土冻胀病害的发生通常同外部自然环境因素有关,一般最易在昼夜温差较大的高纬度地区发生。混凝土一旦膨胀,就会产生一定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大于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便会破坏混凝土。裂缝是一种在混凝土建筑中普遍存在的混凝土病害,其形成与周围环境温湿度、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的材质等相关,以图1所示的裂缝为例,裂缝处于水坝靠近水域的部分,仅就周围环境而言,该处湿度较大,相比其他远离水域的位置,更容易出现裂缝现象。
3.2 应对对策
3.2.1 提升技术水平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详细调查模板的尺寸、标高和安装位置等,逐一确认后记录好各项数据。在雨雪天气里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避免出现露天浇筑情况,倘若混凝土采用的是竖向浇筑,那么浇筑前就需要在其底部填充一定量的水泥砂浆。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振捣均匀且连续,避免有离析问题发生。同时要时刻、仔细查看各个结构部件,以免构件位移或变形。此外,浇筑混凝土时要尽量缩短各项操作中间的停歇间隙,保证停歇间隙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一定要充分振捣,保证整个模板内部都填满了混凝土,同时要排出气泡,增加混凝土密度,强化混凝土均匀度。
3.2.2 采用裂缝处理技术
如果采用横向接缝方式,就可以做平接缝处理,即在将最后一车混凝土拌料倒入到摊铺机以前,仔细观察螺旋输送器内部同熨平板前部的实际搅拌的混凝土料量,尽量使中路线同断面相互垂直,如果断面不平,可以适当进行人工修正。采用纵向接缝时则可以做热接缝处理,即铺好混合料后,预留一部分(约9~13cm)不进行碾压,利用跨缝碾压工序消除接缝痕迹,然后再对热接缝处理之后遗留的一些边角进行冷接缝处理。
3.2.3 精选施工原料
首先,要结合地质条件与建筑物类别来确定所需混凝土的具体强度等级,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本身的流动性、保水性、和易性与粘聚性。另外,在实际施工时也要考虑到当地、当时的实际气候条件,注意气温情况,确保能在气温变化时借助相应措施作出及时调整,确保混凝土表面完好无损,防止冻、裂等病害出现。
结语:
作为现代水利工程建筑的常用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对于水利工程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既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一个正确认知,又要充分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混凝土冻胀、侵蚀及裂缝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时预防这些病害发生,只有这样,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才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农家参谋,2018(13):191-191.
[2]刘兴旺.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17(S1):4-5.
论文作者:代巧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病害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