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了保证推进医疗整体质量,进一步比较X线和CT在股骨头坏死诊断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在我院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经过CT诊断和x线诊断的、有着股骨头坏死病例的髋关节不同时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诊断和X线诊断的诊断率。总结:经过医务人员的对比对照,28例患者一共发现47个股骨头坏死病灶,其中X线检查显示出的坏死病灶为19个,CT检查显示出的股骨头坏死病灶为28个,阳性率分别为40.4%和59.6%,两组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研究意义。结果: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诊断方面,CT平扫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的诊断阳性率,CT平扫在股骨头坏死检查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CT平扫;X线检查;股骨头坏死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6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进步,人们对于医疗的准确率有了更高的标准,一种诊断准确率更高的影像学诊断办法,不仅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医疗体验和医疗环境。但是X线和CT平扫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疗效效果,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CT平扫相对于X线方法来说,费用相对较高,因而CT平扫和X诊断的诊断阳性率,则成为了我们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明确CT平扫和X诊断的具体意义,我们对以往在我院诊断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他们病例和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比对,比较了X线和CT平扫的诊断阳性率,从而对这两种影像方法做出了具体和细致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骨科的协助帮助下,我们一共找了28例,均为我院接收诊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性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9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在26~69岁之间,所有患者的病程2~27个月。患者的发病原因各种各样,分别为酗酒、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外伤、营养缺陷等等。病变的部位也各有不同,双侧病例为10例,单侧病例为1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大部分的患者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呈现出间接性或持续性或轻或重的钝痛,这种疼痛在行走或运动后加重,睡眠后边疼痛便得到减轻,托马斯试验呈阳性,12例患者伴有严重的间歇性跛行。
1.2 诊断鉴别
1.2.1 X线诊断检查 在X线检查标准当中,我们需要检查患者的双侧髋关节,患者需要仰卧位双足尖内旋15到20度,在充分暴露股骨颈和双侧股骨头的前提下配合检测。在X线的诊断方面我们需要从骨头低密度区、边缘塌陷情况和高密度区的分布情况来判断股骨头坏死标准。通过判断患者低密度区的变化,判断患者股骨头坏死的整体范围和新股发展程度。通过观察患者坏死区域的边缘塌陷来判断新骨修复的情况,并且通过不同病灶高低密度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出现股骨头坏死。
1.2.2 CT平扫 在利用CT平扫对股骨头进行诊断时,我们可以通过三层结构来判断股骨头坏死。在中间的15区五门课件坏事区域被一透明的骨吸收带所缠绕外周围绕新生骨硬化带,头关节面的破坏中断和增生硬化,也可以从CT平扫片上清楚可见,与此同时,股骨头坏死与并发关节间隙宽窄不等,皮质增厚,髋臼底面有外围骨质硬化增生的现象。
1.3 判断和分析方法
判断分析,由我们医务人员五位影像医生共同讨论得出,参照国际的股骨头坏的分级方法(1~5级),在讨论患者股骨头坏死范围部位类型特征临床表现的基础之上共同协商获得一致的结论,并对患者的股骨头坏死程度分级情况与X片、CT平扫片结果进行对比。
2.结果
对于对照组与培训组患者评价测评的相关数据的比较,我们在讨论后选择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合格率的比对和分析。所有数据记载均精确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股骨头坏死分期对比
从数据的整合中我们可以看出,CT对于分辨股骨坏死的分区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它有着更高空间的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能够通过骨小梁的异常变化来判断患者的股骨头坏死进展程度。
3.讨论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多发于5到14岁的男性儿童或是30~50岁的女性患者,它的主要结构是由于骨小梁坏死骨吸收后被肉芽组织所取代,最后股骨头变形变壮,并伴随着股指塌陷,血管闭锁不通。股骨头增生的患者多有酗酒史或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医疗历史和酒精中毒外伤脂肪栓子等等也有关系,是当今我国的高致残性疾病。
在我们的研究结果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CT平扫对于股骨头坏死的分级诊断和股骨头阳线诊断都更具有实际意义。CT平扫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最佳的治疗时期是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这也突破了股骨头金标准进行病理活检的有创性缺陷。
CT平扫的诊断过程当中,CT影片可以通过对骨小梁兴龙状结节的异常变化来判断和发现早期的坏死骨。爱观察股骨坏死的病灶大小病灶边界病灶位置和病灶结构方面也明显优于X线,它有着更加清楚和更具有空间层次的观察效果。正是由于CT平扫的优点,使得它相对于X线更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和分区域,能够对实际临床起到指导和支持的作用。
4.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对于CT平扫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可以提升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率,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修正人性化管理医疗方案当中出现的漏洞和弊端,将“人性化诊疗检查方法”从放射科、骨外科带向更多的科室和更多的部门。
【参考文献】
[1]李玉丽,聂丛,王成娟,崔郑航.股骨头坏死鉴别的具体解决办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5234-5244.
[2]秦书云.国外医患关系的解决模式和人性化管理的推行办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2-169.
[3]林淑芳.在县医院骨外科患者中实行高性价比医疗方案的重要性[J].医疗日报(上),2015,2-3.
[4]文燕,许文才,张利兵.骨外伤患者的心理研究和心理疏导技巧[J].中国卫生产业,2016,179-199.
论文作者:字学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股骨头坏死论文; 患者论文; 股骨头论文; 病灶论文; 医疗论文; 方法论文; 病例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