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马坪乡石地小学 422400
摘 要:德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指的是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而数学教育应以育人教育为宗旨,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才能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渗透 方法
真正的德育不仅需要教导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识,更多的是需要在情感上让他们去体会、理解和感受,来达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知是基础,情和意是动力,行才是关键和目的。
一、教师的人格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今年暑假,有幸又一次聆听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他说过,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魏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他就坚持自己每天写日记;班级里协商每天跑5000米,他自己也坚持同学生一起跑5000米。教师的言行、教师的仪表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再加上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鼓励他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课后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这样学生不仅对学数学产生愉悦感,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教师对教学的责任感,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在对数学的概念进行讲解时,要尽量运用专业的数学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对数学公式的具体作用,要进行确切的讲解;板书的书写要有一定的条理,推理一定准确,一定要给小学生们做好严谨、认真的带头作用。其次,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己得出新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热爱。从而,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不惧困难、追求真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示范讲解,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大方、语言标准、板书整洁,同时辅导学生要耐心,这些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意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缺点和错误,但是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机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一成不变地漠视批评只会让他们自卑与消极。一些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学生消除了精神负担,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克服困难,逐步改掉缺点,做受人尊重的好学生。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以激励其他学生。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
四、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入课题: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十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十号”发射时间是几时几分?结束时,再演示“神舟十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五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几分?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当然,教学“时、分”的认识过程当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按时、准时以及惜时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当然,德育需要采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是一个化育的过程。它不能只依靠定条条、设框框,而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机会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这样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寿辉 《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教学渗透浅析》.软件:电子版,2015,(1)。
[2]韦波 《试论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成功:中下,2018,(2)。
论文作者:曾广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数学论文; 过程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神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