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开发区新世纪的战略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福州论文,开发区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福州开发区已经走过15年的历程。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即将加入WTO以及受世界经济的科技化趋势的影响, 福州开发区既面临空前的机遇,也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而且自身发展条件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对新世纪开发区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并作出抉择。
一、福州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港口条件的制约。福州开发区所依托的马尾港口是一个内河港,河道较浅,乘潮只能进出一万吨轮船。在当前长安港区建设还未起步的情况下,与广州、深圳、厦门、宁波、上海、青岛、大连、天津等有着深水港为依托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较,福州开发区的条件显然要逊色得多。港口条件的不利也是福州开发区经济总量和质量不能跻身全国开发区前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二)所在经济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总量较小,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不高,因而购买力有限,在市场作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这一不利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福州开发区的发展。
(三)可支配财力的缩小。1995年以前,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财政自收自支,可支配的财政资金较多。经过3年过渡期后,从1999年1月1 日起实行与普区一样的税收制度,与国家分成。这样,福州开发区可支配的财政资金便大幅度下降。这对福州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四)开发区与马尾区合并后产生的问题。首先是开发区的财政支出大大增加。由于需要供养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增加了,结果削弱了开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实力。其次是两区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制复归,开发区集中、精简、高效的着眼于经济开发的体制为大一统的行政体制所取代,开发区领导也要解决许多社会方面的问题,导致效率的下降。
(五)保税区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作为福州开发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福州保税区由于不处于国际主航道上以及不具备关境方面的异质性,其保税仓储、中转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保税区发展至今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在整个开发区建设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六)不具备吸引人才的环境。由于福州开发区距母城福州尚有一段距离,且生活工作条件不如福州便利,因而难于吸引高素质人才来开发区扎根。甚至许多开发区的建设者都是家住福州,这种情况对福州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从福州开发区新世纪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来看,福州开发区在新的世纪里必须全面更新观念、调整发展战略。
二、福州开发区新世纪的战略抉择
(一)经济发展必须从单一追求速度向追求速度与效益相平衡的方向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要有高于普通经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点即使是在21世纪也是确定无疑的。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福州开发区自身条件的变化,追求15%以上的经济超高速增长已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福州开发区与其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倒不如转向重视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平衡,以更高的经济增长效益作为自身的工作目标。
(二)经济发展从片面追求产值增长转向重增殖的方向上来。这与追求经济增长效益是相统一的。福州开发区拟兴建百亿电子工业城,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自然意味着福州开发区的发展将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竞争异常激烈,电子信息等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开发区选择项目与其看其目前产值有多大,倒不如看其今后有无增殖的潜力。因此,重增殖应是福州开发区今后选择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应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转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经过了15年发展的福州开发区与马尾区两区合并为一,事实上已成为福州市的一个新城区。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典范。
(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应从注重政策优势向全面环境优势的方向转变。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福州开发区今后要寻求更大的政策优势都已不大可能。必须要注重改善基本的投资环境,如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提高办事效率,创造出一个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投资环境,杜绝各种乱收费摊派等严重损害投资环境的事情发生。福州开发区投资环境建设不仅要注重项目审批部门效率的提高,还要重视福州港口岸通关更加顺畅、效率更为提高。福州港口岸效率的提高对于福州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福州开发区的地区形象设计要从几个区合一转向更加注重实效的地区形象。发展的动力源要从以外资为主向注重内外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六)产品销售必须从以拓展国际市场为主向注重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统一的方向转变。
(七)产业结构的选择要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制造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方向。开发区发展初期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并没有错。然而,经过了15年发展之后,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关的服务业也要得到发展。产业结构软化(服务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福州开发区服务设施今后不应只依托母城,而要适当地发展自己的服务业。这也是建设繁荣兴旺新城区的一个内在要求。
(八)选择项目的技术要求必须更加切合实际,我国设立开发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高新技术,然而由于各个开发区自身及母城条件的不同,不是所有的开发区都可以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件是各种相关人才(高科技人才、法律人才、财务人才等)充足,资金充足,并要有一个著名的大学为依托。二是资金充足,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开展。三是环境的自由。从目前来看,福州开发区这三个方面的条件都不充足,很难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于福州开发区而言,重要的是要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切实提高研究与开发在整个开发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当然,福州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的努力也不应松懈。
(九)必须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福州开发区首期开发面积为4.4平方公里,1993年1月国务院批准其工业开发面积扩大至10平方公里。 显然,区内的经济繁荣兴旺无疑是开发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无论如何,仅以区区10平方公里的土地、人才、资金、资源推动开发区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福州开发区应在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开展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以联合起来的力量推动开发区经济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福州开发区在发展经济问题上要走出开发区狭小的地域范围,只求所有,不求所在,到其他地区开发一些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增强开发区自身财力,扩大开发区的影响。
(十)必须采取措施以各种方式鼓励区外人才为开发区服务。福州开发区应正视自身吸引人才综合环境不足这一问题,不应只着力于吸引人才到开发区内落户生根,还要采取经济激励措施吸引区外人才以短期工作等方式为福州开发区服务,为福州开发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十一)保税区功能发挥应转向注重实际效益。在当前保税区不能以“境内关外”自由贸易方式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保税区发展战略应改弦易辙,寻求一条使保税区港口口岸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的新路子,使保税区经济真正繁荣起来,并对整个开发区的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十二)应着眼于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与投资开发区。在充分利用近台优势的同时,福州开发区还要看到两岸经贸关系存在不确定的一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形势,福州开发区更要着眼于吸引国际资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开发区。如果福州开发区仅仅着眼于成为两岸经贸协作区,那么不但难于达成目标,而且还会丧失许多新发展的动力。真正准确的提法应是,福州开发区应发展成为着眼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面向世界各国各地的国际性贸易与投资开发区。
(十三)应注重利用邻近空港的优势。福州开发区在充分利用其位于河港港区优势的同时,还要看到其所依靠的河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后,应充分发挥空港运输积小、量轻、质大及高科技产品的优势。特别是2000年横穿马尾、连结福州市区与长乐国际机场的青洲大桥开通后,福州开发区更有可能发展一些高科技产业,发挥出邻近这一国际机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