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平县电化教育中心 张红杰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 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第一学段对学生提出识字的要求是: 多认少写,认识 1600-1800 个汉字。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巩固识字率,教师要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兴趣为起点, 以方法为支点,以生活为源点,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倡导多 种识字方法。通过实践,多元化识字提高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 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识字方法识字途径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一、二年级要认识 1600-1800 字,那么每学期大约要认识 450 字左右,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 难的。尤其农村的孩子,普遍家庭学前教育欠缺,造成绝大多 数孩子入学前的识字量很少。家庭文化、父母影响、周围环境 的影响等相对都要弱一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周围事物的敏 感度也稍弱些。
近年来,虽然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直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 孜孜探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识字教学流派纷呈:集中识 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分散识字……即使有些 是学习识字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意识的识 字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之方法多而无序,全而不精,缺少优化 整合,学生遇到生字茫然不知用什么法,甚至不会用法。识字 效率和识字能力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正是因为现在的识字教学不能够合理地面向全体学生、因 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素质教育强 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 的教学格局,向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发展。整体结构上 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探求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学习,掌 握科学方法。为了解决这一识字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我个人提 出了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构建多元化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 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多认字,学好字呢?我采 用课内外相结合、学校家庭相配合,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提高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一年的 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兴趣为起点,叩开识字王国的大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 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 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 使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识字,把识字当成一种需要,一种快乐, 一种生命的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1、开展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 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更是喜欢游戏。所以我 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 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 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识字的能力。如: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 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 个五角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另外 还有“摘果子”、 “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都是 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 穷。
2、评选能手,调动识字积极性
小学生喜欢竞争,评选就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生字。评 选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一种称 号,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识字 的积极性,如评选“识字大王”、“识字能手”、“小老师”等。小学 生表现欲强,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 让学生把课外学会的生字教给班里的所有同学,早读或认读生 字时让小老师来领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 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3、激励评价,鼓励学生多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 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 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 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要多用“你真棒”、“你 的识字方法真特别”、 “你这个方法老师都不知道”等激励性的 语言,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识字的乐趣。
二、以方法为支点,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中国的汉字难学、难记,仅有识字兴趣是不够的,还必须 有科学的识字方法。在创设快乐识字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具 体的生字,引导学生归纳出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并逐步培养学 生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识字。
1、顺口溜识字法
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 好记,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地 提高识字的效率,可谓“一举多得”。如在教学 “始”这个生字 时,编了个简单的顺口溜“女台始,刚开始”学生周志刚马上编 了一个谜语:“一个女孩儿在舞台上跳舞。。”孩子们思维的火 花被一下子点燃了,争相举手。在此后的识字教学中,孩子们 已将这种识字方法捻熟于心,顺口溜识字信手拈来。课堂上这 种精彩纷呈的顺口溜不胜枚举,“我还有补充!”“我还有记 法!”的创新之声不绝于耳。实践表明,顺口溜识字法为儿童所 喜闻乐见,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的记忆, 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增强了识字的效果。
2、加减识字法
识字教学也可以像数学一样加一加或减一减。教学时,教 师先饶有趣味地说:“今天,咱们要做几道加法算式,考考同学 们数学学得好不好?”这不是语文课吗?怎么做起来数学题? 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呀?在学生的胃口被掉足后,教师 出示加法算式“取+( )=趣”、“干+( )=赶”、“方+( )=仿”。 孩子们如梦初醒,纷纷提笔解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 追问:“用加法来识字有趣吗?”“有趣!”“你想不想也出几道这 样的加法算式考考大家呢?”眨眼间,孩子们就出了许多道加法算式:耳+总=( )、( )+舌=活……正学得兴趣盎然时,爱 动脑筋的杨博翔举手发言了“老师,我还能用减法来学生字呢! 你看:袋-衣=代。”“是呀,既然能用加法,当然也能用减法了, 谁还有好方法吗?”沉默了几秒钟后,张怡凡举手了:“我还能 用加减混合运算来学生字,你们看:请-( )+( )=情。”孩 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学习生字的方法,学得特别开 心,特别有趣!
3、对话识字法
对话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易学好记,既能展 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 率,可谓“一举多得”。教师风趣地说:“每个汉字都是充满情感 的小精灵!听,他们在对话呢!”
马对妈说:几天不见,就生了个这么漂亮的女儿! 青对清说:你什么时候敢下河了? 耳对聪说:你怎么总是戴耳环呀? 孩子兴致勃勃,翻开《生字表》,经过一阵子的小组合作,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作品: 象对像说:兄弟,什么时候找保镖了? 白对怕说:心里有事就说出来! 元对园说:这么快,房子就造好啦!
4、比较识字法
在生字中有许多音近、形近的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识字,在比较中区别。如教学同音字“坐、座、 做、作”时,可先让学生体会它们字义的不同,再请学生给它们 扩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句式填空练习。例:丁丁(坐)在自 己的(座)位上(做)(作)业。又如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区分“辫、、 瓣、辩”时,可先借助彩色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 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联想这三字的偏旁与字义是 否有什么联系。经师一点拨,有些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了。 这不,周志钢拉着同桌的长辫子,笑着说:“你们看辫子编得不 就像‘绞丝旁’呀?”孩子们循声望去,发觉果然如此。“花瓣落了 就会结果,所以里面是个‘瓜’。”林佳音也有了自己的见解。“辩 论时要说话,‘辩’字中间就是‘言字旁’。”张依林抢着说。孩子 们在观察、比较、思考中突破了识字的难点,学会了生字的运 用。
5、难字分解法
有些字一眼看去很复杂,很难写,但将字猜成一个一个部 分来记,就简洁明了了。如“赢”字可拆成亡、口、月、贝、凡 ; “攀”可拆成木、×、×、木、大、手,并配以儿歌“大手抓住两棵 树的枝丫就是攀”,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在识字教学中,这些识字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分裂的。 很多时候,我们教一个生字往往会同时运用以上的好几种方 法。当然,还有其他的识字方法,在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此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 兴趣。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 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 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 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 字,不要强求统一。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以生活为源点,拓宽生活识字的渠道
1、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 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 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 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食品包装,生活用品的名 字,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 识字的教材。
2、走上大街、走进超市,认招牌、看包装。
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招牌,超市里品种繁多的商 品包装袋上写满了大小不一、色彩艳丽的汉字。这些汉字都可 以成为识字教学的资源。上学路上,放学回家,请孩子们留心 观察周围的各式招牌。如“实验小学”、“柏城中学”、“喜盈门超 市”、“新华书店”等。孩子们最喜欢逛超市买东西吃了。每当和 家长去超市买东西时,就仔细观察各类物品的名称。当购买了 一样物品后,就与家长一起认读包装袋上的物品名称、生产日 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内容。孩子们在购物中不仅认了字, 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饮食安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巩固生 活中所学的字,我请他们把这些字剪下来贴在课外识字本上, 当然也可以写下来。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孩子们多阅读带拼音 的课外书,并将书中所认识的字积累了课外识字本上。
一学期以来,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学生对枯燥无味 的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师多种方法的轻松愉快的识字 氛围中,学生不仅对课内生字的认识感兴趣,对课外识字也非 常主动,并乐于把从课外认识的字与大家交流,充分发挥学习 的主体性。
通过实践,我觉得在识字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转变家长的观念:我认为教师有义务将当前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转变家长的观念,以便很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 2、教师持之以恒。无论是鼓励识字、阅读,还是开展一系 列的活动,教师都要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这样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3、坚持鼓励为主。能够坚持课外阅读、识字的同学,我发给他们表扬信,让他们保存在成长记录袋里;我还把“识字大 王”的名字写在“我最棒”的园地中,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使孩子们都有一种成就感。
4、开展表演竞赛。给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激发识字 的兴趣。
总之,只要老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开发 学生识字潜能,不断地去探索、反思识字教学的方法、途径, 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 高速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 法,就一定能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 提高语文素养,巩固识字效果,从而很好地完成新课标提出的 识字目标。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习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 1 版
[2].白金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小学语文教 师》 2003 年第 3 期
[3].张春红《探究识字“小秘密”活动简介》。《小学语文 教师》2003 年 第 4 期
[4].周小妹,《引导小学自制生字卡识字》。《小学语文教师》 2002 年第 6 期
论文作者:张红杰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学生论文; 生字论文; 汉字论文; 方法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