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领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阵地。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并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明令禁止淘汰使用能耗高、污染重、质量差的老工艺和旧材料。园林工程做为建设工程领域中的一部分,在工程中选择运用节能、环保、价廉的施工方法不仅是适应政策的需求,也是保证工程项目能以最节约的成本投入创造最合理的社会、经济效益。合理的选择利用废旧(弃)材料,使其“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环保、社会及经济发展前景。
关键词:园林工程;“变废为宝”
一、“变废为宝”在园林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风景园林景观的塑造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性、艺术性及美观性。在其建造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石材、木材及金属等建筑材料。各种建筑材料因其材料本身的差异在使用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合理选择运用节能、环保、价廉的施工方法不仅是适应政策的需求,也是保证工程项目能以最节约的成本投入去创造最合理的社会、经济效益。合理的选择利用废旧(弃)回收材料,使其“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环保、社会及经济发展前景。
二、应分门类别的选择废旧(弃)材料
实践表明,产生源于自然、生活、工业及建筑工程领域的且经过处理后能保证环境安全、环保、节能的废旧(弃)材料,经过设计师、工程师的优化设计及调整后,一般都可以作为园林工程中的造景元素。由于园林工程多数建造在室外,建成后也必定会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前应实地考察,在选择利用之前应对废旧(弃)材料的类别和来源应进行科学的分类挑选和处理。
三、工程实践中的“变废为宝”
1、废旧(弃)材料在园林工程造景元素中的应用
园林工程主要由地形、园路、景观桥、园林建筑、小品以及植物种植等分部分项工程所组成。
地形整理是园林工程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重要的施工步骤。地形整理对园林景观的立体层次的体现起到立竿见影作用。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的人造山体如果全部采用一、二或三类土回填,不仅成本高,而且大量开挖开挖山体、农田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给人一种“毁绿造绿”的感觉。如果能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将某些看似无利用价值的、无污染且不影响苗木生长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在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覆土厚度的规范下进行土壤基底回填,这样既能节约造价且又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例如,2015年7月我在“阳新街(万虹路路口—阳光北路路口)及两侧和阳光北路(阳新街路口—福滨街路口)及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项目部中担任项目经理,施工现场位于郊区县道路侧。依据设计图纸,绿化种植区域紧靠山体(多为岩石山体),地势起伏很大,为减少沿线绿化带的高程落差,提升沿线路段的绿化层次的感观效果,有些地段需要回填较多的土方才能使地形利于排水且坡顺美观,而工程控制价中所计取的外购回填方量不能满足微地形整理的要求,在建设单位严格控制增加造价的情况下,项目管理组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发现沿线山脚有一些由山体滑落下来的碎石块。在征得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同意后,我要求施工员或利用人工,或利用挖机沿线收集碎石块,再用农用车装载至高程落差大的地段进行回填,在满足设计要求及植物正常生长的所需的土壤厚度的前提下,既保证了立体层次的感观效果,又节约了外购土方的费用。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上,获得了相关单位领导的称赞。
同样的思路也可用于园路路床回填,不仅提高了园路稳定性还可节约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2013年5月我在“泉州市滨江路(洛江段)滨江安置小区园林景观工程”项目部担任现场施工管理员,该项目位于洛阳江畔,属于桥南社区民用住房安置工程。我公司项目部中标的是小区的室外景观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小区外围需建造商业步行街。由于项目场地位于江边,现场大部分原土壤为湿陷性黄土,遇水极易湿陷且不易干透,对路床稳定性影响极大。路床施工期间又遇连续降雨,造成土方施工机械运行困难、路床修整成型耗时耗力、压路机无法将其碾压成型,工程进度缓慢。迫于工期压力,作为现场施工员的我,向项目经理提出两条施工策略的建议:一是,利用天气稍有好转的时间,江边风大会使部分地块很快吹干、晒干,可以利用小挖机先进行分块平整场地,赶在下一个雨期来临之前交出工作面;二是,一部分地块由于地势低,土层下方积水排放困难,如果等自然晒干会严重拖后工期,必须果断开挖换填。开挖容易,换填什么材料才会减少将来路面下陷的可能性?显然是换填砾石或碎石,但这无疑将增加施工成本。就这时安置房的房建的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现场存有房建工程施工期间遗留下来的混凝土块、建筑垃圾及废石料等。项目经理立即让我发工作联系单,在经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同意,请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现场确认换填方案后,最后由建设单位出面协调房建施工单位,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我们立即组织机械把废弃的混凝土块、建筑垃圾,废石料进行分类,确保回填料无污染后用压路机碾碎再进行回填压实,这样不但稳固了路床,保证了路面结构的稳定和耐久性,还节约了施工成本。
某些陶瓷罐、木作品或金属制品等造型独特的废旧(弃)品,在园林施工中进行灵活搭配,因材施用也能够给景观效果增添不少文化含量。例如,我在2012年7月“泉州市首届园林花卉展览会洛江展区布展工程”、“2015年11月第五届福建省菊花展(泉州展区)洛江区展位布展”以及“2018年第六届福建省菊花展(泉州展区)洛江区展位布展项目”中,多次运用了平时在其他施工项目中保存下来的旧陶罐、博古架、铁艺品以及旧的园林小摆设进行组合搭配,甚至用收集来的稻草、旧木头搭建茅屋,每次都能取得不错的布展效果,在展会上屡获佳绩。
施工现场存留的造型独特的原石、木头等,经过处理后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这类元素的运用经常会出现在小公园,小绿地类型的绿化景观项目里。例如,我在2012年12月“河市东西溪河道精品绿化工程”施工期间,发现现场留有几块外形颇具特点的原石。我考虑既然吊离现场费时费力,不如把它们组合再一起,也许还能创造出一组颇有特色的置石小品。于是向项目经理提出了想法,项目经理当即表示赞同,在征得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微地形变化、组合置放、植物搭配的方法进行了精心处理,最后打造出了一块休闲景观区。不但没有增加多余的资源消耗受到了相关领导的表扬,就连周边的居民也拍手称赞。
2、废弃场地的园林景观改造
城市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遗留一些零星荒地、临时菜地、废弃场地等暴露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容易影响城市景观形象。这些年,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就经常遇到城市街边拆围建绿、街头废弃绿地整理之类的项目。例如,2017年6月至8月期间,我分别以现场施工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的身份参与了“2017年泉州中心市区进出城道路绿化提升—通港西街(云鹿路至东海立交段)路侧空地绿化整治工程”和“江滨北路—金潘段中分带绿化提升(含万科用地土坡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这些项目都是对城市街头的零星荒地、菜地、废弃工厂及民房等进行整治及绿化景观提升改造。这些废弃场地在景观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通过我们在施工现场的专业化改造,使得它们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不仅完善了城市景观的整体连续性,还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大大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由此可见,废弃场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也成了“变废为宝”的重要元素。
结束语
时代发展至今天,安全、环保、节能、减耗是国家在各个领域发展的趋势,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文明的重要牵引线。园林工程作为城市文明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施工、节约资源不仅是每一个园林工程师在实践中的理论装备,也是我们将“变废为宝”付诸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伟奇.废弃材料在园林中的再利用研究.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 2018.3.
论文作者:余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变废为宝论文; 景观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废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