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解决方案与农村成人教育_农民论文

“三农”解决方案与农村成人教育_农民论文

论“三农问题”的破解与农村成人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三农问题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民真苦,农村真难,农业真危险”的“三农危机”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并在朱镕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放在首要地位之后,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引起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对“三农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出路见仁见智,但基本结论大致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和农业的问题。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遭遇“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矛盾长期积压的必然结果。农村出现的破败景象和日益边缘化倾向,不仅导致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不足而且影响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革。

(二)“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出路

“三农问题”的出现源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农村高度集权的城乡二元制管理体制。具体地讲: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引发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减少到1.2亩,农村耕地的生产功能减少而福利功能增大,改变这一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近6亿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外转移,否则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城乡二元制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业徘徊不前,农民陷于相对封闭状态,进而影响农民健康人格的形成。国家在户籍制度及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所有权上的独占和对乡村社会事务的垄断,使农民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基层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失去了与城市市民平等竞争的资格。同时,缓慢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使基层政府人满为患,官民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政府财政收入相当部分用于发放政府工作人员工资,导致基层政府的服务职能弱化,与民争利现象泛滥,除了与收费有关的业务外,政府的“不作为”大量存在。我国涉农行业大部分实行集中管理,这种“集中管理”越来越表现为满足管理机构自己的需要。资料显示,全国粮油棉等支农专项款被挪用挤占的数目巨大,计生、公路、电力、通讯等部门以费养人现象严重,行政权力行使范围没有边际,逼农致富、违法行政对农民造成损失时,没有人来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经济学中有一个定理:一个国家官僚制度的效率与质量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专家学者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给予农民国民待遇,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投入;改革城乡二元制的管理体制,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推动乡村民主自治步伐等等。而这些诸多对策的落实效果如何,我们都有目共睹。李昌平曾在一篇文章中对这些措施过激地质问: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吗?结构调整能富裕农民吗?加强管理能使农村走向秩序和繁荣吗?农民真的不会民主吗?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离开了农民的参与、配合、支持,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即便是最正确的对策。而有什么样素质的农民去参与、支持农村改革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如列宁所说的,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因此,亿万农民的思想观念、整体素质在“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前农民最需要的不是扶贫资金、项目,而是获得运用资金、项目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欠缺只能靠教育来解决,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来解决。比如,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有三:一是农业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二是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向国外输出劳务。但这三条出路开通的前提是一样的,即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劳动力。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显然只有通过多层次、多门类的成人教育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久拖不决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窘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农村社会变革时期成人教育的作用

回顾历史,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变革,往往要以教育为先导。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对劳动者提出了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新技术的客观要求,于是就有了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性的教育和训练,推动着成人教育从文化教育方向派生了职业教育的方向。自此英国成教事业蓬勃展开,成人教育的发展又推动了产业革命的发展和成果的巩固。在我国、成人教育最初是由康梁维新派以平民教育的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孙中山、蔡元培非常重视成人教育工作,1918年北京大学首次开办平民夜校,直接推动当时成人教育的开展,对宣传科学,教育平民大众,巩固辛亥革命成果都起了重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成人教育办学方向,通过举办劳工补习学校唤醒劳工觉悟。此后众多的工人夜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及后来工农兵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成人教育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成人学校的开办为中国革命培养大批管理人才和骨干力量,推动革命和历史的发展并取得胜利。

由此可见,历史上海一次社会变革都拉动了成人教育的发展,同时成人教育又推动了社会变革。而目前“三农问题”的突显表明中国农村又面临着一个大变革的关口,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农村成人教育将承担巨大的历史使命,它能否改变目前的落后现状并迅速勃兴将关系近6亿多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和出路,从而决定着本世纪前20年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决定着“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知道,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到3%,只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占86%。正如阿玛蒂亚森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中所说:更好的教育和卫生保健直接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提高了一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越好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条件,潜在的穷人越有可能有较好的机会脱离贫困,这一途径对消除收入贫困特别重要。据此可以断言,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在于培养“三农问题”的掘墓人。当前农村成教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1.农村成教由扫盲教育转向以人文精神培养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更新观念,开阔农民视野以适应农村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2.农村成人教育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中国加入WTO后,要大力拓宽“走出去”的通道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就业能力提高择业范围将不再局限于苦、脏、累的体力劳动。

3.农村成人教育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结合“星火计划”搞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组织,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4.农村成人教育将推动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用法律手段抵制不合理负担,加快乡村自治进程;摒弃封建思想,反对迷信、崇尚科学。

三、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困境和现实出路

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任务最重、受教育者人数最多、年龄跨度最大的教育类别,经过50多年的曲折发展,农村成教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偏左和教育体制的僵化,我国农村成教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被充分重视,农村成教在低水平上重复。具体表现为:

1.教育行政部门观念上对成教有偏见,重“普”轻“成”,认为农村成教就是“扫盲”教育,大搞数字游戏。农民包括乡镇企业职工在内对农村成教缺乏热情,认为只要有熟人就能找到工作。地方领导偏重普通教育,集中力量抓高考升学率,忽视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劳动力素质的培训、提高,尤其是对农民和乡镇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严重不足。这样做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在当前普通高校升学率10%左右的情况下,农村为数不多的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学成后大多不回去建设家乡而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回乡后又缺乏就业技能。

2.农村成教的经费难以到位,机构虚置。由于县、乡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收入不足,全国2/3以上县乡财政是赤字财政,国家规定的“农村教育附加费的10%用于成人教育”长期不能到位,导致农村成教成为“无米之炊”。成教机构、教学设备与场所条件落后,处于一块牌子、几间房子的初始状态。

3.农村成教办学主体单一、体制僵化。没有鼓励民间资本和乡镇企业积极投资举办成人教育,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同时农村成教教材建设滞后,缺少适合农村教育对象的应用性强、职业特色显著的教材体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成人教育要承担起埋葬“三农问题”的历史重任,必须理清思路,积极实践,探索出一条教育兴农、带动科技兴农、产业化兴农的创新之路。具体设想为:

首先,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成教事业的投资和组织领导,改变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卫生等国家公共服务的现状。目前国家财政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占不到教育经费的5%,而拥有6亿教育对象的农村成教经费更是少之又少,造成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元钱的现状。对此,除中央财政适度超前加大投入外,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办学,兴办高起点的农民高校,高等院校更要走出城市参与农村成人教育事业。

其次,加快农村成教立法,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教育服务职能,实现农村成教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村比较突出的“科盲”、“新文盲”问题、农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要大力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成人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目前急需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植高素质的专业农户和农业经纪人队伍,为农民合作组织的成长和壮大创造条件。认真研究农民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培训和优势品种、项目的科技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培植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质量、效益较好的转移农户、先导农户;对有比较优势的水稻、蔬菜、水果、中草药等产品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严格检疫、防疫,质检制度,保证农业生态和食品安全,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加速培植能联接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市场的经纪人队伍,推进农业市场化、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与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针对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大多回乡务农,但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经济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现实,农村成教与职业教育结合,开发普通教育毕业生、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根据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规划,明确适合当地实际的二、三产业和优势产业方向,制定劳动力转岗培训计划,大力开展继续教育,落实农业部提出的绿色证书制度。三是与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相结合。随着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农业科技信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日益加大,如果农民不掌握信息将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农村成教必须通过现代化媒体传播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适应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调整,吸收优秀大专毕业生从事成教工作;聘请有特长的农业技术行家和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任教或担任实践课指导教师,切实保证农村成教师资人员待遇。农村成人教育教材的编写要根据不同教学层次、教学形式的要求,处理好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际、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吸纳最新科技成果,突出农村成教的群众性、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建设立足本土、面向市场、统编教材和乡土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保证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三农问题”的最终破解,实现造就高素质的农民、产业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的历史飞跃。

标签:;  ;  ;  ;  ;  ;  ;  

“三农”解决方案与农村成人教育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