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三台村洒渔卫生院 657003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48例急性阑尾炎,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是6.25%,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延迟的发生率是35.42%。治疗后,4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见死亡患者。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极为重要,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与术后恢复速度,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治;体会
急性阑尾炎[1]又名为盲肠炎,属于我国普外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中多选择手术治疗,例如阑尾切除术等。急性阑尾炎具备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征,以右下腹急性疼痛、阑尾压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在B超、血常规等方式的辅助进行临床诊断[2]。急性阑尾炎发病未见具体年龄段,在各个年龄段均能发病,集中发病于青年群体,探其病因主要是受到阑尾腔梗阻、细菌入侵阑尾壁等因素造成的[3]。笔者随机抽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阑尾炎为研究对象,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统计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为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均通过血常规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确诊。其中,25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患者年龄最高是70岁,最低是8岁,平均是(35.4±2.6)岁。48例患者均存在腹痛史、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有下腹固定压痛。48例患者中,30例患者存在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17例患者有下腹痛、右下腹痛、持续恶性脐周等症状。在体格检查中,9例患者存在右下腹压痛,5例患者的腹膜刺激征较为显著且大于右下腹,34例患者存在反跳痛、肌紧张等症状。
1.2方法
1.2.1术前诊断 45例患者的病因是急性阑尾炎入院治疗,在经过B超诊断、观察、会诊后转入。入院时间与转科时间相差3—12h,平均是(5.6±0.4)h,5例患者以盆腔炎为病因由外院转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实施非手术治疗,但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治疗后3h—2d,转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
1.2.2手术治疗 48例患者中,4例患者的腹痛时间短,且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较为轻微,给予非手术治疗,1例疗效不显著改换为手术治疗,其他4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39例患者实施阑尾切除术,其中包括8例腹腔镜引流术,31例开腹手术,均留置腹腔引流管,剩余5例患者实施阑尾切割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48例患者中,3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是6.25%,17例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延迟范围是4—20d,平均是(7.8±4.2)d,占35.42%,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8d后,排气恢复,病情明显好转,患者在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未见死亡患者。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急性阑尾炎为急腹症疾病的首位,以阑尾压痛、右下腹疼痛、反跳痛等为主要临床变现。通常情况下,在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建议患者实施常规B超检查、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同时医务人员需对患者的病史、腹部体征等进行详细询问,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与急性盆腔炎、结核性腹膜炎以及急性淋巴结炎等的症状与体征极为相似,因此初步诊断中极易发生误诊情况,耽误患者的临床治疗。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询问患者是否存在阑尾压痛、右下腹疼痛、白细胞增加明显等情况,上述三项属于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指标,阑尾炎患者中存在上述表现的患者所占比例超过80%[4]。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技术应用于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例如CT、B超等,能够确定患者病灶部位的炎症,实验室检查能够发现患者白细胞数量的异常变化,缩短患者的确诊时间,及时实施手术治疗,且阑尾切除术治疗中,医务人员需重视最佳治疗时机。急性脓性阑尾炎与单纯急性阑尾炎患者需在入院24h内实施手术治疗;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需在入院10h内实施阑尾切除手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阑尾切除手术的治疗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与手术治疗时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多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具备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高龄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给予抗感染治疗,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治疗后,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例如切口感染、出血等,医务人员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与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患者存在腹肠积液、肠粘连、肠管胀气等疾病,会干扰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导致误诊的出现。术后,医务人员建议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有利于血液循环,加快手术切口的愈合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48例急性阑尾炎,48例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是6.25%,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延迟的发生率是35.42%。治疗后,4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见死亡患者。与李光水[5]等人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治,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临床诊断准确,能够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科.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145-145.
[2]罗永灿.急性阑尾炎66例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51-151.
[3]李晓平,陈仕距,周高东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附56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274-274,322.
[4]郑克俊.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58例诊治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411-412.
[5]李光水.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J].当代医学,2010,16(33):76-77.
论文作者:王从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阑尾论文; 切口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