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芳[1]2004年在《走向生命化课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中国,关怀生命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课堂中的生命关怀是达成教育中生命关怀的基础和关键。本文试图按照理念的阐释——现实的观照——实践的探索这样的思路,尝试建构一种充满生命关怀的新型课堂实践形态。 人是自然界中特有的双重生命的存在,这决定了教育为人所需要,为人所独有。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融合,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逻辑,教育为了生命的生长和完善,这是生命化教育的基本要义。我们的教育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人、从关注局部的人到关注完整的生命,再到新课程中生命意识的凸现,不断追寻着、实现着对生命的回归。 然而,现实的课堂到处可见的仍然是单一的目标、规训的色彩、远离现实生活……,其根源在于对生命的漠视。以知识为本位,将完整生命的成长窄化为知识的增长,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处于附属地位,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因此,一种融入新课程理念、体现生命化教育的新课堂的建构将成为课堂的必然走向。 这种新课堂,我们称之为生命化课堂,它应以促成生命自由、完整、独特的发展、尊重生命的生成性和创造性为价值追求。它将反映新课程理念,彻底变革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走向“学”、从“传授”到“体验”、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规训”到“自主”,还学生生命发展主动权,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为此,本人在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课堂资源、课堂生活化、课堂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本人坚信:随着生命化教育的日益凸现和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生命化课堂必然会走向实践形态。
刘少华[2]2017年在《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构建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到攻坚阶段,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推动下,构建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是尊重课堂生成、注重情感体验、点燃智慧思想的课堂。基于焕发历史课堂生命力的初衷,本文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探讨了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构建的意义与策略。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文章总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主要阐述了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构建的重要性,主要从加强学生的知识素养、提升学习能力、完善人格修养叁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二章内容主要分析了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构建的必要性,主要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叁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叁章内容主要阐述了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的特征,即尊重课堂生成、注重情感体验和点化思想智慧;第四章内容重点阐述和分析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本章内容立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例举诸多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加以分析和说明,总结和归纳历史学科乃至其他学科进行生命化课堂构建时可以借鉴的策略。第五章内容阐述了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即加强教学反思、进行课堂观察以及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吕娜[3]2008年在《中学历史教学构建生命化课堂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关怀生命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关注生命、呵护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教育本是生命的需要,生命化的教育即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一项社会活动,而构建生命化课堂则是达成生命化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但是,传统的历史课堂偏离了教育的真谛,没有真正做到促进师生生命和谐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历史生命化课堂,借助历史教学的生命性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正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论文力图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再思考,在审视和反思原来课堂教学以及对新理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尝试从宏观角度建构历史生命化课堂,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简单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涉及的部分概念进行界定。第一部分:解读:生命化课堂,介绍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理论依据,通过比较传统课堂和生命化课堂,揭示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特征及意义。第二部分:反思:历史传统课堂教学中生命价值的迷失。论文首先审视当前历史教学漠视生命的现状,并对这种现状作归因分析,既而指出构建历史生命化课堂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因为历史教学本身蕴含浓厚的生命意蕴。第叁部分:构建:历史生命化课堂实践探索,这部分从七个方面为生命化历史课堂的实施提出可行性策略:包括历史生命化课堂的定位;历史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构建生命化历史课程;设计生命化历史教学方案;展现生命化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关爱教师生命质量,培养生命化教师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另一视角。
邵春燕[4]2010年在《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文中研究指明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和谐的统一体。教育是最具生命力的事业,教育既要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发展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观念转变不够到位;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意识不强;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体验过程;在课堂内和谐的师生关系尚未建立;教师的自我成长意识不强;等等。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品德的养成;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过分重视教学模式,忽视生命灵性;过分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体验。在这样的课堂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循规蹈矩的乖学生,学生鲜活的生命失去了色彩。“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是生命化教育的叁个向度。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色,从转变课堂教学观念、重建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入手,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把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贯彻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必会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李震[5]2015年在《生命化课堂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样态》文中认为生命化课堂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主知主义的反正,是对人本主义的吸纳,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是对生命精神的张扬,是对人生舞台的搭建,是对教学模式的洗礼。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有六个维度:生命是生命化课堂的立场定位,开发生命潜能是生命化课堂的价值观体现,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是生命化课堂的目标追求,"有生命的教学"是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特征,凝聚着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是生命化课堂教学资源,生命化课堂实施的途径是返璞归真,让生命参与、体验、对话、交流、探索、滋润、丰富和发展。生命化课堂的实践样态是:体现生命的价值取向,提倡师生的民主平等,凸显师生的情感交流,激发文本的生命活力,构建灵动的教学模式,融进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师生的交往平台,寻求课堂的动态生成,实现师生的共历成长。
袁进霞[6]2004年在《迈向滋润生命的殿堂》文中指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认识生命、关注生命、呵护生命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为着人的生命的事业,在促进人的生命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寻求人的生命意义、创造人的生命辉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并且还将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师生完整生命的生长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课堂教学活动太复杂,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受着多方面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正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它应有的轨道,忘却了对生命价值的问寻和提升,造成了对生命的压抑、扭曲和残害,阻碍了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基于此,我选择了对生命化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力图对课堂教学进行再思考,对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进行问寻,让课堂教学更多地放射生命的光彩,透射人文的气息,成为生命的养育所,使生命在其中得到滋润和舒展,生命价值得到提升。在审视与反思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而对生命课堂进行建构。全文共包括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解读:课堂教学的生命意蕴。论文首先从生命的视角对课堂教学的生命意蕴进行阐释,揭示了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生命潜力得以发挥、师生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第二部分,反思:课堂教学中生命价值的迷失。论文首先审视当前课堂教学中漠视个体生命、违背人性、失落人性、抹杀个性的现状。然后对以上现象进行归因分析,指出价值取向的偏差、成人文化的霸权、传统师生观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桎梏以及课堂教学功能的偏差是造成上述种种生命价值迷失现象的原因所在。 第叁部分,建构: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现实构想。论文以确立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为基础,从课堂教学关注完整生命的发展、尊重个体独特生命的形成、注重精神生命的提升、重视课堂生活的重建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以此为依据来重构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具体阐述了如何实现生命化课堂的构想。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设计多元的课堂教学目标;第二、感受教学内容的人文意蕴;第叁,展现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第四,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成长的过程,具有走向无限光辉的可能。在走向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是个体生命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必须也应该为着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让生命得以舒展,让生命活力得以焕发。
参考文献:
[1]. 走向生命化课堂[D]. 于晓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构建初探[D]. 刘少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 中学历史教学构建生命化课堂研究[D]. 吕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D]. 邵春燕. 苏州大学. 2010
[5]. 生命化课堂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样态[J]. 李震. 中国教育科学. 2015
[6]. 迈向滋润生命的殿堂[D]. 袁进霞. 河南大学. 2004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