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通州中学《黔南州“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赴黔南州有关兄弟学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问题是《黔南州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重点之一。
一方面,“留守女童”的父母大多双方都在外务工或经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或是亲戚朋友们进行照管,由于代监护人或年老体弱多病,或忙于农活等原因,无法有效地对“留守女童”照管。
另一方面,许多“留守女童”在对待性侵害问题时,显得彷徨而陌生,失去了对自己性安全方面的
防范措施,给许多犯罪分子留下性侵“留守女童”的可乘之机,造成了社会不能容忍的现象。因此,通州中学“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问题研究迫在眉睫。
一、“三大现象”的解决,刻不容缓
第一、城乡壁垒矛盾,促使“留守儿童”或“留守女童”的产生
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给农村孩子在城市上学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鸿沟,阻碍了农民工举家进城的可能性。在这种带不出去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女童”虽然有父母,但是她们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时刻处在强烈的思念与精神饥渴中。她们缺乏自信、快乐和幸福感,总有被遗弃、孤独、紧张、缺少阳光的感觉,心里障碍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迫切需要学校成立“留守女童”心理障碍指导室,引导她们正确走出心理阴影障碍,刻不容缓。
第二、“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问题是《黔南州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重点之一
通过对黔南州有关有关兄弟学校年龄为11—16岁的“留守女童”进行文献调查发现,“留守女童”在对待性侵害问题上具有朦胧意识的只占12%左右,一问无知的却占88%。而大部分家长则认为“留守女童”的监护完全由学校负责,学校则认为有家长监护,而忽视“留守女童”性安全教育几近于零,只是措施不到位。2018年末,通州镇某村级小学就发生女童被性侵案列,可见,各学校必须引已为戒,加强对“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刻不容缓。
第三、“留守女童”需求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给予落差大
正是由于大部分家长认为“留守女童”的监护完全由学校负责,导致“留守女童”家庭“留守女童”性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留守女童”对生活及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却不能给与她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需求。据调查,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留守女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和生活上的爱护。隔代监护人由于封建固有观念的影响不可能对“留守女童”进行性教育,使“留守女童”性知识一直处于非常“隐私”状态,她们谈性色变。所以学校理应承担“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的重担,加强其性安全与性教育问题,已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留守女童”除了性侵防范意识薄弱外,与其他“留守儿童”一样“五缺”现象比较突出:1、亲情缺“慰”。2、生活缺“助”。3、心理缺“疏”。4、学习缺“导”。5、安全缺“护”。
“五缺”现象促使“留守女童”产生了五种不同的性格和心理:一是性格柔弱内向。二是
自卑心理障碍。三是寂寞无聊心理。四是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怎样解决“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问题呢?
第一、制度层面
一是国家及地方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农村“留守儿童”或“留守女童”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要从法律政策的层面,从机制、体制的层面来给它解决。
二是扩大社会的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保护“留守女童”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另外,也要宣传各地在解决“留守女童”好的经验和好的办法。
三是要完善工作机制。就要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明确主管或牵头部门,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确保农村“留守女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留守女童”性安全与性教育问题写入校本教材
早在2013年9月24日,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共同发布了《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要求首先要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性侵。
我校“留守女童”心理指导教师曾调研问“留守女童”是否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分是不能让人摸让人碰的。她们特别踊跃地回答,头发、眼睛、鼻子、耳朵、膝盖……,可想她们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平塘县通州中学《黔南州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当务之急就是将有关性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普及开来,将性教育内容写入校本教材。通过教育,让“留守女童”心知杜明,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还要有利他人和助人的精神。
第三、“留守女童”的“防火墙”搭建
目前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安全保障都成问题,包括性侵犯、溺水死亡等,在安全管理上面临很大的障碍。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让教师传授相关的知识。可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性教育,让她们了解基本的性知识,知道怎么拒绝、怎么保护自己。
第四、以校长牵头成立工作调研小组
在调研黔南州兄弟学校“留守女童”现状共性的基础上结合平塘县通州中学“留守女童”个性现状为研究对象。
1、性安全教育要走进课堂。学校要配备足够的师资和基本教学设备,从新生开始,对“留守女童”进行适度的性安全科普知识教育。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送法到校,利用讲座、广播、电视等媒体讲授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知识,并在重要集镇、交通要道设置宣传栏,宣传国家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知识,并完善立法。对侵害“留守女童”性权益的犯罪分子,司法机关要形成打击合力,依法惩处。
3、改善学校的教育管理。首先,学校担任性教育的老师要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具有从事性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其次,学校要编写适合“留守女童”年龄的性安全教育校本教材,教育“留守女童”预防性侵犯,防拐骗。再次,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尤其是有“留守女童”寄宿的学校,社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女童住宿的房间安装防盗门窗,夜间有女老师或生活老师陪护,保护“留守女童”的安全。
4.营造安全友爱的社会环境。首先“留守女童”性侵害的预防,需要净化社会风气,对手机、电脑上的黄色信息、黄色影像等严格屏蔽,对公映的电视电影节目进行分级审查放映,尤其要加强对“留守女童”喜爱的动画片、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审查,为社会营造良好的视听环境。其次,为“留守女童”设计丰富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女童”积极参与,教师要主动关心单亲“留守女童”,多为“留守女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留守女童”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获得怡悦的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留守女童”红花样的青春,值得全社会的关注、呵护,但她们也应该涵养精神,学习必要的青春期健康知识,掌握一些自救办法。全社会切忌将受伤害者定性为不良青少年,将其打人另册,冷淡、疏远、排斥、否定他们。呼吁倡导发挥家庭监护、学校教育、国家和社会保护的合力,建设和改善农村“留守女童”的保护系统。
论文作者:沈启明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女童论文; 性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通州论文; 平塘县论文; 黔南州论文; 刻不容缓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