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族文化的地域特征_文化论文

论回族文化的地域特征_文化论文

试论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族论文,地域论文,试论论文,特色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作为回族文化内核的伊斯兰文化,不仅是回族文化形成的基础,而且还给回族文化赋予了独特的民族共同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回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广阔空间内,将全国的回族分散地安插进中华多元文化之中,在各个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回族文化。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回族文化的内容,给回族文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为了使不同地域内的回族人正确认识回族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及其成因,深入研究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回族唯有在认识上获得理解与认同之后,才能在现实中求大同存小异,共同为本民族的发展而团结奋进。

一、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表现

回族文化是回族在历史实践中适应环境的产物。回族是中国境内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为了适应其生存地域内多样性的环境,各地回族在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本土文化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中相应的成分,并在住宅及其他建筑、服饰、饮食、生计方式、交通运输工具、婚俗、语言、节日等文化现象中表现出较强的地域色彩。

住宅及其他建筑在中华大地上往往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北方的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移的帐篷式的居室,而南方少数民族则住干栏式的房屋。对于分布在不同地域内的回族,则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居室。青海回族“无论城市农村,一般都是一家一院的庄廓,多住平房”,托茂人则是“家家院内都有一个蒙古包”〔1〕。黑龙江回族解放初“多住土屋草房”〔2〕。 云南回族的住宅种类多样,永宁皮匠街、开基村的回族住宅是摩梭人式的建筑;白族地区的回族住宅是白族式的瓦房三方一照壁;傣族地区的回族住宅是傣族式的竹楼草房;藏族地区回族的住宅则完全是藏族建筑形式,一般土木结构,两层,楼上住人,木板铺地,房中有火塘,全家和客人围着火塘席地而坐,楼下关牲畜〔3〕。不仅如此, 作为回族聚居区内必不可少的清真寺,其建筑特色因不同地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特色。东南沿海的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以阿拉伯式风格见长;内地的清真寺主要为汉式庙宇型和汉式宫殿式的建筑;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建筑则兼有阿拉伯式和汉式宫殿型及庙宇型的三种建筑风格。但更加具体的考察使我们发现:藏族地区的清真寺在“文革”前,是“喇嘛庙式的土墙土顶,楼板铺地“〔4〕。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鸡鸣村清真寺“大殿是宫殿式的,有汉民庙宇的特点,屋脊两头鳌飞起,在屋脊中间的葫芦上,又有阿拉伯式的星月,屋脊上的花格用阿拉伯文镶成……,而屋脊两边的飞檐各有一只雄鸡,形如展翅高飞”〔5〕。贵州威宁城关清真寺则是“一四合院两层楼房”〔6〕。安徽省滁州市清真寺建筑为“民居式庭院,没有宗教特色”〔7〕。 可见在住宅和清真寺的建筑上回族文化中的地域特色是十分明显且浓厚的。

饮食文化上,各地回族除了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经典中规定的食物禁忌:不吃猪肉、自死动物、动物的血以及猛禽野兽的肉等。由于地理环境中土壤、气候、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食物生产方式和主产作物,进一步导致回族饮食文化上地域特色的形成。明显地表现在各地回族饮食结构中,大致来说,北方的回族多以面食为主食,南方的回族则以大米为主食。但是对于具体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地域内的回族来说,其饮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兄弟民族饮食结构近似或相同的文化现象。青海的托茂人以及蒙古族地区的部分回族以肉食为主。藏族地区的回族则以青稞面做的“糌粑”为主食,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爱喝酥油茶〔8〕。同时在传统食品中, 各地回族也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品种。如“福建泉州民间传统食品油酥花茧、邑饭;云南的牛干巴、油茶;宁夏的羊肉水饺、粉汤、旗花;青海大通用以待客的麦茶、麦仁饭、熬肉;甘肃临夏的桶子肉等”〔9〕。 构成了回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演变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回族传统的服饰文化中以男子头戴白帽、身穿黑坎肩,女子戴不同颜色的盖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回族生存地域多样性的存在,决定了回族服饰文化多样性的产生。先以盖头来说,“西北回族称‘古古’,一般用纱、绸等精细料制成,分绿、青(黑)、白三种颜色,年轻女子戴绿色,娇艳活泼,中年妇女戴青色,素雅端庄,老年妇女戴白色,清净老成。而在福建泉州,老年妇女则戴黑色盖头,青年妇女戴白色盖头”〔10〕。再者青海的托茂人“身着蒙古袍和蒙古靴”〔11〕,服饰与蒙古族相同。西藏的回族人“多数爱穿很讲究的藏服,衣服虽长,但大部分拥在腰的上部,中间也和藏民一样带有各色的带子。而且,在穿的时候他们也模仿藏民,一臂不穿袖子。回族妇女的服饰基本上和藏族妇女一样”〔12〕。此外还有着苗装、傣装的回族〔13〕。

生计文化是与一个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而最能体现它的是民族的生计方式和交通运输方式。生计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内的自然环境,但地域内的人文环境也同样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和交通运输方式。回族的生计文化因其所居住的地域不同而有着多样性的生计方式和交通运输方式,在东南沿海一带,回族除了有其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营生方式外,在海南、福建的回族都有从事“海洋捕鱼”〔14〕、“滩涂养殖和海上运输”的〔15〕。这主要是由当地回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的。而中部地区的回族除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及其他传统生计外,还有一些受地域文化影响而产生出特殊的生计方式。江西景德镇的吴姓回民,自明末以来便“从事制瓷、烧瓷、制坯等陶瓷业”〔16〕。江苏回族在近代因受江南普遍植桑养蚕的影响,回族人从事丝绸织造、贩运绸缎业者有之。有的甚至因此而发家,如金陵巨商蒋氏的春生鉴缎号、常州沙公茂绸缎局都曾是极富盛誉的老字号〔17〕。内蒙古包头回族则从事“草原特有的经济活动——牲畜贩运业”〔18〕。交通运输方式除上面提及的海运外,各地回族还有用牛、马、骡、驴等牲畜的。尤其是在云南回族中还形成特定的商业组织——回族马帮,以马、骡来运输货物,转换各地。

婚姻习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人生礼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姻习俗。中国各地回族除了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共同的婚姻习俗外,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广州,新郎跪答‘尼卡银’数目后,即在膝上铺一块红绸,阿訇将糖果、花生、槟榔、龙眼等抛给新郎,新郎再将这些果品撒向围观的孩童。在青海循化,阿訇念过‘尼卡哈’后,亲自向众人抛撒核桃、枣儿、花生等,人们争先去抢这些象征幸福、 吉利的果品”〔19〕。不仅如此,“青海闹房比较厉害,三天无大小, 不仅戏闹新郎新娘,还戏闹新郎的父母”〔20〕。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回族,其婚姻习俗中已渗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某些习俗。广西回族婚俗中有“送槟榔”的习惯〔21〕。傣族地区的回族婚俗“像傣族主要是男到女家‘入赘’,而且‘马三比,摆三比’(在女家三年, 再到男家三年)”〔22〕。云南小凉山永宁摩梭人地区回族中,甚至“有的男子也参加了走婚制”〔23〕。

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内部交流的工具,也是反映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符号。回族先民在踏上中华大地之后,在华化过程中,母语逐步遗失,转而接受汉语为自己的语言,藉以进行信息交流。而汉语本身就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八大方言,所以来自不同方言文化区域内的回族人便操持不同的汉语方言。而那些长期聚居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域的回族人则会说不同的民族语言。其中主要有藏语、苗语、傣语、蒙古语等,都在一定的地域内成了回族内部交流信息的工具,形成回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变化,回族的节日文化中,除了传统的开斋节、圣纪节、宰牲节外,在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节日,广西回族中有过冬至节的习惯〔24〕,广州市回族“在每年11月27日还要过‘大人忌’……以纪念先贤宛葛思的功绩”〔25〕。云南回族所居的“滇西、昆明等地, 还有纪念清代被屠杀殉难同胞的‘亡人节’”〔26〕。

以上仅就回族文化的部分组成在地域特色上的表现,加以叙述。当然回族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文化体系,其地域特色的表现更是繁杂多样的。虽然仅取其部分文化现象来阐述,尚不全面,但足以证明: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是客观存在的。

二、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成因

通过现象观察,使我们看到: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想科学、深入地认识这一文化现象,就必须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只有如此,才能使人们明了: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和民族交往的原因。

首先,中国本土文化的多元性是回族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前提。中国幅员辽阔,中国本土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多元的地域文化。如西北的黄土文化、东北的关东文化、中原的古典文化、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等等。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文化,自其产生之时,便由于回族先民迁居各地而使回族文化处于中国本土多元文化之中,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发展自己。回族文化在与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吸收了某些地方性文化,形成了回族文化中的地域特色,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表现出来。江西景德镇的吴姓回民的陶瓷业,便是地域文化作用下形成的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云南回族马帮,也可以说是滇文化中马帮文化渗入回族文化的结果。所以说,若没有中国本土文化的多元性,那么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就失去了对其发展施加影响和作用的文化前提。

其次,回族分布的广泛性为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先民在不断迁徙中,移居入中国本土文化中各个不同的地域文化圈内,为回族文化与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在回族文化与相邻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回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产生具有地域特色的回族文化现象。这仅从回族所操持的各种方言中即可看出来。但这类现象的产生都是以回族的广泛分布为条件的。若没有回族的广泛分布,就没有回族生存环境的差异性,就没有回族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中各地域文化的交流,就没有地域文化对回族文化的影响,也就没有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也正是在回族分布广泛性的条件下,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

其三,回族族源成分的多元性决定了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回族作为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吸收了众多的民族成分。早期来华的回族先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蒙古西征将大量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裹胁而来。甚至在回族形成以后,还逐步吸收了少量的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白族、傣族、布朗族等兄弟民族的成分。对于不同民族成分的吸收,不仅使本民族的人口有所发展,而且更加充实了回族文化的内涵,并且以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表现出来。青海的托茂人来源于蒙古族,所着蒙古装、住蒙古包是文化的历史传统现象。而人们称之为“藏回”、“傣回”的回族人,多数是来源于藏族、傣族。在他们融入回族后,他们原先的文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所以便作为回族文化中的新成分,以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表现在回族文化生活中。

其四,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是回族与兄弟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产物。由于回族分布广泛,部分回族人长期居住在兄弟民族的聚居区内,与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中始终保持一定的联系。长期的交往与和睦相处,不仅使回族与兄弟民族间开始互通婚姻,而且在其他方面吸收了某些兄弟民族中的相应成分,形成了一些地域色彩极浓的回族文化。如小凉山回族住入摩梭人式的房屋,且有的男子参与了走婚制。而白族地区的清真寺建筑中,有“汉文伊斯兰哲理诗”、有“白族式的飞檐斗阁牌坊式”的“摇窝”,完全是汉、白、回三族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无疑是汉、白、回三族友好交往的见证,也是回族文化吸收兄弟民族文化的反映。回族文化中的地域特色正是回族与兄弟民族和睦相处,以及回族文化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以上四点仅从主要的一般性的方面上来说明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原因。若落实到具体地域内的回族文化,其形成还有一系列具体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域内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社会经济、政治情况等等。故若要说明某个地域内回族文化的形成,只有结合具体文化背景才能说明。

三、如何评价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

深入研究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探讨其原因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它和科学地评价它,使各地回族人明了回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性,认清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共同为弘扬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而努力。所以对于它的评价是我们研究工作的落脚点。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地看待回族文化地域特色呢?笔者认为:

第一,它是在回族文化共同性下对回族文化的发展。虽然回族文化在地域特色上有异彩纷呈之貌,但是并不能认为是回族文化主流的变异。因为地域特色的表现多只限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层次,而对于回族文化形态下深层次的民族宗教文化并未因此失去其传承性。纵观全国各地回族聚居地,可见那在农村自成村落、在城镇自成街道的居住格局,且每个聚居区内都建有清真寺。在饮食、命名、婚姻、丧葬等礼俗文化中都有很大的共同性。而回族文化中的地域特色均是在此基础上,吸收新的文化成分形成的,其形成又给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文化补充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形成,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回族文化的发展和充实。

第二,它的形成是回族具有很强适应性的反映。广泛分布全国各地的回族,为了在特定的环境中求得发展,就必须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故回族文化中地域特色形成的过程就是回族适应环境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为本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出极为有利的生存环境。所以要使回族发展,就必须让本族人明了:只有适应中国本土内多元一体的文化环境,积极为本民族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兄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吸收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文化成分,才能使回族获得发展。这样的话,必然产生日趋多样的地域特色,它是回族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必然反映。

第三,它的产生反映出回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回族所分布的不同地域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从回族文化吸收不同地域文化成分,形成回族文化地域特色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回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生计文化的角度看,有的地区回族以农耕文化为主,有的地区农牧结合,有的地区亦农亦商,有的地区以手工业为主,有的地区以商业为主等等。由此都可以看出回族经济在不同地域内的发展所具有的不平衡性,对于这种不平衡性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发掘不同地域内回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中国本土多元文化大背景下,由于回族的广泛分布以及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而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回族文化的充实和发展,是回族在历史实践中适应环境的产物。但是这种适应是以回族文化中的共同性为基础,为本民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进行的。对于此问题的探讨,不仅使人们认识回族文化也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而且使人们意识到:对于它的研究,为不同地域内回族人增进了解提供认识基础,还可以为解决本民族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注释:

〔1〕〔8〕〔11〕〔12〕〔14〕〔16〕〔17〕〔18〕〔20〕〔21〕〔24〕〔25〕〔26〕胡振华主编:《中国回族》,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黑龙江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黑龙江朝鲜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3〕〔4〕〔5〕〔22〕〔23〕马维良:《云南傣族、藏族、 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回族》,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6〕保健行:《贵州回族》,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7〕吴文荣、张海东:《滁州民族宗教志》,黄山书社1992 年版,第109页。

〔9〕〔10〕〔19〕范玉梅:《从风俗习惯看回族文化的特点》, 载《回族研究》1991年第4期。

〔13〕《祖国大家庭》,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1991年版,第5页。

〔15〕黄秋润:《东海之滨的福建回族》, 载《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标签:;  ;  ;  ;  ;  

论回族文化的地域特征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