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亲密度对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决策采纳度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密度论文,人际论文,调节作用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12)-04-0374-09
1 引言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在两个分别兼具正效价和负效价的对象或事件间进行选择。那么,在一个低收益—低风险的对象(较为保守的选项)与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对象(较为冒险的选项)间,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还是后者?个体面临上述情境时所表现出的选择倾向即为决策的风险偏好(Risk Preference),该偏好是指个体面临一个同时包含风险性和安全性选项的情境时的决策倾向,是预测非确定性风险情境中个体决策行为模式的重要指标(Hsee & Weber,1997)。此外,个体不仅需要为自己做出选择,而且常常需要根据他人的请求对他人的行为提出决策建议。那么,在面临同样的风险决策问题时,个体为自己决策的倾向与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的倾向是一致的吗?以及个体为与其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他人(如:亲密朋友/普通朋友)提供决策建议的倾向是一致的吗?早期研究主要探讨了前一个问题,发现人们对自己与对他人的风险决策偏好的预测存在不一致性。例如,Wallach和Wing(1968)要求被试在模拟决策情境中完成决策任务,并预测同伴的决策行为,结果发现被试认为自己的选择相对于同伴的选择更具冒险性,且被试自己心理上向往的选择相对于其实际选择更具冒险性。据此,研究者(Wallach & Wing,1968)提出风险即价值假说(risk-as-value)。根据该假说,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1)风险寻求是一种可贵的个人品质;(2)自己比他人更具这一可贵品质。新近的研究发现,不仅对于低生活影响性事件,人们认为适当的冒险是可贵而值得的(Allgaier & Stone,2002; Beisswanger,Stone,Hupp,& Allgaier,2003),而且在奖金博弈任务中,相对于观看任务操作的观察者,参与任务操作的行动者具有更高的冒险性,形成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 Fernandez-Duque & Wifall,2007)。这些结果均验证了“风险即价值”假说的基本观点。
然而,也有研究与上述结果不尽一致。例如,Hsee和Weber(1997)发现,如果预测的目标他人是抽象他人(如:美国某地的某人),被试为自己的决策较为保守,而预测他人的决策更具冒险性,但如果预测的目标他人是具体他人(如:此时此刻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被试对他人决策风险偏好的预测与为自己决策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据此,研究者提出风险即情感假说(risk-as-feeling)。根据该假说,人们对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预测取决于自己对风险的即时性情感反应和对目标他人的原型知识,而目标他人的具体生动性决定着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基于自己当前的情感状态对其风险偏好进行预测。生动而具体的目标他人更具可理解性,被试更容易将自己当前的情感状态投射到该目标他人身上,从而预测其会以类似于自我决策的方式进行决策;反之,模糊而抽象的目标他人在情感上离自我更遥远,被试在设想目标他人对决策情境中风险的感知时,面临更大困难,因此更多地基于对他人的原型知识或风险中立原则预测他人的决策行为(Hsee & Weber,1997; Loewenstein,Weber,& Hsee,2001)。
需要指出的是,预测他人如何决策与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具有重要差别,前者重在推测“他可能如何选择”,后者重在建议“他应该如何选择”。因此,前述研究均难以直接回答“个体为自己决策的倾向与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的倾向是否一致”的问题。以往研究(Beisswanger,Stone,Hupp,& Allgaier,2003; Wray & Stone,2005)以日常生活事件(恋爱关系处理)为主题,比较了为自我决策与为他人决策的差异,发现相对于为自我决策,被试为朋友处理恋爱相关事件提供的决策建议更具冒险性,这意味着被试倾向于为他人提供更具加冒险的决策建议。然而,最近一项关于财务投资的研究(Colby,2010)却发现,当被试与其家人在风险决策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相对于为自我决策,被试在代理家人完成财务决策时倾向于选择更为保守而低风险的选项。尽管上述研究结论相反,但仔细分析上述文献,便可看到,二者除了其决策任务不同外,更重要的差别在于其设定的目标他人与被试的关系不同,前者只是被试的普通朋友,后者则是其情感上更具亲密性的家人。有研究发现,增强决策建议者和目标他人间的相似度和共情度可削弱自我决策与预测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差异(Faro & Rottenstreich,2006);目标他人与自我间的人际相似度越高,被试对他人的决策建议越接近为自我决策(徐惊蛰&谢晓非,2011)。这些结果均提示,人际亲密度也可能是影响为他人做决策时的风险偏好的重要变量,即个体对高亲密度他人(如家人)与对低亲密度他人(如普通朋友)的风险决策模式可能是不同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直接考察个体为不同人际亲密度的他人提供决策建议时的差异。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在于探讨人际亲密度对为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的影响。
在现实的咨询性决策模式中,作为决策建议征询者的他人对于决策建议既可能完全采用,也可能仅作参考,甚至可能完全拒绝,表现出不同的预设采纳度(采纳概率)。以往研究多从“决策者—建议者系统”(Judge-Advisor System,JAS; Sniezek & Buckley,1995; Sniezek & Van Swol,2001)出发,将决策采纳度界定为研究的因变量。有研究(Gino,Shang,& Croson,2009)发现,决策者与建议者的人际相似性(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影响决策者对决策建议的采纳程度,那些与决策者人际相似度高的建议者提供的决策建议被赋予更高的采纳权重;而那些与决策者人际相似度低的建议者提供的决策建议被赋予较低权重。然而,笔者认为,决策采纳度也可作为研究的自变量考虑,即决策者对决策建议的预设采纳度可能影响建议者的决策建议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在向他人寻求帮助性信息时,既可能希望建议者直接替自己做决定,也可能仅将其建议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性信息,表现为决策者对决策建议的采纳概率存在差异;建议者也可以知觉到决策者对其决策建议的预设采纳概率信息,从而有可能影响建议者的建议模式。Todorov等人的研究发现,低概率事件引发人们对事件价值的关注,而高概率事件引发人们对实现价值的手段和可行性的关注。该研究结果提示,事件发生概率影响人们在价值—可行性决策情境中的决策偏好(Todorov,Goren,& Trope,2007)。那么,在风险决策情境中,预设决策建议采纳度(采纳概率)是否也存在类似效应?本研究的目的之二在于考察决策采纳度是否调节人际亲密度与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间的关系。
综上,本研究拟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中,通过两项实验分别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人际亲密度是否影响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2)决策采纳度是否对上述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2 实验1 人际亲密度对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
2.1 方法
2.1.1 被试 通过网络和广告招募某高校38名本科生(男性18名,女性20名)为本实验被试,平均年龄20.18岁(SD=1.59)。
2.1.2 实验材料 参照以往研究的方法(Hsee & Weber,1997)构造风险偏好测试问卷,并通过指导语启动4种实验条件。
针对高亲密度他人在收益情境中的决策事件设置为:请回忆一位与你关系最要好的同性朋友。假设他(或她)买的一张彩票中奖了,并且被告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奖金。但他(或她)不知道该选哪种方式才最好,现在他(或她)让你来替他(或她)做决定。请你在以下9种可能的情况中分别替他(或她)作出选择,具体做法是在“你的选择”一栏填写“A”或“B”,而在损失情境中的决策事件设置为:“假设他(或她)不慎损坏了学校实验室的仪器,并且被告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缴纳赔偿款”。针对低亲密度他人的决策事件与高亲密度他人相同,只是将指导语首句中要求的目标他人改为“请回忆一位你在本学期的公选课上新认识的同性同学”。
每种实验条件下有9个决策问题,每个问题包含一个确定性选项和一个风险性选项(见表1)。9个问题以随机顺序排列,被试阅读问题并填写选项。例如,在第一个决策问题中,被试阅读以下选项方案并填写自己的选择:
A:100%能获得(或要支付)500元;
B:有50%的可能获得(或支付)5000元,而有50%的可能获得(或支付)0元。
为检验对被试与目标人物亲密度操纵的有效性,采用Aron等人(Aron,Aron & Smollan,1992)提出的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评定被试知觉到的自我与他人的亲密度。该量表采用两个圆圈的重叠程度反映自我与他人的亲密度,对被试的选择从1(完全不重叠)到7(几乎完全重叠)计分,分数越高代表被试知觉到的与他人的亲密度越高。该量表被广泛用于评定被试与他人的关系亲密度(Aron,Aron,& Smollan,1992; Aron,& Fraley,1999; Aron et al.,2004; Gardner,& Gabriel,2002;牛忠辉,蒋赛,邱俊杰,申之美,张锋,2010)。
2.1.3 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采用2(人际亲密度:高/低)×2(决策情境:收益/损失)完全被试内设计。为避免顺序效应,自变量采用AB-BA法给予平衡。因变量测量指标为每种条件下决策的风险偏好指数(Risk Preference,RPI)。根据理性主义决策假设(Hsee & Weber,1997),在收益条件下,被试应更倾向于在表1中的问题1而非问题9上选择风险性选项(选项B);相反,在损失条件下,被试应更倾向于在问题9而非问题1上选择风险性选项(选项B)。基于该假设,RPI定义如下:在收益条件下,如果被试在第1题到第i-1题上选择了B选项,在第i题到第9题上选择了确定性选项(选项A),则RPI为i(i=2,3,……,9);而在损失条件下,如果被试在第9题到第i题上选择了B选项,在第i-1题到第1题上选择了A选项,则RPI为i(i=2,3,……,9)。如果被试在所有题目中选择A选项,则RPI定义为1;如果被试在所有题目中选择B选项,则RPI定义为10。因此,RPI的范围介于1~10之间,其值越大,则风险偏好越强。如果被试的选择不一致(例如,收益条件下被试在序号低的题目中选择确定性选项A,但在序号高的题目中选择风险性选项B,或者损失条件下被试在序号高的题目中选择确定性选项A,但在序号低的题目中选择风险性选项B),则其RPI在进一步分析中按缺失值处理(Hsee & Weber,1997)。
实验以小组形式在实验室内实施,每组不超过8人。每名被试被随机安排填写不同顺序的实验问卷,并要求独立完成。为确保通过指导语启动目标他人的有效性,要求被试阅读完指导语的第一句后,立即回忆并确认其所回忆起的目标他人符合实验启动要求,随后继续阅读指导语并完成决策问题。实验共包括四种实验条件,被试在完成其中两种实验条件的决策任务后,休息1分钟后接着完成其余两种实验条件的决策任务。完成实验主任务后,被试填写人际关系亲密度评定量表(见图1),告知被试:在下面7组由两个圆圈组成的图形中,每组图形中的一个圆圈代表你自己,另一个代表你的“最要好的同性朋友”或你在“公选课上新认识的同性同学”,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代表你与他(或她)关系的密切度,重叠部分越大,代表你们的关系越密切。现在请你分别判断你的“最要好的同性朋友”和“公选课上新认识的同性同学”与你的关系的亲密程度,并分别在你所选择的图形的数字上划“○”。
(a)你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的关系亲密程度
(b)你与“公选课上新认识的同性同学”的关系亲密程度
图1 人际关系亲密度评定量表(牛忠辉等,2011)
最后,要求被试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并猜测本实验的目的,结果没有任何一名被试能准确猜测到实验目的。
2.2 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下标准识别无效实验数据:(1)决策任务中不完整的反应;(2)人际关系亲密度评定中高亲密度他人得分等于或低于低亲密度他人得分;(3)RPI有50%及以上为极端值(RPI=1或10)。据此,删除7位被试的数据后,采用SPSS 18.0软件对其余31名有效被试(男性16名,女性15名)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排除被试性别对主任务实验数据的可能干扰效应,将其作为协变量处理。
2.2.1 对人际亲密度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对被试在“人际关系亲密度评定量表”上评分的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的亲密度(M=6.16,SD=0.69)显著高于与“公选课上新认识的同性同学”的亲密度(S=2.74,SD=1.09),t=14.728,p<0.001,表明对人际亲密度的实验操纵有效。
2.2.2 风险偏好的人际亲密度效应 被试为不同亲密度他人决策的RPI均值和标准误见图2,2(人际亲密度)×2(决策情境)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人际亲密度(F(1,29)=3.237,p=0.082,=0.100)和决策情境(F(1,29)=0.478,p=0.495,=0.016)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二者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29)=6.635,p=0.015,=0.186;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收益情境中,相对于低亲密度他人,被试为高亲密度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更高,F(1,29)=4.697,p=0.039,=0.139;但在损失情境中,被试为亲密度不同的他人做决策的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F(1,29)=0.037,p=0.584,=0.010。
2.3 小结
实验1的结果表明,在收益情境下,相对于低亲密度他人,被试为高亲密度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更高,表现出风险寻求倾向,但在损失情境中无此效应。
图2 收益和损失情境中被试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指数(M±SE)
3 实验2 决策采纳度对人际亲密度与他人风险决策偏好关系的调节作用
3.1 方法
3.1.1 被试
通过网络和广告招募某高校35名本科生(男性16名,女性19名)为本实验被试,其平均年龄为20.20岁(SD=1.02)。
3.1.2 实验材料
同实验1。
3.1.3 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采用2(人际亲密度:高/低)×2(决策情境:收益/损失)×2(决策采纳度:高/低)完全被试内设计。对于决策采纳度变量,高采纳度设置为决策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为100%,而低采纳度设置为决策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为50%,并通过指导语操纵,其中在高采纳度条件下告知被试,目标他人一定会按照你提供的意见去做,而在低采纳度条件下告知被试,你提供的意见被目标他人采纳的可能性只有50%。其余实验操作及程序均同实验1。
3.2 结果与分析
采用与实验1同样的方法,排除3名被试的无效实验数据,其余32名(男15名,女17名)有效被试的数据进入统计分析。
3.2.1 对人际亲密度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对被试在“人际关系亲密度评定量表”上评分的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的亲密度(M=5.97,SD=1.00)显著高于与“公选课上新认识的同性同学”的亲密度(M=2.84,SD=1.17),t=11.505,p<0.001,表明对人际亲密度的实验操纵有效。
3.2.2 决策采纳度对人际亲密度与他人风险决策偏好关系的调节效应
被试在收益和损失两种决策情境中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的RPI均值和标准误分别见图3和图4。2(人际亲密度)×2(决策情境)×2(决策采纳度)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各变量主效应及两因素交互效应均不显著(ps>0.1),但亲密度×决策情境×采纳度三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F(1,30)=5.839,p=0.022,=0.163。
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收益情境中,对高亲密度他人,被试在高采纳度条件下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M=4.72,SD=1.80)在临界水平上低于低采纳度条件(M=5.16,SD=1.63),=3.746,p=0.062,=0.111;对低亲密度他人,被试在高采纳度条件下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M=3.94,SD=1.78)显著低于低采纳度条件(M=5.16,SD=1.94),=15.891,p<0.001,=0.346。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决策采纳度的提高,被试在收益情境中对他人(特别是低亲密度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水平显著降低。与此不同,在损失情境中,对高亲密度他人,被试在高采纳度条件下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M=5.41,SD=1.68)与低采纳度条件的风险偏好(M=5.34,SD=1.47)差异不显著,=0.038,p>0.10,=0.001;但对低亲密度他人,被试在高采纳度条件下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M=6.03,SD=1.69)显著高于低采纳度条件(M=5.28,SD=1.85),=5.727,p<0.05,=0.160。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决策采纳度的提高,被试在损失情境中对他人(特别是低亲密度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水平显著提高。
3.3 小结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提高预设决策采纳度可削弱个体在收益情境中对目标他人(特别是低亲密度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而增强了个体在损失情境中对目标他人(特别是低亲密度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比较了个体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中为不同人际亲密度他人提供决策建议时的风险偏好,并考察了决策采纳度对人际亲密度影响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相对于低亲密度他人,被试在收益情境中为高亲密度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更高,表现出风险寻求倾向,但在损失情境中无此效应(实验1);提高预设决策采纳度可削弱个体在收益情境中对目标他人(特别是低亲密度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而增强了个体在损失情境中对目标他人(特别是低亲密度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水平(实验2)。
与以往研究关注自我—他人决策风险偏好差异不同,本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是个体为情感上亲近的他人与相对疏远的他人提供风险决策的模式是否存在不同,因而更关注亲密—疏远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差异。针对该问题,实验1通过先后激活被试头脑中高/低两种亲密度的目标他人,要求其在收益和风险两类决策情境中,针对这两种目标他人提供决策建议。实验结果发现,在收益情境中,相对于低亲密度他人,被试为高亲密度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更高,表现出风险寻求倾向,但在损失情境中无此效应。迄今为止,尚无直接考察人际亲密度对决策建议风险偏好影响的文献报道,但本研究的结果至少部分地与基于风险即价值假设的预测相契合,与基于风险即情感的假设也基本一致。根据前者,可以推测,相对于替他人决策,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决策具有更高的风险寻求偏好;根据后者,可以推测,相对于公选课上认识的新同学,亲密朋友对于被试而言更具生动性、具体性和可理解性,更容易将自己决策的风险寻求偏好投射到亲密朋友身上,因而相对于公选课上认识的新同学,被试为亲密朋友提供的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更高。本研究实验1在收益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推测,有助于拓展和整合对风险即情感假说和风险即价值假说的理解,但在损失情境中未发现人际亲密度对他人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的影响,对此需要进一步探讨。
决策采纳度反映了决策者对建议者的人际信任度(Van Swol & Sniezek,2005),因而个体作为决策建议者对其决策建议采纳度的知觉势必调节其提供决策建议的模式。与以往研究将决策采纳度作为因变量不同,本研究的第二个焦点问题,是将决策采纳度作为自变量,考察其是否调节个体针对亲密—疏远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实验2在实验1设计的基础上,增设了决策采纳度变量(采纳概率分别为100%和50%),实验结果发现,高采纳度削弱了被试在收益情境中对目标他人决策建议的高风险偏好,而增强了被试在损失情境中对目标他人决策建议的高风险偏好,这一调节作用在为低亲密度他人提供决策建议时尤为显著。根据Kahneman等人(Kahneman & Tversky,1979; Tversky & Kahneman,1986)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在风险决策过程中,相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性结果,人们倾向于对必然发生的确定性结果赋予较高的权重,称为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该效应导致人们在收益情境中更偏爱确定性的小收益,因而更倾向于选择收益虽小但风险也低的确定性选项,表现出以风险回避为特征的保守性决策倾向;相反,在损失情境中人们更厌恶确定性的小损失,因而更倾向于选择不确定的风险性选项,表现出以风险寻求为特征的冒险性决策倾向。换言之,在收益情境中,决策的优势倾向在于回避可能的风险,而在损失情境中,决策的优势倾向是避免确定的损失。在本研究实验2中,由于决策采纳度反映了决策者对建议者的人际信任度,高的采纳度增强了建议者对决策建议后果的责任感,从而增强了其在收益情境中的风险回避压力和在损失情境中的避免损失压力,并进一步导致个体在收益情境中倾向于提供更慎重而保守的决策建议,而在损失情境中倾向于提供更冲动而冒险的决策建议。相对于高亲密度他人,由于低亲密度他人与被试问的人际信任度较低,为预设决策采纳度操作增强其人际信任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导致被试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具有更高的调节效应。这意味着,在寻求决策建议过程中,强化决策者对建议者的人际信任度是获得更有价值的决策建议的重要保障。
5 结论
本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1)人际亲密度影响个体在收益情境中为他人提供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但在损失情境中未见类似效应;
(2)高采纳度可削弱个体在收益情境中对目标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也可增强其在损失情境中对目标他人决策建议的风险偏好,该效应在为低亲密度他人提供决策建议时尤为显著。
标签:亲密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