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播影视业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析——基于2007—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电总局论文,影视业论文,探析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现状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作为广播影视行业的管理者,其设立的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主要以国家社会发展规划中广播影视项目和广播影视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工作为依据①。因此对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宏观反映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的重点工作方向,为今后的研究选题提供导向,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7—2011年五年来广电总局立项的社科研究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清晰反映广播影视行业的研究前沿,管窥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数据来源和基本情况分析
文章统计2007—2011年共498个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数据信息来源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官方网站(www.sarft.gov.cn)“管理动态”板块下的“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子版块。数据信息包括社科研究项目立项年份、课题名称和申报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从2007年开始立项,笔者对近五年来立项的社科项目按照媒介类型、专题内容、地域区隔、研究方向等不同划分方式进行内容统计。具体来看,历年的样本数是:2007年40个,2008年92个,2009年132个,2010年138个,2011年96个(见图1)。
图1:广电总局历年课题立项数
频数 150 100 50 0 40 92 132 138 96 立项数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年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的立项数量整体上呈现增长态势。2007年立项数只有40个,2008年达到92个,增长幅度为105%。2009年和2010年两年间课题立项数稳步增长,达到138个,相比2007年增长幅度为245%。但2011年课题立项项目数量出现回落,跌至96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逐步意识到设立社科研究项目对推动广电总局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在新技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项目的设立有助于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国家广电总局开展工作献言建策。2007年项目设立刚刚起步,2008年立项数迅猛增加,2009年—2010年的稳步增长到2011年的有所回落说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由高度重视到常规性立项的转变。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项目立项数的高速增长有一定的年份因素,2008年是国人的大事年,也是媒介传播的大事年,特殊的年份让广播影视行业的地位凸显,立项数也随之增加。
二、主题内容分析
1.项目媒介类型分析
本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所研究的对象按照媒介类型进行划分,共分为五类,分别为广播媒介、电影媒介、电视媒介、广播电影电视媒介、新媒体(包括网络、手机媒体)。
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2007—2012年所有立项的社科研究项目中对广播电影电视媒介的整体研究数量最多,为198个。其次是电视媒介,立项数达到138个,再次是电影媒介,立项数为113个,而互联网媒介和广播媒介的立项研究总数较少,分别为34个和15个。广播电影电视媒介整体研究的立项数在2010年有显著增长,立项数达到五年来的顶峰为72个,而2011年又趋于平静,立项数回归到27个。这与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推进我国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三网融合的明确提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广播电影电视媒介融合的研究项目才在2010年骤增。但在2011年,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整体媒介研究数额有所回落,也说明了三网融合的进程进入了稳步推进的阶段。此外,由表1可以看出电影媒介与电视媒介立项数据走势基本吻合,也映射了近五年电影电视行业同步前进、共同发展的态势。需要指出的是,近五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广播媒介的研究项目较少。同时对时下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新媒体,如关于网络和手机媒体的社科研究项目立项数较少,这从侧面印证了我国的电影、电视媒介依然属于强势媒体。
2.项目专题内容分析
本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按照研究专题类别进行划分,分别为制度研究(包含机制、体制、政策研究)、三网融合研究(包含媒介融合)、媒介引导力研究(包括媒介舆论引导、媒介伦理道德)、战略研究、对农研究、媒介内容和人才培养研究(包括节目形态、内容制作、媒介人才素养)、模式研究、体系研究、影视剧研究、广电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国际传播研究、行业律法研究、媒介市场分析研究、动画动漫产业研究、纪录片研究、数字化研究、媒介应急研究和其他专题研究。
从表2来看,广电总局社科研究立项项目中有关制度研究的项目数为67个,是项目数最多的专题研究。这足以反映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制度建设,如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对于行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广电传媒既要服务公众,也要表达意识形态,还要赢得商业利润,世界各国的广电传媒制度安排也一般围绕着社会机制、国家机制、市场机制来展开②。我国的广电传媒制度改革也正是从媒介的政治性、市场性、公共性展开的。其次是关于战略研究的专题研究,项目数为56个。战略研究是从宏观上针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如何打破瓶颈、谋求出路,着力解决行业现实问题的战略措施研究。有关媒介引导的专题研究位列第三,立项数为44个。媒介引导研究专题涵盖了媒介舆论引导、价值观引导、媒介伦理道德等方面,广电总局对此类专题的侧重反映了媒介在多元社会价值观、娱乐至上思潮的冲击下,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度不足的现状,同时也显示出传播主流价值观、坚守媒介伦理道德是广播影视行业不变的责任和义务。三网融合专题研究项目数位列第四,这是适应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而进行的行业前沿探索,体现出广播影视行业研究的前瞻性和现实性。有关模式和对策研究、节目内容和媒介人才培养研究、对农研究的立项频数居中。其中,节目内容和媒介人才培养专题研究能在五年社科立项中占一席之地,也印证了在媒介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时代,节目内容、栏目品牌、媒介人素养作为该行业的内容竞争力是不可缺失的。模式和对策研究是从微观层面切入,着眼行业内具体的新型发展模式进行经验借鉴和对策分析,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对农研究专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地区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之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也说明广电总局对农村地区、农村人口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他专题研究如有关影视剧、纪录片、动漫产业、广电企业运营、国际传播、行业律法、媒介应急传播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其立项数量虽不及制度研究、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但在近五年形成专题研究规模就预示着该领域的研究在处于积极发展态势。影视剧、纪录片作为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国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贸易、输出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据表3,关于影视剧研究专题的立项数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纪录片和动漫专题研究虽出现逐步抬头,但与影视剧研究还有一定差距。国际传播研究专题主要是针对国内媒介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力,塑造国家良好形象,传播本国文化的相关策略分析,有明显的对外传播意识。有关行业律法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保持稳定态势,这也说明广电总局逐步完善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法律法规,为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关于广电企业运营的专题研究包括了企业上市、融资、内部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课题研究,此类专题为影视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行业前沿分析,有实践指导意义。媒介应急传播研究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中媒介在应急传播中的媒介素养和引导作用。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危机危害者及危机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的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及全方位的报道,对引导舆论、维系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防范化解公共危机处在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承担着重大责任③。由表3可以看出,2007年媒介应急传播研究为1项,2008年增长为3个,随后一直保持平稳态势。媒介应急传播立项项目总数虽然较少,但是每年的稳定立项数也说明广电总局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介传播、媒介引导的重视程度。
根据以上专题类别,我们可以总结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立项的热点项目类型。第一类是以制度体系改革为重点,如宏观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研究体系建设均属于制度改革的范畴。广播影视行业的体制改革成为热点立项项目也正符合了十六大召开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第二类是以特殊群体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如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对农研究,针对农村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研究,此类研究项目针对性强且体现出国家的政策扶持对象,有利于突破行业发展的地域局限,维护社会稳定。第三类是媒介内容研究,通过有意识地优化媒介内容质量,促进媒介内容品牌化、专业化,并通过内容渗透,实现主流价值观引导、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以及新型内容产业的挖掘和开发,包括媒介引导、节目内容和人才素养以及影视剧、动画动漫、纪录片专等内容产业专题研究。这类对媒介内容产品的文化价值挖掘,正是有效避免当下“形式为王”和“技术为王”的理论误区。第四类是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如三网融合、数字化研究等均是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前瞻性思考,具备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开拓启示。
3.项目地域区域分析
笔者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按照研究主题的所属区域进行了分类,一类是西部地区,另一类是非西部地区。由表4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研究项目共23个仅占总数的4.6%,非西部地区的研究项目475个占据总数的95.4%。这说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西部地区社科项目的立项率较低,地域分布比例严重失衡。因此项目申请人可以在立足西部地区进行社科研究项目的申报,一是弥补研究现状中对西部地区项目数量较少的不足,二是能够针对国家政策进行项目研究,利于项目的申报和增强项目的社会实用性。从表4可以看出,2010年西部地区的研究项目数量有所提高,随后又回落,这也反映出西部地区研究项目立项的不稳定性和无规律性。
4.项目研究方向分析
若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立项的社科研究项目从研究方面来划分,共有两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研究,一类是应用实践研究。
由表5可以看出,2007—2011年五年内国家广电总局立项项目中史论研究共80个占16.1%,应用实践研究即对策研究共418个,占总数的83.9%。从每年的数据来看,史论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数量在整体上都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对策研究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史论研究。这也说明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立项考虑逐步由基础理论研究转变为能够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史论研究方面的项目立项数和增长速度都远远低于对策研究项目。
三、问题探讨
1、立项项目的媒介类型分布不够平衡。2007—2011年五年间广播媒介的立项项目数最少,仅为15个,互联网媒介次之,立项数为35个,而电视、电影媒介以及影视综合媒介的研究占据绝大多数。对广播影视媒介的综合研究一是三网融合的时代要求,二是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宏观把握要求。但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研究各个媒介的发展优势和生存之路才是关键所在。因此在研究项目立项的媒介类型分布上应该实现均衡发展,同时应当矫正刻板的强势媒介和弱势媒介印象,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媒介资源优势的整合,实现多元媒体共同发展的态势。
2、专题内容分布不尽合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制度研究专题、三网融合专题有明显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总局对此类专题的重视程度。但是过多的立项重复容易导致立项主题内容的同质化,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媒介数字化专题研究的项目则较少,五年内立项总数近10个,这说明立项项目在媒介技术层面的研究严重缺失,建议强化广播影视行业数字化方面的项目研究,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支撑来避免项目研究过程中出现不切实际的伪结论。同时关于行业自身发展的选题较少,如媒介市场研究、行业律法研究、媒介应急传播研究等等。太过贴近实际的项目会扭曲广播影视行业的自然发展规律,因此可针对广播影视行业出现的新现象、新形势进行专题研究,这对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3、立项项目的地域分布不够均衡。2007—2011年五年里有关西部的项目立项仅为23个,占总数的4.6%。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要实现广播影视行业在地区的均衡发展,需要广电总局进行宏观调控。虽然国家广电总局五年来设立了一些关于西部地区的社科项目,但立项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社科项目的地区分布,加强区域政策扶持,是广电总局需要认真思考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4、项目研究方向过于集中。2007—201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在史论研究方向的立项数是80个,对策研究方面的立项数是498个,两者之间的巨大悬殊也客观印证了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研究重心由理论研究转为对策型应用研究,以对策型研究为重心说明了项目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注释:
①参见《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规划和选题,第5条。
②张丕万:《从公共服务角度谈我国广电体制的改革走向》,《新闻界》2010年第5期。
③徐晓红:《从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新闻界》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