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奥巴马亚太战略与中国“亲诚惠容”外交战略
于红丽,王大春,丛艳丽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0)
摘 要: 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对东北亚区域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美国的战略依托除了已有的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外,在东北亚,美国还试图通过民主价值同盟扩大其在东北亚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中国实施防范和遏制的策略。中国政府为摆脱大国崛起的困境,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策略,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
关键词: 亚太再平衡;亲诚惠容;东北亚;区域合作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概述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美国强势崛起,并将其全球扩张战略迅速展开。美国曾公开宣称,太平洋是其内湖,大西洋是其内海,力图控制全世界。美国的全球战略无论是战略收缩还是战略扩张,但从未离开过亚太。美国的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美西战争,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建立了多个双边同盟。冷战后,无论是老布什还是克林顿都未忽略亚太,克林顿曾提出“新太平洋共同体”,奥巴马更是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
早在奥巴马竞选时,他就曾提出,美国“未来的繁荣与安全与亚洲的形势发展密切相连”。希拉里·克林顿在2010年曾提出:“因为我们知道21世纪历史的很大部分将在亚洲谱写。这个地区将看到世界上最有变革性的经济增长。它的大部分城市将成为全球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就在其后一年,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美国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中,对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进行了阐释。“21世纪美国的外交和经济防线并不在于中东和欧洲,而在于亚洲。”并且,她在上任后,把首访之地定在了亚太地区。奥巴马也曾多次出访西太平洋的国家,推进美国的“前沿部署”。他称自己是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并强调亚太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始终会留在亚太。
世界重心的变化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依据。奥巴马政府之所以把重心放到亚太,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政治、经济、军事重心都在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亚太地区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使得世界的权力发生了转移,美国预判自己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因为历史上其他大国的崛起,都未曾逃过“修昔底德陷阱”。美国也固执的认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一定会挑战它所建立的世界秩序。同时,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国内经济困难重重,寻找突破口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现实原因,这些原因最终促成了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因此,美国的全球战略对亚太地区甚至是东北亚必然产生深远影响。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曾说:“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亚洲的这项再平衡政策,不是一项简单的军事政策,而是指将所有国家资源往这个方向的再平衡,包括注意力以及文化和外交注意力。”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它的政策调整和注意力的转移势必会影响亚太地区的权力结构。相应地,周边国家又不得不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对外政策,这势必会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程度。
军事安全上,增加了东北亚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地区热点问题难度加大。奥巴马政府将全球战略重心由大西洋转向亚太地区后,使得世界权力发生变化,政治权力的中心由欧洲转向亚太。亚洲军事安全事务中,由于美国的大投入,东北亚地区的不稳定因素迅速增加,美、日、韩和中、俄、朝军事对立的风险明显上升。朝鲜半岛危机、台湾问题、南海争端都有呈现复杂之势,越发难以解决,加之美国对东北亚各方的态度不同,客观上更加剧了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难度。首先,美国在重返亚太过程中,明显强化军事存在,刺激了东北亚各国的安全防范意识。虽然东北亚地区不会出现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但各国也会加强军备建设。其次,美国注重加强传统的双边同盟的同时,对原有的双边同盟进行升级改造,逐渐将其扩展为多边同盟。以“传统同盟+新多边”形式强化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构成对中国的军事挑战。美国加强日本、韩国、关岛和澳大利亚的网络化基地建设,推出“空海一体战”的策略。美国此举的目的很明显,遏制中国的崛起,把中国死死地控制在亚洲大陆上。再次,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矛盾心理,强化和这些国家的合作,共同对抗中国。纵容“台独”势力,向台湾出售武器,阻碍中国的两岸统一进程,并暗中支持“台独”“藏独”和“疆独”的分裂活动,在中国国内制造动乱。在南海问题上,鼓动日本等国在南海问题上做出挑衅行为。由于美国的撑腰打气,日本等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越发的肆无忌惮。日本的《产经新闻》撰文将中国比作中国战国时代的秦国,将越南、菲律宾、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比作“六国”,鼓励这六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推行连横战略,共同对抗中国[1]。
经济合作方面,打破了原有的繁荣经济现状,使得东北亚的经济区域合作遇阻。“东盟10+3”,其中3即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东亚经济合作的平台上,中日韩能够保持相向而行。但因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打破了这一合作氛围,原本可以在东北亚经济中有深入合作的中、日、韩,却因为美国政策的调整而搁浅。美国为了增加其在亚太的经济话语权,把中国排除在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而日本由于有独占钓鱼岛的野心,服务于政治目的,放弃了和中国的经济合作。韩国也由于和美国有同盟义务,不得不做出经济给政治让路的决定。同时,由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使得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加深,俄罗斯的经济也受到重创,整个东北亚的经济态势呈下降趋势,区域合作成为一纸空谈。
2014年是中国与东盟及蒙古、印度等国的友好交流年,中印缅还将共同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六十周年。中俄文化年、中日文化体育年、中韩文化年等政府间举办的“文化年”活动就有十个左右。这些活动的举行将不断增进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合作。同时,中国与东亚国家尤其是东北亚的国家有很深的文化同质性。东北亚各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在文化上有共同和相似之处。在近千年的沟通交流中,形成了血脉相通的文化缘,为合作奠定了基础。
假设在用户用电量确定基础上,审视各种能源情况,目前核聚变发电还在试验阶段,产业化还未排出时间表;核裂变发电由于安全性及基于核废料的环保处理难题的考虑,目前主要在沿海建设,规模也不会像原来燃煤电厂那样大规模发展;电能大规模经济储存还有困难;风电、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不太稳定,同时对电网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水电在枯水期或干旱天气会影响发电能力。目前上述问题主要由煤电作为调剂,但煤电被替代为清洁能源后,需要一种不受季节、天气影响、能随时调峰、具备清洁能源特征的能源作为支撑,以确保全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能满足上述要求。
易非喜欢曹操,是因为爸爸。爸爸爱饮酒,豪饮高歌,举杯前,他常大声吟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时还真有叫杜康的酒,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这酒却也跟着爸爸一起烟消云散了。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讲“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今年月习主席在索契冬奥会期间也强调:“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4]“亲”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亲近邻近之状(态),其延伸意义是“远亲不如近邻”;二是类型类别之分,其延伸意义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其反面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三是宽仁慈爱之情,其延伸意义是关心爱护和提携[5]。按照这种定义,“亲”就是巩固地缘相近、人文相同的纽带。
首先,地缘亲近、人缘亲近,促进人文交流,加深彼此了解。2012年底,中国就已经在亚洲各国共开设了66所孔子学院和多家孔子学堂,并互派留学生近50万人[3]。中国不仅是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家,更是旅游热门之地。中国每年逐年递增的旅游人数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旅游的高收入,同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2008年,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及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在贵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此项活动设立后,每年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东盟国家还建立了“千人留学生计划”。
三、中国为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而进行的努力
面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所带来的全方面的压力,中国积极行动,不断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2013年10月24—25日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地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2]
文化输出方面,美国依旧强势推行其民主价值观。以其民主价值观为判定是否合作的基础。东亚包括东北亚都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圈,必然会和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产生差异。但美国为了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对亚太国家进行文化改造。对不接受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国家进行打压,并把朝鲜列为邪恶国家。亚太地区是有着几千年儒家文化传统的地区,美国此举肯定会造成地区文化的混乱和冲突,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
利用朝鲜半岛问题,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借机“天安号”事件和延平岛炮击事件,挑唆中国和韩国之间的误会和矛盾,离间中国和韩国,以此达到孤立中国,打击朝鲜,控制韩国的目的。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示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度量,并且能够对度量单位得到广泛共识,是基于人的两个先天本能,这就是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①,这两个先天本能是人能够理解和研究数学的思维基础,这两个先天本能应当作为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也应当成为数学认识论和数学哲学的前提.非常遗憾的是,似乎还没有文献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即便可以认为这个问题是认识论的根基.过去的哲学过分关注形而上,或者说过分关注那些观念上的东西,而不关注“人为什么可以”这样的更为现实的问题.
其次,真诚相待,促进政治互信。“诚”就是以诚待人、以信取人的相处之道。具体到外交来看,中国与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深厚情谊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中国政府长期给予他真诚而热情的帮助,双方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中柬友谊源远流长[6]。“诚”一则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政治现实和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发展模式。不做干涉别国内政之事,在真诚的氛围中谈合作。“诚”二则是要信守承诺,在历史遗留问题上,尊重历史。不做霸权国,避免强国必霸的逻辑。中国领导人,秉承平等互利合作的立场,与周边国家多次互访,并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多边合作机制例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亚信会议、六方会谈等一系列地区合作机制。
再次,惠及周边,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共同发展。“惠”就是惠及周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践行过程中,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7]。地缘亲近的优势,利于开展经济往来,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周边有14个国家,中国的崛起能够给周边国家带来经济腾飞的机会,甚至有人提出“天堂很远,中国很近”。2013年,中国与东亚和南亚的贸易额超过1.14万亿美元。《2018东亚海上贸易互通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与东亚其余各国的海洋贸易互通程度最为紧密,其次是日本和新加坡。海上贸易的紧密度排名依次是:日本—中国、韩国—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中国、老挝—泰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日本、越南—中国、新加坡—中国、新加坡—日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遭到质疑的前提下,东亚各国选择区域合作合力抵抗外部冲击。这一做法给东北亚各国提供了参考,但东北亚各国由于政治分歧,限制了这一合作的发展空间。中国从全局出发,以文化为纽带,搁置争议,力图取得经济的区域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引下,带动东北亚的区域性合作。
最后,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着眼于长远合作大局。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中国将充分依靠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北亚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3.2 小龙虾产量 小龙虾产量计算为处理区与对照区各投放20个地笼捕捞小龙虾,捕捞时间为2017年6月8—30日,每天称量记载捕捞量。
参考文献:
[1]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布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2]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EB/OL].新华网,2013-10-25.
[3]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EB/OL].国际问题研究,2014-03-26.
[4]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EB/OL].新浪网,2014-02-10.
[5]卢光盛,许利平.“亲诚惠容”新理念及其实践[J].国际关系研究,2015,(4).
[6]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环境[J].国际问题研究,2014,(1).
[7]杨洁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EB/OL].国际问题研究,2014-01-20.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03-0182-02
收稿日期: 2018-09-29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亲诚惠容’外交新理念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14E093)
作者简介: 于红丽(1979-),女,黑龙江肇源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美国问题研究;王大春(1977-),男,黑龙江龙江人,思政部主任,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艳丽(1980-),女,黑龙江海伦人,讲师,从事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 李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