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恒立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在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建筑构造日趋复杂,桩基施工形式与要求同时也趋于规范。为了确保桩基施工质量,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点是关键,管理者重视质量检查是保障。鉴于此,本文是对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管理途径研究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桩基施工;技术要点;质量管理
引言:基于桩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施工工艺水平与整个建筑稳定性、使用年限等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性这一实况,现提出做好桩基施工作业建议。具体是对钻孔灌注技术以及人工挖孔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在对优化桩基施工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一、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新世纪我们国这有的科学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总体水平也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很多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均采用不同桩基基础结构进行施工。桩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建筑结构稳定性,提升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可有效避免发生沉降。
1、钻孔灌注桩
首先,对桩基施工这一工序务必带有精确性,护桩环节的落实最大的功能在于为日后施工人员检查桩基孔洞位置的准确性提供有利条件;其次,确保护筒敷设的紧凑性,施工人员务必要将其周边建筑杂物清除干净,保证护筒中的泥浆面高于施工现场水标1m以上。所构建的泥浆池体积务必要满足施工需要,其容积大小与桩基直径、孔洞深度等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泥浆沟长度得到保证的同时确保其表面的平滑性。为了降低桩基施工过程中孔洞直径或长度缩短等问题出现的概率,施工人员应该密切关注钻孔内部地质土层变化情况,确保其与地质勘察环节中所获得数据信息的一致性。桩孔清理环节务必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把关,使其与国家下达的规范相匹配,例如桩内含砂率不高于2%,泥浆浓度在1.03~1.1区间取值,黏度取值范围为18~20s等;最后,在对桩基灌注砼之前,务必要检查导管的严实性,当然接头衔接紧凑性的检查工序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比如桩基第一次灌注砼时,砼量的多少与导管敷设深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其与地表间距大于2m,最适取值范围为2~4m,不能大于6m,保证拆卸的频率。同时监测桩斗的承载力与第一次灌注标准是否匹配等,都是成为能否顺利完成桩基灌注环节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人工挖孔桩
首先,对被挖孔洞的方位与中心点进行精确的定位,借助打造一个十字架形的吊测锤实现检测目标。做好孔洞内空气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有害气体排除的时效性;其次,施工人员对桩基规划孔洞深度进行严格把关,及时清理洞孔底部杂物进行、进行地基承载能力测试,展开桩基内部植入主筋,通常情况下被植入主筋的根数不少于4根;最后,在对桩基浇筑砼的环节中,务必要管控好串筒底部和砼表面的间距,通常情况下不大于2m。每浇筑砼的高度为0.3~0.35m时,要对其进行充分震荡,若桩孔内水量过大,施工人员应该考虑应用水下灌注技术。井口在施工时加盖工序应该体现出规范性。
二、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目前,常用的桩基主要有两种类型: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具体施工中,两种桩基施工技术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下面对两种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施工前准备工作。①整平场地,清除场地内杂物;②夯实回填土;③准备水、电、合格粘土等;④埋设护筒,夯实护筒周围。护筒顶端高出地面10~30cm,垂直向下,中心线平面差值不得大于5cm;⑤钻机就位,下部垫稳,地面软硬均匀,钻进中不允许移动,防止下陷问题;⑥挖泥浆槽,泥浆流速在10cm/s左右。(2)钻孔。①钻孔前,安装钻机,各钻具联结要铅直。初期钻进速度不要过快,在孔深4m以内不超过2m/h,深度过4.0m后,钻进速度可适当提升,但不能超过3m/h。钻进速度与泥浆排量保持一致;②钻进过程中,经常试验泥浆指标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变化调整钻孔内的泥浆高度;③检查钻具动转情况,若有异常,及时调整。特别是润滑部位每班都要检查,以免磨损设备;④观察钻孔周围地面及孔内护筒,发现裂缝及倾斜后及时予以调整;⑤钻孔后,通过原浆法进行清孔。对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比重、含砂量、孔底沉渣、孔深等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孔底沉渣不得超过5cm,其他技术参数要符合工程要求;⑥清孔时,钻孔内水位要高于地下水位,防止塌孔。(3)钢筋笼制作。①钢筋笼原材料进场前进行外形、规格、质量等抽样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②制作钢筋笼时,主筋接头要错开,且同一截面内接头不超过50%,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质量标准;③钢筋笼外侧安装预制混凝土垫块,用于保护钢筋笼;④吊装钢筋笼时注意保护工作,避免钢筋笼发生变形;⑤对钢筋笼进行焊接,加固吊挂筋和钢箍;⑥钢筋笼入钻孔后要牢固定位,避免导管提升时钢筋笼被一同提起。(4)混凝土灌注。①选用直径25cm导管作为混凝土灌注管,每一节导管长4m,导管使用前度拼,拼接后进行封闭实验,15min内不漏水即认为合格;②导管入钻孔,其端部要深入孔底30cm左右,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得小于1m。在导管上端安装振动器,慢慢提升导管;③砼的坍落度为18~22cm,防止堵管;④采用连续灌注方式,中断时间不超过30min,灌注后,桩顶高度应高出设计高度1.0m左右。
2、人工挖孔
(1)场地处理。①对现场原场地进行整平处理;②在场地内适当位置建设排水沟,做集水井;③在开挖面上做混凝土垫层,厚度10cm左右,选择C10等级混凝土即可。(2)土方处理。在场地内选择适合位置堆放土方,不允许堆放在孔边,以免影响正常施工。堆放时间不得超过2d,用汽车外运。(3)掘进开挖。①进行掘进施工技术交底,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②连续进行掘进,尽量缩短交班时间,中断时间不得超过30min;③搭建支护结构,未经支护的土方不能长期暴露,在日晒、雨淋或外力作用造成失稳而坍塌。(4)混凝土施工。①先用制备好的混凝土进行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再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混凝土桩施工;②浇筑混凝土前,将孔内的积水抽干,堵塞护壁上的渗漏部位;③准备串筒、溜刑槽等器具。混凝土经过串筒达到浇筑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否则容易造成混凝土分层或不均匀,降低混凝土桩质量;④从串筒向孔内浇筑混凝土,边浇筑边振捣。操作人员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分层振捣,插入方向要垂直,快插慢拔。振捣点间距设置为40~50cm,布置均匀,避免漏振或过振;⑤混凝土浇筑要一次性连续完成,振捣也是,避免留下施工缝。即使中间停工,也不得超过2h,以免造成混凝土分层;⑥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桩顶超出设计高度30cm左右。若发现桩顶浮浆过多,要将浮浆清理干净,用与人工桩同样强度、塌落度的混凝土再次浇筑。
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对桩基钻孔灌注技术与人工开挖技术要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初步了解到断桩与孔坍等质量问题的成因与处理措施。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科学利用施工技术,按照施工程序,施工设计落实每一道工序,对孔内水位进行实时测量,为优质化施工成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柱.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8.
[2]李芙.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要点分析[J].考试周刊,2018(08):192.
[3]李维维.探讨公路工程路桥桩基钻孔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7(12):79.
[4]曹媛.土木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63.
[5]许小戈.铁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98.
[6]周冲.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1):60-61.
论文作者:罗进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桩基论文; 钻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导管论文; 泥浆论文; 钢筋论文; 要点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