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1白光欣,2李兴沛,3冯洋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1白光欣,2李兴沛,3冯洋

1.3胶南市水利勘察设计院 山东青岛 266000;2.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岛区分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农田水利建设部门应加强节水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缓解水资源紧缺局面,降低农田灌溉成本,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

1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是节水技术应用的前提

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需要采用有效的灌溉技术,提升防渗效果、节约用水、减少浪费,保证农作物的水资源养分。在农业施工建设中,建设之初就要综合考虑农业节水要求,采用防渗材料,防止所修渠道出现漏水现象。进行灌溉渠道防渗时,需要充分利用水库水资源,在农田中及时铺设防渗薄膜,避免在灌溉时,出现灌溉区域水资源向周围渗漏,避免水资源发生浪费现象。使用灌溉防渗技术时,应当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保证其可长期使用,保证水资源外部贮存的同时,有效减少水资源蒸发、渗漏。利用此技术,可有效避免地下水位出现大幅上升,实现高效的渠道冲淤,提升渠道输水性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的水资源需求情况不同,节水灌溉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此应当结合当地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用水量,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在不同地区种植农作物时,适当扩展用水量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用水量较高的农作物进行种植面积调控,建立合理的用水制度,提升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有效性,提升节约意识。

2节水灌溉技术方式

(1)渠道防渗技术。我们可将渠道防渗技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利用化学法和物理机械法去改变原渠床的土壤渗透性能,以达到渠床的不透水性;其二是利用塑料薄膜、沥青、混凝土、水泥土等不同的材料对渠道进行修砌。渠道防渗技术有四个特点。首先,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渠道输水的渗漏损失;其次,渠道防渗技术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有效防止了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再次,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以加快输水速度,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当然,渠道防渗技术也可使工程费用及后续维修管理费用降到最低。(2)喷灌技术。将由自然落差形成或通过水泵加压形成的有压水利用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由压力喷头使有压水喷射到空中,形成小水滴状的灌溉用水的方式被称作喷灌技术。节约用水量和通过机械化方式灌水,减少了人工费用是采用喷灌技术的特点。(3)微喷灌技术。利用低压管道和管道尾部的特制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以适中的流量准确地、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的附近区域(土壤表层或土壤中),使作物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的方式被称作微喷灌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它的灌水流量较小,用水压力小,且灌溉精准度高,可以直接把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防止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4)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通过管网、滴灌带、滴头等工具,以水滴的形式慢慢将过滤后的压力水渗透到作物根部的附近区域,进而达到灌溉目的的灌溉技术。这种技术省时省力还省水,并且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此种方式成本过高,因此普及率降低。

3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规划与设计

3.1构建节水体系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完善的节水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灌溉行为,从而实现节水灌溉的目标。在农田水利工程总体规划中,灌溉规划是一个重要项目,需要遵循节水原则,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节水体系。确定灌溉规模。不同的灌溉规模需要不同的建设工程。因此,应科学确定农田灌溉规模,建立适应现有河网水系的灌溉规模,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应现实情况。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适合本地要求的灌溉模式。比如,甘肃省常年缺水干旱,需要建立滴灌、喷灌系统;最后,建立配套设施。注重配套设置建设,如电灌站、渠道设计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现代化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效率和管控水平,就要结合最新技术和资本监管机制,确保能完善管理水平,尤其是对输水管道、滴灌管道、喷头等进行集中处理,有效推动配套管理项目的和谐化进步与发展。另外,农业科技相关研究人员要具备较为充实的专业知识,能结合实际问题建立对应的管控机制,从而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进步,并且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目标,也为管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和优化落实奠定基础。因此,要想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当地政府也要积极组织对应的培训项目,确保有效提升种植户的思想认知水平,实现组织管理体系的顺利转型,维护管理控制结构的基本水平。

3.3进行灌区调度时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

节水的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需要精准调控灌区水资源,定点灌溉。而线性二次高斯模型可以有效的实现水资源的精准调控,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其基本步骤有:首先,需要根据掌握的灌区水土情况将灌区细分为若干较小的区域,每一块小区域为一个调度库,降低调控的难度;然后需要优化模型,进行更精准的调度控制,实现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3.4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统筹规划

节水灌溉的目标不是一小块区域的节水,而是要实现大片土地水资源的最优利用,这就需要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统筹规划,首先就是减少人力操控带来的不精确性。为此可以引入网络监管调控系统,通过监控对灌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原有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应该加入管理之中,能用自然资源的地方就可以减少人工资源的投入,从而减少经济负担。例如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利用等;最后,任何统筹规划都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清晰严明的工作任务和标准,各部门分工协作,以保证持续发展农田节水灌溉。

3.5强化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在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农民还是选择利用大水漫灌措施进行农业灌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浪费。要想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政府部门必须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促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节水意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将每一个节水政策落实到位,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节水设计,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模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今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注重推广节水技术,如此不但可以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增强环保作用,为我国长远发展做出贡献。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措施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杨忠松,邹跃.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52.

[2]李松林.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58.

[3]张宏涵.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1):190.

[4]申连山.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8(06):73.

论文作者:1白光欣,2李兴沛,3冯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1白光欣,2李兴沛,3冯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