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小学课程结构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结构论文,小学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意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社会、家长、教育行政人员、教师转变人才观、教育质量评价观,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另一方面,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期实现“解放教师、解放学生”的目的。
一、素质教育与课程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抹杀学生个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强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提出的,这就意味着课程教学全面革新,如何在课程这一教师与学生思想与情感联系的纽带,知识信息的载体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成为我们几年来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在课程发展史上存在着种种取向和争论。总括地说有三种典型的课程设计理论,即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学科中心论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忽视了社会、生态环境、行政等要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中心论强调课程必须凭借社会的分析取得目标和内容加以设计,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要适应社会,并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中心论强调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倾向,提出课程适应学生,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但对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否定,不利于学生基础学力的形成。当今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而发展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解放小学的课程体系,就必须以“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学科结构”三方面为依托。①社会需要。现在的小学生,十几年后就走向独立,在课程设计上就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和谐发展,这是社会发展使然。在课程发展史上,强调儿童协调发展的,首推法国教育家卢梭。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既有农夫和运动员的身手,又有哲学家的头脑,还有从事劳动以维持生计的本领”。对我们进行小学教育的区域性研究不无启发意义。这同时也表明人的发展既有间接经验的作用,亦有直接经验积极主动的获得。然而,传统课程所提供的经验成分,直接经验和理性思维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样造成“间接经验膨大、直接经验萎缩、理性思维贫弱”的课程弊端,是不利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在未来社会中,人的基本素养是“信息能力”的形成,主动地选择与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就成为现代学力的基本内涵。②学生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现代儿童的成长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一是生理“成长加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矛盾,要求课程要顺应这一需要。西方国家的性教育和我国的青春教育课程就是最好的体现。其二就是要重视情意因素在教与学中的作用。要使学习课题成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这在我国有所体现。其三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学科方面的潜力。其四,课程设置上要以促进学生内发性动机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五,重视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结构大变化的情况下,要学会生存,实质上就是要提高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75年提出,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要强调“劳动体验”,加大生计教育课程的比例,实现从学问中心到生活中心的转变,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③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要依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这同教育史上“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是有区别的。学科体系的构建,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客观事物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同时,学科作为一个时代的社会产物,它的内容、结构将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里不作过多陈述。学科体系通过学校课程表现,学校课程总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一般地说,可区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种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单元结构”,中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结构”,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群”,寻求最优的课程结构是研究者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能将人类文化遗产、社会的要求、学习者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我们以为,完善的课程结构已经形成。
二、小学课程结构的完善
完善的课程结构,指小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应努力使社会的需要与个体发展达到最佳结合状态,以实现社会与人的双向发展。课程的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要圆满地实现,必须要有优化的课程结构作保证。首先,调整单一的学科结构。设置整体性、多样化的课程,既有学科课程,又有活动课程;既有基础课程,又有应用课程;既有科学课程,又有艺术课程;既有显性课程,又有隐性课程。其次,协调不同类型的课程组合。保证基础课,加强综合课,注意实践课,强化艺术体育课,使多种类型课程合理组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再次,重视发挥课程对能力发展整体功能的作用。使一般学习能力、高层次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鉴赏能力获得同步发展,达到教育目标的完美实现。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命中心”(CERI)也对如何优化课程结构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优化的课程结构应包括基础性技能、广域的学科活动、探究学习、选修学习等。所企求的是以课程结构的优化为前提,进一步通过“综合化”达到“个性化”的目的,这对我们完善小学的课程结构不无启迪。为此,我们提出:
(一)调整、优化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将一些教学科目组合起来的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前人的认识成果,也便于师生操作,但是,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诸如过分强调各科内部的逻辑联系,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等。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对学科课程进行调整,从相关学科的联系出发安排课程和课时比例,比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两大知识板块之间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在课程安排上要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写作的选题上要紧密配合阅读教学进行,同样,阅读课的教师应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由于相互之间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其他学科诸如数学与科技教育、数学与自然、数学与智力活动课,音乐、美术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中都加强联系,这既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强化教学过程,向40分钟要质量。在处理好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同时,各学科内部强化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中各环节之间协调一致。既抓课首五分钟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重视课中30分钟的知识点教学;大课(30分钟),小课(10分钟)相结合,借助质凝、激趣、启思等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再次,研究教法与学法的改革。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以转变教学思想为契机,变授受型教学为发展型教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形成特长。树立与素质教育适应的和谐教学新观念,强调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教法与学法的相互促进,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学习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在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确立了近五十个课堂教学改革的子课题,破除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为指针,形成了课堂上交往的多面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气氛的生动性。在教法上重点突出“创情激趣——教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特点。最后,在学科教学的评价上,健全了考核方法,以“加强平时,淡化期末”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特点,完善考试方法,把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并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从机械的知识掌握跃进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健康层面,有助于形成“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
同分科课程相比,从内容上看,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从师生关系上看,学生自主活动,教师辅助作用;从空间上看,不受课堂限制;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活动课程表现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换言之,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等特点。其中,自主性是活动课程的最本质特征。表现为,一是学生的自主性,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二是学校的自主性,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本校的优势和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具有分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学生的间接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同时,它与分科课程相辅相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分科课程的知识融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特长。由于活动课程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因此,活动课程具有多重育人价值,可从整体上改善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过去,中小学课程受理性主义课程观的影响,片面强调学科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了活动课程的重要作用。结合我们的实际,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上应作一些有益的摸索和实践。①完善活动课程的管理。把活动课程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中,建立活动课程管理的“七定”制度,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定期考核评比、定期成果展览,指导各校因校制宜,形成活动课程教学管理网络休系,使活动课程的教学在整体上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虚”。②扩展活动课程的内容,加大重点活动课的研究力度。诸如,科技教育活动、礼仪课、智能训练课、家务劳动等,并以“科技教育”、“礼仪演练”课为龙头,促进活动课的开展。
科技教育课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科技教育既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转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许多小发明、小制作的出现就是明证。诸如,科技教育活动课、礼仪课、智能训练课、家务劳动等。
开设礼仪演练课。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了“礼”,才能使社会生活并然有序。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应加以选择地继承。通过礼仪演练课的开设以落实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为目的。具体地说,通过“四心”教育即“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使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得到较大改观,社会正气得到树立。
(三)开发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指在学校、班级环境里,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潜在课程(隐性课程)有四大特征:①概念上的相对性。即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②影响方式上的无意识性。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基于无意识的理论之上的。影响主式是无意识的和非计划的。③内容上的全面性。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指知识,也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④功能的隐蔽性。其功能的发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通过其独特的育人机制,如陶冶、感化、暗示和启迪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人格发展、品德构建、审美情趣、社会化过程以及生活与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一,就学生品德发展而论,学校环境在儿童品德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高雅、美观、整洁、文明、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为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学校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美好的情境,借助有形无形的,精神与物质的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感化,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
其二,以学生审美发展来看,学校环境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学校环境是儿童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对象,在一个和谐友好的育人气氛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校园中的自然美,教室里的装饰美,教学中的创造美,师生的仪表美、语言美、情感美等都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其三,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学校环境也具有特殊的影响。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对现实与未来抱乐观态度,并进而形成活泼、积极进取的性格。反之,学生则易形成抑郁、孤独、自卑、猜疑、嫉妒的不良心态。此外,环境还具有调节人的情绪的功能。当学生处于一个整洁优美,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时,能产生轻松、愉快、安宁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表现得活泼开朗 ,自信大方,朝气蓬勃,乐观向上,并且富有同情心,能同伙伴友好相处,易于接受别人意见。由此可见,良好的学校环境、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校园中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必须对它加以综合开发、挖潜。总括起来,潜在课程的开发上突出:
建设美观优雅的物质环境,以达冶心炼志;营造生动丰富的知识环境,实现吸知促能;建立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形成健康心理;创造科学健康的家教环境,优化社区教育。
课程结构的优化,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内容上的延伸,教学形式上的互补,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配合,更有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考核评价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使广大的教师摆脱了为“分数而教”的束缚,表现出极大的教学热情和教学中创造性才能的体现,学生摆脱了以“分数论英雄”的负面影响,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学为所用,以用促学,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有利于每个学生宽基础多能力的形成,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