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邵子豪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引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成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缓解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当前,面对我国养老机构欠缺、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政府通过培育大学生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来解决从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并拓宽养老服务人员的来源。通过对大连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利于政府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居家养老
目前,我国老龄化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8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41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7.3%;而2011年仅为1.84亿,约占总人口的13.7%,增长迅速。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5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高达28.5%,约为3.4亿人;到2050年将高达35.1%,超过4.4亿人,大约每3个人里就有1个老年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推进我国养老服务建设、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养老模式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构成,其中机构养老仅占3%,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成为缓解政府机构养老压力的有效措施。因此,现阶段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优化养老服务水平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但基于目前各地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情况,养老服务主体的短缺是各地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调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力量来补充养老服主体,拓宽养老服务渠道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 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调查
本文以大连某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展开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向学校同学发放调查问卷。本次共计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在被调查的276人中,男生的比例为31.4%;女生的比例为68.6%。在年级分布上,24.42%来自于大一;6.98%来自于大二;来自于大三的比例为8.14%;13.95%来自于大四;剩下的46.51%来自于研究生。
1.1 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
对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情况,在被调查的276人中,有77.91%的人员有过志愿活动的经验,没参加过志愿活动的人员只占22.09%;参加过0~3次志愿活动的比例为63.95%,4~8次的比例为24.42%,而参加过8次以上志愿服务活动的只有11.63%;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情况,结果在276人中,只有27.91%的人员参加过社区养老志愿活动,高达72.09%的人员都没有志愿服务居家养老的经历。当问及是否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时,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16%以及17.44%,一般了解的人数比例为37.21%,有些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比例分别为27.91%、16.28%。在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前,没有过相关培训经验的比例为80.23%,经常参加相关培训的人员只占到4.65%,有过但不多的培训经验的比例为15.12%。
1.2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形式和信息来源
在被调查的276人中,48.84%的人员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志愿活动的信息,93.02的人员通过学校的宣传得知志愿活动,38.37%的人是在朋友、同学的介绍下获得信息,8.14%的人通过广播电视获得志愿信息;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形式,62.79%的人是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参与,56.98%的人员通过学校组织参与到志愿活动中,47.67%的人员会以班级组织的形式参与,23.26%的人通过个人联系参与到志愿活动。
1.3 大学生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276人中,大学生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为:75.58%的服务项目为清洁卫生,聊天解闷达到91.86%,68.6%的人员提供文体娱乐,41.86%的人员参与到老人的饮食,只有20.93%的人员提供过医疗检查。
1.4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82.56%的人员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为帮助他人,52.33%的人员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26.74%的人纯粹是因为新鲜好玩才参与到志愿活动中,36.05%的人称参与志愿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实践学分,61.63%的人参与志愿活动则是为了积累经验、实现价值。在对参与人员期望获得什么样的回报的调查中,25.58%期望获得荣誉证书或者荣誉称号,33.72%期望获得学校的学分奖励,32.56%的人期望得到社会、亲友的赞许,而只有6.98%的人期望得到实质性的报酬。
1.5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影响因素
对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聊天解闷清洁卫生等娱乐服务项目大同小异,而医疗卫生等专业性服务项目却相对缺乏;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受过的专业培训较少,这对于在服务老人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能否满足老人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频次相对较低,造成服务无法形成连续性,老人可能会感到失落。
学校作为大学生集中管理的场所,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政府、养老机构最为养老的责任方,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和高校之间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高校提高养老服务主体的来源,政府、养老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的场所,彼此之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活动实现提升自身能力、积累经验以及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等志愿动机;政府、养老机构也可以获得大量的志愿服务主体,缓解当前养老压力。
2 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问题
2.1 大学生对社区居家养老了解程度低、参与度不高
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定期开展例如“社区居家养老进校园”等类似的主体宣讲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了解,充分调动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社区居家养老从而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缓解我国养老人员紧缺的压力。
现阶段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校宣传,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类似于班级、学校、社团的集体活动,社会、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没能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潜在力量缓解当前养老压力。
2.2 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来源少、形式单一
吴庆龙对球队现状心中有数,不过对困难强调得还是不够,重用年轻球员的思路依然不坚定,对多数球员因备战期训练不达标导致的状态波动反应不敏锐,采取的补救措施不及时。由于到队时间偏短,对球员了解不深,临场调整上也不乏争议。西王内线不能正常发挥水平的问题,常规赛之初就存在,直到半程才引进接君加强训练。
2.3 大学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雷同且缺乏专业培训
在对276人关于在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调查中,52.33%的人认为志愿活动与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冲突,61.63%的人员认为自身经验或能力不足,31.4%的人自身参加意愿不强,22.09%的人认为志愿活动与自身所学专业无关阻碍了他们参与志愿活动,20.93%的人认为学校缺乏相关的加分项导致自己不愿参加志愿活动,47.67%的人认为志愿活动只是走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3 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3.1 加大社区居家养老宣传力度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很高,参加过志愿活动的比例很高,说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愿较强;但是对于社区居家养老,大学生对其却一知半解,导致大学生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的参与度不高,社区居家养老还未发挥大学生群体的潜在力量。
3.2 学校、政府以及养老机构建立长期合作
前文所引朱芳圃先生的阐述中提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事实上,相关的记载在传世典籍中还有很多。例如《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辰,大火也。”)又如《国语·晋语四》:“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
3.3 学校开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选修课程
由于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而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而且大部分人还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因此,将社区居家养老引入到学校选修实践课程体系中,通过开设专门的选修实践课程。一方面,课程的开设使得大学生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有了专业的了解,大学生自身在参与到居家养老中能提供相对专业的服务,提高大学生服务老人质量;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课程获得实践学分,实现了自己在学分方面的需求,更能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力量。
在智能加工机床研发方面,研究重点在于监控技术集成、知识库与专家系统、远程诊断以及智能刀具与工装技术[11-12]等,如图9所示。
图4设定中心埋深不同质量也不同相同,z1=20m,z2=40m,m1=400,m2=1000。对该模型利用式(8)进行成像。
3.4 加强养老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
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及其他原因的限制,导致节假日及周末时间,大量大学生参与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活动。这种情况无论是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还是对于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而言,都不利于彼此建立长期稳定持续的服务关系。为此,社团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几个成员形成一个志愿服务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每个志愿小组通过认领服务对象和需要服务的老人建立“一对一”的长期服务关系,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从而使志愿服务工作可以长期开展下去,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服务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佳峰,程娜燕,田丰毓.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为例[J].现代交际,2019,(16):1-5.
[2] 印荷杨,陆方,黄琦程.基于大学生视角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意愿与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03):716-720.
[3] 赵梦洁,陆方,庄林,等.南京高校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参与意愿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459-463.
[4] 张芳芳,邓春莲,陈逸然.关于构建大学生参与新型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临海市为例[J].理论观察,2018,(09):65-67.
[5] 周璐,李旭洋,尚佳童.大学生志愿服务互助型养老新模式之探索[J].才智,2018,(25):5.
[6] 孙雁,李群鑫,周亭楠.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讨——以杭州市为例[J].杭州学刊,2018,(01):72-80.
作者简介: 邵子豪(1996-),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社会以及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6.053
标签:大学生论文; 志愿服务论文; 社区居家养老论文;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