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现在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在不断地提升,减少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改善生活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保护和改善环境、降低空气污染、减少噪音,同时还能够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而园林绿化工程中绿色植物的健康生长是保证相关功能发挥的前提。基于此,园林绿化工程不仅需要重视施工技术,而且需要重视养护技术以及养护管理,依靠后期养护达到园林绿化建设目的。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1.1园林绿植成活率管理
在现在的园林绿化工程中,主要是进行植物的栽种或移栽,而移栽是园林施工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种植方式,一般需要在环境较为适宜的地方进行,移栽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为了保证移栽的植物能够成活,就需要应用一些技术措施,比如适当提高苗木土球的标准,加快植物苗种植的速度,在植物叶面喷洒蒸发抑制剂,保持植物的湿度与水分含量,搭建遮荫设施来进行遮荫管理,运用蒸发抑制剂来保持土壤的水分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植物的移栽成活率。老树和一些珍贵品种的植物,尽量对其进行断根处理,在断根的过程中合理疏减枝叶数量。
1.2加强园林绿化制度的建设
为了有效开展市政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城市政园林绿化养护制度建设。绿化大队成立自查组,园林处成立考评组,自评组负责每日巡查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采取处理措施。考评组负责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所有绿化植被的营养问题。进一步细化考核程序并予以贯彻落实。对城市广场、街道以及不同区域的绿化养护与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时,将当地养护标准与考核评分制度相结合,开展市政园林的绿化养护工作的考核,采用百分制计算得分,对扣分原因予以考核,深入研究后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将其公布后下发整改通知,责令立刻开展整改,对整改完毕后的绿化养护工作予以复查,复查后同样公布结果。检查人员中不仅需要包括园艺科的专业人员,还要邀请其他科室的领导参与绿化养护的检查过程中,从而实现科学制定养护方案、精细化开展工作以及规范化开展管理。
1.3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人员水平
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但就我国现在的园林绿化工程来说,高水平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就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是要严格挑选工作人员,选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园林工作,保证其在进行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的有效;二是要对园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其能够接触到新兴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2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2.1严格把控使用材料的质量
在以往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使用材料的低劣质量而导致的施工工程安全事故时长发生,并造成了无法挽回与弥补的人员生命与财产损失。因此,严格管理绿化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以及其使用过程是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园林绿化的施工方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对人员分配、材料检测、工程设备、使用工艺的流程等环节的组织管理,并在具体的施工承包合同中详细写出所需使用的施工材料的规格以及质量标准,且明确各方在施工项目中的责任与义务。
2.2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也是植物养护技术中的一个关键,实际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特点,做好早期病虫害防治。园林中常见的金叶女贞、紫荆、月季、大叶黄杨、紫薇、五叶地锦等植物容易出现煤污病,需要重视粉虱、蚜虫、介壳虫等虫害防治,并可在冬季喷洒3°Be石硫合剂,夏秋季可喷洒代森铵500~800倍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间,除了做好植物病害预防外,还需要注重虫害的预防控制。如:月季长管蚜在春秋两季较为常见,主要影响植物的新梢、嫩叶和花蕾,诱发煤污病,防治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有虫枝条,及时清理园林区域中的杂草、落叶等,常用的药物有氧化乐果、灭蚜威等。不同区域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根据园林区域植物特性进行针对性防治。
2.3抗旱灌溉技术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分是其必不可少的,只有适当的水分浇灌,植物才能够顺利成长。对于不同的植物,对水分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应当充分了解植物该方面的需求。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对水的需求量也存在着不同,在春季、秋季雨水量较少的时候,应当增加植物的浇水量,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植物对水量的不同要求制作水量需求表,进行定期的浇灌工作,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工作当中。
2.4施肥技术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水分等,土壤中实际存在的养分有限,随着植物的持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不断下降,造成植物实际生长期间所需养分不足,通过施肥技术可保证土壤中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施肥期间应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大,降低由此引起的“烧苗”问题。施肥期间,需根据植物特点控制好施肥深度以及施肥距离,园林植物可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方法,施肥深度应超过5cm,施肥区域应处于植物根系周边,肥料与植物根茎距离应超过10cm。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种类以及生长发育状况,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可增加钾肥;生长缓慢的植物可采取速效氮肥;园林中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在施肥中应增加磷肥。施肥期间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施肥效果的影响,如清除植物周边的杂草,有积水区域需及时排水,提高施肥的有效性。
2.5土壤养护技术
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要对园林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严格考察,对植物需要的有利营养物质要及时添加,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成长效率。要按照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进行施肥,满足植物养分需求,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如果土地不能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就会对植被生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6植物修剪技术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能够使其呈现出某些造型,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科学的修剪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能保证植物生长形态优美。修剪时间的选择、修剪造型等都是植物修剪中需要关注的。植物修剪期间需要综合植物生长习性、对光照的需求、植物生长速度以及植物景观的功能要求等,如樱花、白玉兰的愈合能力较弱,实际修剪中应避免频繁进行修剪。园林施工完成后的幼苗通常不用修剪,而植物成年并具备一定的形状后方可进行修剪。园林植物修剪中休眠期、生长期等不同时期采取的方法也存在不同,如休眠期可采取剪枝、截干等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了更好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就要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从施工技术、养护技术等多个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从而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雷玉虎,李著花.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现代园艺,2018(18):196
[2]刘晓文.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研究[J].居舍,2017(32):80.
[3]朱晓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53.
论文作者:李慧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生长论文; 养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