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应用朗读教学方式至语文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但就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现状而言,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实现朗读教学的优化,需要不断完善朗读教学的理念,应用更为合理的朗读策略,以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真正提升。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建立基础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语文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朗读这一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在于语文教材及文本资料里的语言韵律之美,通过朗读这一品读的方式能够从视听感受层面发挥其感染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加了解汉字的正确读法,学会正确的语言使用和行文断句的相应规范,同时,还能通过反复朗读帮助理解文章主旨,更加易于理解作者想要通过文字信息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导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朗读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问题
1.朗读时间较难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课文分析,朗读教学的时间及效果较难提供一定的保障。小学语文朗读往往集中于早读时间和课堂上的点名朗读,但就早读时间而言,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朗读时间,这对于朗读教学而言,首先,时间上便无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保障。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处于六到十三周岁之间,智力发展和心理素质都处于重要的发育时期,在这一成长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及自我约束能力并不强,如果在语文课堂中无法保障必需的朗读时间,而在课后,学生也较难进行自觉的朗读活动。
2.朗读教学缺乏一定的目的性。无论是课堂早读或晚读的时间,亦或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点名朗读方式,都较难保障阅读教学活动的全员参与,这对于阅读教学活动的推广效果而言都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另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仅将朗读教学视为辅助性教学手段,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生字及生词之后便点名学生个体进行课文朗读。这一朗读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未给予学生以明确的朗读目标指导。这样缺乏明确目的性的朗读教学较难实观其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也无法给予学生以有效的学习指导。
3.朗读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除了朗读时间和朗读目的性较为缺乏以外,在小学阶段,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朗读教学方式也较为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而言朗读教学方式集中于自主朗读、点名朗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同时在学生朗读过程之中,教师的关注重点集中于生字词的正确发音和断句,对于学生的情感融入和语感培养的关注则较为欠缺,这样的朗读教学方式就长远而言并无法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较难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和熟悉。
三、实现朗读教学优化的有效策略
1.保障一定的朗读时间。为了更好地实现朗读教学,需要保障充足的朗读时间。这可以通过结合课堂朗读和课外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课堂朗读中,教师可利用早读时间或一定的语文教学时间进行;而对于课外朗读部分,则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语文朗读,从而保障朗读时间。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的吐字和发音,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保证字正腔圆和声音洪亮,在朗读过程中,体味汉字音律的内在美感。尤为重要的是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实际朗读过程之中,能够感染学生,帮助其体味到朗读的兴趣所在。
2.实现趣味性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并不是机械化的诵读,更不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朗读任务。应用朗读教学这一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汉字中的音律节奏之美、遣词造句的优雅文字之美,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这一方式更好地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和真挚情感。基于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学生产生机械化朗读的心理,融入趣味性和丰富性,激发学生参与到朗读活动中的兴趣。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扮演“爸爸”这一角色的学生在朗读“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句话的过程中需注意使用长辈的低沉口吻,投入严肃和庄重的思想情感,而扮演“汤姆”的学生则需在朗读“为什么?”这一句时融入孩子的骄纵感,表达汤姆这一人物的不情愿情绪。在这个朗读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应用戏剧化的表现方式来增强表演效果,将情绪和情感的感染魅力发挥到最大化,在朗读教学中融入趣味性,促进朗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3.与文章主旨的理解相结合。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朗读活动与语篇理解相互割裂开来,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实现朗读教学的最佳效果,就要与理解文章主旨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准确的字音朗读和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味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真正体会文字和语言的美感。以《静夜思》为例,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有效地构建一个阅读情境,通过床前明月的皎洁光亮抒发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美景和故乡都在心间。通过朗读这一教学方式,将语言之素雅转化为图像之动感,让学生在朗读情境之中设身处地感受作者所想要抒发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旨含义。应用有效的朗读教学模式,不仅需要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到朗读所带来的语言之美,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朗读与语篇理解主旨相互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能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经典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深层人文意蕴之美。
论文作者:刘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这一论文; 学生论文; 时间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主旨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