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跨文化交际经验积累的实践途径论文

探讨跨文化交际经验积累的实践途径论文

探讨跨文化交际经验积累的实践途径

张晓霞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122)

摘 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培养途径目前主要是为学生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传授相关理论知识。而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以实践为补充,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和经验。那么如何实践,具体途径有哪些,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体验和经验;实践途径

1 引言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是能够决定以后的职业发展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各个高校都开始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现在,几乎所有的外语专业以及同外语相关的专业,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法律英语等等专业都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旨在培养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比较过去只重视学生语言本身的能力的培养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但是,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上,目前主要是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来进行的。通过要求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来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翻阅目前各大外语院校和外语专业使用的国内几大著名外语出版社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或者跨文化商务交际方面的教程,发现这些教程主要是介绍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理论知识,偶有涉及实践方面的,也主要是以案例分析这样的形式存在的。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确实增强了,但是通过笔者的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非常少,导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水平。因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还是要从实践上着手。那么,跨文化交际经验的获得主要有哪些实践途径呢?

替奈普酶的分子结构在人天然tPA分子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修改:将位于Kringle 1区的第103位苏氨酸和第117位天冬酰胺分别换成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将C端胰蛋白酶样蛋白水解区的第296~299位氨基酸换成4个丙氨酸。替奈普酶比阿替普酶具有更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对PAI-1耐受性更强,血浆清除率更低[35-36]。

2 文献综述

在如何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体验以及经验上,国内文献聊聊无几。偶有提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是希望学生在国外留学时,增加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的交流(雷春华,2018)。但是,对于国内人数众多的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方法很不切实际,毕竟能通过出国留学或者去国外生活的途径增加跨文化交际体验的人毕竟是非常少的。还有一些学者(刘国萍,2015)主要提倡通过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这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进行的,而学生实践的成分非常少。笔者通过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积累的经验以及在美国访学的经历,总结出以下比较切实可行的增加跨文化交际体验和经验的几个方法,希望能够推广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的实践途径

3.1 鼓励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加跨文化交际体验和经验。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与来自所学语言的国家来的人士交流,在同一主流文化中还存在次文化的区分。就算在同一国家,每个地区的文化也会存在差异。因此,鼓励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士交流,也包括与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生交流。这样会大大增加他们获得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面对面交流的好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言语交际以及非言语交际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直接观察到在言语交际以及非言语交际这两方面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框架非常重要。

3.4 很多讲授这门课程的老师都在国外有访学的经历或者即将去访学,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建群的方式将自己在国外结交的外国朋友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加入到群中,成立跨文化交流群,将自己的学生加入到这个群中。鼓励学生与群里的外国朋友进行交流,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机会。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交流的即时机会,在通讯技术发展以及机会人人可以接触互联网以及拥有设计软件的今天,这个方法非常值得推广,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3.3 第三个途径是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老师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给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鼓励学生以书信往来的方式和这些朋友交流。通常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老师都有过国外访学的经历,因此会认识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可以介绍给学生。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写信给他们进行交流。并且将这项任务作为这门课程通过的一个条件,学生也会去积极完成,从中获得跨文化交际的体验,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经验。这一灵感同样来自于笔者在美访学期间的跨文化交际课堂。课程老师给学生介绍了自己认识的两个正在监狱服刑的黑人,他们曾经都是帮派成员。这位老师是在调研的时候结识了他们,发现他们在监狱中都在努力自学以考取律师资格,都在努力改变希望能早日出狱。她每年都与他们通信保持联系,并且每隔两年探望他们一次。这位老师是白人,她希望能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了解到他们黑人在洛杉矶这个以白人为主的地区的生活困境,从非裔美国人的角度了解这个地区种族冲突的种种成因。在她的以白人学生占多数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给他们写信,完成后交给老师,老师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信封里邮寄出去。每个学生随后都收到了回信,他们之后的交流非常融洽。通过这些交流,他们都能慢慢地通过对方的视角去看待美国的种族问题,增加了双方的相互理解。这位老师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赞同以及借鉴推广,成为增加跨文化交际经验的一个重要办法。这一经验也可借鉴到国内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3.2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使用电子邮件以及各种安全社交软件的方式与来自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员交流。这个任务看似很难完成,实践证明并非如此。美国的一所大学开设的一门跨文化交际课程证明这个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在这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第一节课上,任课老师就宣布这门课程既然名称是《跨文化交际》,学生就得亲自进行并且体验跨文化交际。老师拿来一张世界地图,给班上每个学生平均分配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能通过互联网接触的国家,大概每人30多个国家。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和自己被分配到的国家的人取得联系,进行交流,最后将你的交流证据如对话截屏,往来邮件(纸质的或者电子的)等提交给老师,作为老师考查的依据。学生如果没有完成这项任务,这门课程只能不及格。至于这个任务到底怎么进行,老师只字未提,全靠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摸索。每隔两周,老师会逐个提问这项任务的进展,即,每个学生完成了他们被分配的国家中的多少个。到学期底的时候,学生基本百分百完成了任务。这个班的学生联系到了每个国家的人员,和他们进行交流。具体的方法主要是借助网上的免费语言学习网站进行的。

“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是常州市开展科技创新,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探索出的“常州模式”。常州市通过每年组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以及专题性产学研活动,已经形成了较为体系的农业产学研模式,与国内主要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通过各类产学研平台、载体建设和活动组织,吸引省内外农业科技资源向常州的集聚。本文通过模式解读和案例分析,探讨农业产学研常州模式的创新点及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农业产学研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以上四个方法在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值得借鉴推广用来增加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和经验的,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方法补充进来。

二是人口增长因素。有利面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节水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减轻了资源压力;人口空间流动改善了部分地区的资源过载状况。不利面是人口持续增长,农田灌溉系数仍较低,城市人口舒适性需求持续提升,水资源缺口依然很大。

参考文献

[1]雷春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与培养[J].文教资料,2018(26):201-202.

[2]刘国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5(4):58-59.

作者简介: 张晓霞(1977-),女,汉族,陕西大荔人,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

收稿日期: 2019年3月10日。

标签:;  ;  ;  ;  

探讨跨文化交际经验积累的实践途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