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学思考--兼论隐性课程的实现_文化景观论文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学思考--兼论隐性课程的实现_文化景观论文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断想论文,隐性论文,教育学论文,物质文化论文,景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教育与空间的紧密结合,逐步演化出校园这一独特景观。校园景观是一种文化景观。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生活的信念,对教育的希望和对自己存在的理解,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

隐性课程因其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然而,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理解或局限于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互动(期待、暗示),或局限于语言的诠释、意义的重构。笔者认为,从景观学的角度透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建构,将会大大深化对隐性课程的理解。

一、环境知觉·空间设计·隐性课程

物质文化景观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总是力图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客体作全面认识和综合解释,这就是环境知觉。

在环境知觉的指导下,人在空间中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空间慢慢地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发生联系,产生了意义。”(注:郑立华。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因素。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8(1))由此,空间逐步产生了分化。人出于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理解,对分化的空间作出自觉的安排和使用,就是空间设计。空间设计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地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文化景观。

环境知觉和空间设计具有文化性。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有不同环境知觉。因为环境知觉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筛选的过程。筛选中有些信息被注意了,有些信息则被舍去了。不同生活环境长大的人,其信息筛选的方式是有差异的。环境知觉上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念上差异的主要根源。空间设计中浓缩着一定的价值观,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文化环境里长大的人,从小在耳濡目染中掌握了各自群体的环境知觉及价值观。他们不仅因之进行空间设计,而且据此解读各种景观。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会作出不同解释,从而获得不同的意义。

人们对空间的设计及物质文化景观的建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独特交往形式。人们通过景观的建造与解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与历史交往,与文化交往。因为景观也是一种语言,它具有文本(text)的特性。景观文本一旦形成,就脱离了建造主体而独立存在,它具有的意义,作者本人再也无法驾驭。不同的个体,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从同一景观中获取的信息不会完全相同,会打上各自个性的印记。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景观,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是一个包容丰富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的文本。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学生不仅通过景观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其实这就是隐性课程的作用。

何谓隐性课程?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隐性课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注: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课程·教材·教法。1993(6))在这里,“教育环境”就是“文化景观”,“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主要指“学生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包括态度的、情感的、价值观的等等)。因此,我们又可把隐性课程定义为:通过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

隐性课程是在学生与景观的交流与对话中实现的。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景观进行交流、对话。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设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着景观的解读,在解读中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新的生活经验,进而产生意义的重构;同时,环境知觉中人类世代相传的信息筛选方式,空间设计之中蕴含的人类共同经验、价值观也在解读过程中得到确认、强化和丰富。因此,校园物质文化的解读过程,就是受教育者的“文化化”过程,也就是把景观中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学生个体的主观精神,使自然的人向文化的人运动的过程。(注:金生锥。理解与教育——走向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05-106)这也就是隐性课程的实现过程。

二、文化景观与物质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

“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德国人最先把客观存在引入地理学中,表示地面上所见到的一切景物。后来美国人苏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学体系时,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景观的文化性。苏尔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的支配下,在其长期的活动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注: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1))这种人所创造的地表文化面貌的总和,就称为文化景观,美国人H·J·德伯里进一步把文化景观定义为“由各种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它是人们对其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注:H.J.德伯里。文化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55-159)

人们对大地表面进行塑造,“不仅仅是寻找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趋向。”(注: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1))文化景观是人们在大地上展示自身的审美趣味、价值趋向、个性特征而留下的痕迹。今天的景观乃是过去社会文化的积淀,它“恰似一座储藏丰富的档案库,又如一幅色彩错综的拼合板,其间有不同的历史层次,有过去时代的可以触知的信息。”(注: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0.152,29)

2.物质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物质文化景观指文化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看见能显示在地面上。(注:H.J.德伯里。文化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55-159)它是物质文化的“表达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表达式”是可见的且固定不变的。

非物质文化景观是由描绘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音乐、戏剧、舞蹈、表演、曲艺、语言和宗教等)所构成的文化景观,它能增强一个地区的文化氛围。本文在此不作深入探讨。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自然的文化特征,它们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育人的场所,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中不断得到塑造,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己身的生活视野。现代人的大部分行为方式就是在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这个“模子”里塑造出来的。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有某种强制力量的,它能迫使学生领会它的含义,如学术报告厅的严肃庄重,体育场馆的骄气蓬勃。但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偏爱不同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或景观的不同信息,选择或认同与自身相合的景观或信息,导致景观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变异,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解读与建构:隐性课程的实现

“解读”本是欧美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人们对历史文献的理解。事实上就是翻译,即用一个当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表述,再现历史文献中前人的原意。(注: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0.152,29)用在景观解读中,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心理趋向,思考和把握景观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

由此可见,景观的解读,必然要受到观者(学生)已有观念体系的制约。而且先存的观念体系又是景观解读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它能有力地说明下面相关的两个观点:

其一,学生面对相同的景观,所获得的信息、所体味的精神是有差别的。学生对景观的解读“不仅展示了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形成学生不同的精神世界。”(注:金生锥。理解与教育——走向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05-106)

其二,学生对景观的解读是创造的过程。观者(学生)可能比景观的设计者更理解景观所赋予的含义。因为学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已形成的景观,所产生的意义总会打上新时代的烙印。这不仅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同时也丰富了观者自身的精神世界。

学生在与景观的“交往”中获得个人的生长,获得精神的建构。因此,景观的解读过程也是人文精神建构的过程。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之所以能够解读,是因为它与其他文化景观一样具有文本的属性。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就把文化景观列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text)之一。它与书写的文本和口头的文本一样,具有文字的属性,这也不是什么新的创造,我们的古人早就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联系在一起,指出了景观与书的直接对应。由此,我们可以把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称为“教育表达式”。既然是一种“表达式”,那么它的奥秘就需要人们去解读、去体味。

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其便利之处在于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比如,看几幅景观图,就能对该地的人文风貌略知一二。其复杂之处,则在于其含义模糊,意向隐蔽。物质文化景观中有太多的抽象与象征,隐喻与悖论。但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意义的博大无边,作为隐性课程才有其巨大的教育功效。

景观解读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和对象(物质文化景观),跟任何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与对象是一样的,只是这里所涉及的对象是精神所物化的对象。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直接使自己与各种景观建立起了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

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人类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以种种物质文化景观铭记着无数人类共同的经验。因此,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所包含的潜在因素是丰富的,储存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历史的、思想的、伦理的、美学的无所不容。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携带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的信息以及把它所寄托着群体感发散出来。在这种“对话”中,解读者力求使用自己活生生的现实性与从景观那里获来的刺激处于最紧密的和谐之中,以致两者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产生共鸣。解读者的人文精神,就是在无数次“视界融合”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建构起来的。这一进程是如此的通常而又普遍存在,以致于人们常常对它视而不见。这也难怪,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最难以觉察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物质文化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挥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精神的建构之本。

四、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之分析

1.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类型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有三种主要形式,即校园建筑、校园雕塑和校园服装。

①校园建筑

建筑(architecture)来源于拉丁文architectura,原意是“巨大的工艺”。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品格的艺术,建筑是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技术和艺术、形式和内容、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多元整合”。(注:汪正章。建筑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176)所有的建筑既有功用的、技术的品质,又有审美的品质。

建筑是文化的特性与价值的反映,体现了文化的重点和追求,同时亦反映了技术与经济。

校园建筑一般通过建筑的造型、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如校园建筑中最富表现力的图书馆、教学大楼和行政大楼,它们往往位于开阔而显眼的地方,且上附着“宫殿式”的顶盖,下砌有台阶相烘托。显得凝重而从容,象征着权力和威严,表现出学术的崇高地位,同时也间接折射出人与人之间权力的较量。这些隐性的信息,不知不觉地为学生所接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

②校园雕塑

雕塑来自拉丁文sclpere,原意是雕刻、雕琢。现指以概括的塑造的形象和体积空间形式反映现实的造型艺术类型,以及这种作品的本身。(注:M.D.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姆内依主编。美学简明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212.214)雕塑主要着重于描绘人、歌颂人的美和力量。

校园雕塑一般位于学校重要建筑(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或学校的广场中。教育者往往利用它们来表达所属集团的审美思想、德育意愿和民族感情。

我国校园雕塑的特点是: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其主要形式有:

纪念性雕塑。用来纪念某一历史人物(英雄、爱国者、思想家)、重大历史事件及当代的社会活动家。

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这是一种广泛的现代艺术作品,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

纪念性装饰雕塑。这是一种与建筑联系特别紧密的雕塑。能说明建筑的宗旨及构思,它对任何建筑的视觉印象都非常重要。

③校园服装

服装,作为一种实用装饰艺术,它是直接的实际用途与艺术审美属性有机融合的艺术作品。它不仅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是一种人类交际手段。

一个地区的人群特征可从其居民的衣着装饰上判断出来,具有不同社会观念的群体,有不同的服装装饰,它能非常直观地区分不同的社会群体。校园服装同样反映校园群体的特征。

服装不仅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也使人变得漂亮,塑造了人们的美好形象。同时,服装又强烈地凸现个体的审美趣味、素质和个性。

校园服装也能营造一种交际的气氛。比如师生在课堂上,穿着整齐,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气氛。但师生一起搞课外活动,教师不必穿得衣冠楚楚,因为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师生的交往。

2.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

①获得社会智力的功能

生活于“象牙塔”之中的莘莘学子,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社会脱节,学习离生活遥远。人是无法与自己缺乏共同经验的人交往的。因此,学生总感到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对社会有一种挥不去的疏离感,不太适应社会生活。而教育的存在是为了给人们打开通往自身之外的文化群体之路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教育“悖论”,它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但如果关注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的隐性课程,我们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解读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智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以校园服装为例进行说明。

校园服装是社会向学校传输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要联系校园与社会的物质纽带。校园流行的服装样式与社会潮流几乎同步,社会的任何时尚都可能通过服装反映到校园中来。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的服装变化察看社会观念的变迁。清一色的蓝布中山装,“诉说”着社会思维的呆板单一,思想的禁锢;五颜六色的文化衫使人觉察到主体意识的觉醒,思维的活跃、观念的多维。异域风格的服装大量涌入校园,标志着社会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

学生正是在对校园服装的解读中,逐步获得大量的社会共同经验,提高了自身的社会智力水平。当然,社会中的一些腐朽没落的观念也会随着服装景观进入校园,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对易受潮流影响而又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小学生,可要求他们穿统一的校服,对具有一定社会反思能力的大学生也要作出积极引导。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②道德潜化的功能

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德育追求、道德规范,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效,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思想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概,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的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

③审美创造的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

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

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趋向。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更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瞧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

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审美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宽大的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注:H.J.德伯里。文化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55-159)建造了集建筑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

最后要说明的是,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的建筑、雕塑、服装是以一定思想结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社会智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强化学生的审美创造,并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一起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标签:;  ;  ;  ;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学思考--兼论隐性课程的实现_文化景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