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智丰
安化县梅城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安化 413522
摘要:目的 比较对膀胱结石采用弹道超声碎石术与膀胱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膀胱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术式为弹道超声碎石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6.42±6.29)min,术中出血量为(5.15±1.65)ml,住院时间为(8.59±2.11)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膀胱结石患者而言相较于膀胱切开取石术,弹道超声碎石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恢复速度更快,医疗负担更轻,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弹道超声碎石术;膀胱切开取石术;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即结石形成于患者膀胱中,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膀胱结石即形成于患者膀胱内,诱因多为营养不良,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逐渐控制儿童膀胱结石发生率。继发性膀胱结石则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结石,比如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异物以及膀胱感染等[1],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临床治疗膀胱结石传统疗法为膀胱切开取石术,该术式疗效肯定但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更新临床逐渐应用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疗效优良且可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速度,获得临床青睐。本文为比较对膀胱结石采用弹道超声碎石术与膀胱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8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膀胱切开取石术,观察组术式为弹道超声碎石术。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6:5,年龄为38至74岁,平均(54.7±11.4)岁;病程2至23个月,平均(12.4±2.6)个月;32例为单发结石,9例为多发结石;合并症:8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14例尿路感染,13例尿路梗阻。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5:6,年龄为39至73岁,平均(53.1±10.2)岁;病程1至25个月,平均(13.8±3.8)个月;34例为单发结石,7例为多发结石;合并症:7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12例尿路感染,11例尿路梗阻。。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弹道超声碎石术,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若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应先培养细菌并行药敏试验,给予抗感染治疗比如敏感抗生素后再开展手术;若患者合并高血压应控制血压不超过150/90mmHg;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控制血糖不超过8mmol/L;若患者合并尿路梗阻诱发双肾积水继而导致肾功能不全应先将尿液引流出来,恢复肾功能后再开展手术。手术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体位为膀胱截石位,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经皮肾镜、液压灌注泵、膀胱颈、摄像监视系统以及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等仪器设备。将肾镜从尿道中置入,与各个成像碎石系统相连接,对膀胱壁、输尿管开口以及膀胱结石予以观察,对结石大小与数量予以明确,将膀胱充盈后确保冲击杆角度垂直后向目标结石轻抵,应用单、连发混合法将结石逐个击碎并确保其在0.2cm以下。将小结石洗净,若结石较大需应用异物钳将其夹出,对结石残留、膀胱壁穿孔以及出血现象予以观察。若无异常则将尿管常规留置,完成手术。对照组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患者平卧,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术前将尿管留置以促使膀胱充盈,作切口于下腹正中将腹白线切开,膀胱为终点。将膀胱打开后细致探查,将结石完整取净,若患者存在膀胱憩室合并症应将憩室切除,若为造瘘管结石合并症亦需切除并将造瘘管更换,若为尿道狭窄合并症应开展膀胱造瘘术,术后将尿管常规留置。两组术后均行对症治疗,包括补液、抗感染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标准差( )以及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min,ml,d)
3 讨论
原发性膀胱结石多于男性中发生,诱因为低蛋白饮食与营养不良;继发性膀胱结石则多见于输尿管结石向膀胱排入、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以及膀胱憩室等。膀胱结石临床表现主要为排尿骤然中断,疼痛可向远端尿道放射,存在膀胱刺激与难以排尿等伴随症。目前临床有诸多方法治疗膀胱结石,比如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超声碎石术等。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术有较大创伤,切口愈合时间长,形成尿瘘后处理难度较大,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但是适用于膀胱憩室、造瘘管结石以及尿道狭窄结石患者中。对于结石直径在2cm以上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较差,且击碎的结石会被黏液积聚,排出难度大;大力碎石钳在碎石时存在盲目性,会导致膀胱中环形皱襞被损伤[2],诱发尿瘘或者出血并发症。
本组主要应用弹道超声碎石术。随着EMS三代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促使碎石效率得以提升,减少穿孔、膀胱出血以及残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率。弹道超声碎石即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与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前者吸附能力强,后者将结石击碎时快速且准确,在前者作用下结石可被进一步击碎并向体外吸出。若结石直径较大弹道粉碎后应用超声清除效果优良,若结石比较松散可直接超声清除。于相同通道中应用超声杆与气压弹道碎石无需将镜鞘更换,避免过多损伤尿道。为促使碎石成功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可关注以下几个要点:①若结石超过4cm可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效果更优;②控制好膀胱体液,过多会导致碎石效率降低,过少会诱发穿孔,因此宜控制在约200ml[3];③碎石时应确保有清晰视野,防止探针将膀胱黏膜损伤后导致穿孔,应确保镜鞘与碎石探针处于同一水平,开展细致观察,防止膀胱穿孔。总而言之,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对术式予以合理选择,医生需严格掌握各类手术适应症。
本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6.42±6.29)min,术中出血量为(5.15±1.65)ml,住院时间为(8.59±2.11)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育财等学者研究结果相近[4]。综上所述,对于膀胱结石患者而言相较于膀胱切开取石术,弹道超声碎石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恢复速度更快,医疗负担更轻,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冉光舜,罗江艳,赵泽驹等.三种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膀胱结石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4,(6):1147-1149.
[2]魏森鑫,蔡宪安,王继征等.经尿道超声联合气压弹道治疗膀胱结石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3):224-225.
[3]杨伟,王亮,王庆堂等.肾镜下经尿道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J].西南军医,2013,(6):641-642.
[4]李育财,李文第,阮海峰等.弹道超声碎石术与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5,(8):61-62.
论文作者:严智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膀胱论文; 结石论文; 碎石论文; 弹道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