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探讨论文_王海翔

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探讨论文_王海翔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压力容器属于一种特种承压设备,其一旦发生泄露,可能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引发爆炸,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使用压力容器量的不断增多,每年发生的压力容器事故也越来越多,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借助对压力容器的科学、安全检验可有效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有效辨识与控制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危险源,更好地指导压力容器检验工作,充分保障压力容器检验的安全性。

关键词:压力容器;危险源;探讨

引言

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一般都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进行。其检查内容比较繁杂,包括很多项目,耗费时间比较久。在检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危险源,要及时的辨识和准确的控制危险源,及时的发现潜在的危险,保障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要防患未然,加强在以后工作中的安全保障。

1 压力容器检验内容

压力容器检验应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来进行,压力容器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条件下进行外部检查、停炉条件下进行内部检验和必要条件下的压力试验。通常在年度检查运行过程中进行全面检查,对压力容器内部检验前要进行通风冷却和清洗,然后检查容器内部和外部的表面变形,磨损,腐蚀等、以及裂纹、焊接面积、壁厚等内容。其中,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主要指在压力容器运行状态下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而内部检查是指压力容器停止使用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检验,另外压力试验主要作为对压力容器内部各部分密封性和强度进行适当的水压试验,以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有效使用。

2 压力容器的危险源分析

2.1 容器本身的设备缺陷

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之一就是压力容器的本身存在的危险。现在的压力容器配置比较复杂,无论是大件的配置还是部分小零件的配置,都有可能导致大问题的发生。随着使用时间以及使用强度的增加,有些压力容器的使用限度可能已经超出了本身的承受范围,这些小问题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不会造成什么使用障碍,但是也许会在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中造成比较严重的事故。其次,由于压力容器设备具有特殊的性质,对于容器的设备在刚性,韧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这些要求比较难以满足。压力容器在满足高强度,高压等要求的同时,承压设备之间的保护装置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压力容器设备的稳定性不够,产生很多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压力容器的运行还跟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有一些压力容器的设备装置环境及空间太狭隘,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极易损害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本身存在的设备危害是比较重要的危险源之一,应该得到厂家的重视。

2.2 电磁辐射

压力容器中的电磁工作部分的不正常使用往往会造成漏电状况,这严重影响了压力容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会产生人触电的安全隐患,同时更大的危害是电磁辐射的影响,在压力容器中由于许多设备会产生辐射,甚至有时形成放射性源扩散辐射损失,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爆炸,对检验人员的身体造成冲击或伤害。

2.3 应力腐蚀

当金属和环境介质进行特殊组合时,也就是某一种金属仅仅在某一类的介质当中,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之下,例如:温度、湿度、压力以及浓度等,在承受一定的拉伸应力(主要包括:构件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拉伸应力以及制造加工的过程中留下的残余应力、焊接应力以及冷加工变形应力等)时,能够产生应力腐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腐蚀条件,在部分压力容器当中完全具备。例如:当前液氨的储存与运输多数使用的是碳钢或是低合金钢制的压力容器。但是,根据近些年国内外多次出现的液氨储罐破裂爆炸事故的分析,发现其大多是应力腐蚀所导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压力容器危险源的预防

在对压力容器的检验过程中,要想实现合理控制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前提是要明确这些危险源如何产生的。才能及时的对于这些危险源做出相应的对策,做到有效的预防,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危险源。在预防危险源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与危险源的发展趋势做一个评估与预测。危险源的发生主要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种。明确了主要的危险源产生因素以后,再对症下药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及时的控制危险源的发展趋势。一般情况下,危险源的控制可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人为和管理三个方面。技术控制是技术人员通过了解危险源的产生原因来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主要是包括消除、防护、隔离等措施。人为控制指的厂家应该定期对压力容器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普及容器检验的安全知识从而减少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危险。管理控制则指的是管理方实行有效的监管措施,合理管理和调配,有效的预防危险源的产生。

4 压力容器检验工作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4.1 加强危险源信息反馈

要做好对于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信息整理。要对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且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反馈系统。这样使得危险信息系统更完善。可以针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的整改,做到提前预防,合理治理。与此同时,技术部门要定期的收集处理危险源信息,并且及时的提供给相关决策部门,以便更好的制定措施管理危险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不断使压力容器危险源的信息管理系统成熟与完善。

4.2 控制压力容器材料质量

压力容器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材料的质量对压力容器的寿命具有着密切联系,与压力容器的刚度、密封性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材料的质量,保证所选择的材料能满足要求,同时由于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方法,所以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从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等方面,保证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

4.3 管理控制

①健全压力容器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一旦确定危险源,则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危险性分析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主要包括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的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交接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等。②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在对压力容器的危险源进行控制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危险源等级,确定各级负责人,明确其具体责任。尤其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定期检查的责任。危险源的检查应对照具体的检查表进行逐条逐项的检查,并严格按照规定方法与标准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③做好信息的反馈,及时清除隐患。健全危险源的信息反馈系统,一旦发现隐患,必须按照信息反馈制度进行及时反馈,从而将其及时消除。最后,专职的安全技术人员应对各级人员检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和考评,从而实现管理的封闭。④强化压力容器修理与改造的监督检验,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必要性进行有效宣传,并及时地安排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对于那些长期不执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制度的单位。

结束语

压力容器在运行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力学性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一些小缺陷也会慢慢地扩展增大。因为压力容器不仅受到反复升压、卸压等疲劳荷载的影响,还会受到腐蚀性介质的腐蚀。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需要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技术检验,并且持续发现与识别危险源,及时地找到容器存在的缺陷来控制隐患。

参考文献:

[1]付坤.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2):319.

[2]刘建华.浅谈压力容器检验与危险源的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24,(22).

论文作者:王海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探讨论文_王海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