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蒙城县供电公司 安徽 亳州 233500)
摘要:电量需求量不断提高,加强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网络化,能让电网分配调度更加合理,并且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针对网络化在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中应用进行分析,在简单了解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后,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入手,明确数据网和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网络化;智能化
当前,人们对电力传输的效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现电网自动化建设,充分应用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效率,切实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网络化的研究的分析,能够帮助调度中心实时、准确的掌握、了解电网运行状况,在第一时间处理电力故障。
1、传统电力系统实际应用中的缺陷
传统的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和网络化电力系统存在极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电力系统耗时较长、工作效率较低。传统电力系统依靠人工接收、配送电网调度信息,工作用时、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工作压力较大,复杂程度较高,容易出现人为性失误。最为重要的是,新时期,人们对电力系统的需求已经不是传统电力系统传输能力能够满足的。第二,传统电力系统传输方法依靠光纤进行,传输速度较慢,传输量较低。在利用光纤方式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传输信息质量、传输容量等方面都无法保证。但是通过网络化电力系统进行传输,不仅传输速度较快,传输信息内容也会得到提高。
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总系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可以将这一自动化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以及信息接收处理控制系统。而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中的运动终端设备则安置在发电厂中,以此实时采集发电信息并且配送电量数据,再根据发电信息向调度中心发送调度命令。根据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可以看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是由其控制的,此外,信息传输系统以及信息接收处理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运动终端设备传输的信息开展工作,相比较而言,信息接收处理控制系统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将信息调配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而且在转换过程中,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信息传输系统可以直接通过运动技术将数据转换为运动数据后就可以进行传输。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应用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并且借助这一技术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不仅可以切实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还能让电网调度的操控和监测更加简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见的功能有三点,分别为:变电站自动化控制、配电网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能量管理系统为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通过这一功能,可以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安全系数,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出现的能量波动,以此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真正实现全自动化工作。
3、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网络化的设计要点
想要将网络化全面应用在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切实提高电网调度的安全性、稳定性,实现电网调度的网络化、自动化,就要对电力调度数据网和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当前电力系统正在向自动化、网络化这一方向发展,因此,在进行电力调度系统设计时就必须要明确设计要点以及设计方向,以此从根本上,保证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网络化的设计价值要大于传统的电力调度系统。
3.1电力调度数据网设计要点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设计要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具体内容以下:第一,数据传输网络平台;第二,网络平台的管理;第三,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设计原则。
首先,数据传输网络平台。数据传输网络平台是实现电力调度数据网功能的核心关键,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互联网技术搭建相应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实时接收到相应的电力调配信息。不仅如此,在一些远距离的调配站中,也可以利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共享[1]。其次,网络平台的管理。在设计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过程中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不能够忽视,在搭建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切实加强对其的管理工作,制定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措施。比如:可以设置总平台,对电力调度数据网进行逐级管理,总平台为子平台提供所需要的电量,子平台为总平台反馈相应的信息。最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设计原则。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电力调度数据网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则的确定非常重要,主要的原则包括:高效性、安全性、实用性、功能性。以高效性为例,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简化人工操作环节,利用电力调度数据网达到网络控制自动化,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使用价值。
3.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可以让供给调配站调度系统更好的开展工作,切实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让电网调度系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系统安全性;第二,系统可拓展性;第三,系统开放性;第四,系统数据修复功能。
首先是系统安全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系统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切实保证数据安全,避免调配信息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让供电更加安全。比如:系统的自救措施、补救措施等设计都要提高重视,以此能够有效避免系统出现故障。即使发生故障,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系统进行检测,找出故障原因,确保修复系统的实际能力。其次是系统可拓展性,现如今,人们对电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保证系统的可拓展性,能够及时的加入新功能,以此切实提高系统的硬件性能。比如:一些区域还会因为配电需求量上涨而增加接入调配站,借助可拓展性,可以保证接入口数量充足,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再次是系统开放性,系统开放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设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为系统设计形成开放式的结构,可以让不同系统同时接入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在开放式的系统结构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也会得到提高,不同系统接入后都能够正常使用,不仅如此,一些系统中所具备的新功能也可以正常接入到系统运行模式下,出现问题的概率得到大幅度降低。最后是系统数据修复功能,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利用修复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电网调配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丢失情况,通过数据修复功能可以借助发电站的配送信息重新找到电网调度量。不仅如此,借助这一功能可以对电网调动设计出接收、发送序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借助对应序号,找到丢失的数据,提高修复效率,为电网调配提供保障[2]。
4.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信号容量较小、而且传输速度的较慢,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用户对电力稳定性的需求。借助远动技术、网络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电力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供电传输速率,切实条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电力部门也能利用这一系统控制整个网络稳定、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金鹏飞.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远动技术网络化实现探讨[J].时代农机,2017,44(05):48-49.
[2]路天峰,张瑶瑶,胡斌,等.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网络化的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9(04):119-120.
论文作者:耿开岭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