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倡导“学——议——导——练”的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在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中,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很低。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体育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它表现为从不会到会、从未掌握到掌握、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形式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科学可操作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可操作,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目标不明确,目标的设置宽而空,学生就不能在目标的引领下进行学习活动,那么课堂教学就只是形式。因此,教学目标中要有明确的“行为动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通过学习让学生“说”出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这个目标学生用“说”来完成,自然会很容易达成。制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嘴、动手,只有这样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
二、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精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所教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趣味化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所以,在教学中要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难度适宜、富有乐趣,使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例如在准备运动中,我们可以从游戏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展示、运动竞赛等方式进行,使形式多样化,使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组织合理而周密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学组织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要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例如“正反口令”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利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练习,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
五、教学评价科学合理
新课标下课堂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而且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过程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要即时评价,学生的一次练习很规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在做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老师说一句很简单的“做得很好,继续努力”,学生心里会很高兴,还想下次做得更好。这个结果不仅能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也能激励学生以后更加努力地学习。要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形式的多样性,另外还有品德评价、心理评价等等。为了匹配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评价的形式提倡师评、自评、互评等几方面的结合。在推进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更需要教师以赏识、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而教师的这种赏识、激励性的评价,会促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也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论文作者:秦进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体育论文; 评价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体育课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