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式探索”的实践意义——档案开放利用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义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25(2009)06-0085-04
我们在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中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科学的呢?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你对一个理论绝对信任,这就表明你的思想已经僵化了,这个理论也就不可能发展;如果你对某一事物绝对不信任,那你就无从接受其中可能符合科学的部分,使你的认识片面化、极端化。哲学上的“凡是”观点,科学上的种种“禁区”都带有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影子。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档案部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档案管理利用的传统与现代、实体与虚拟、整合与服务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些探索自然要触动原有理论和旧的管理机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谨以安徽档案管理利用模式5年改革为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同时思考问题:“这项从2004年起始的改革,其成果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究竟有何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为这项改革发生在安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所以本文称其为“徽式探索”。
1 破冰——“徽式探索”的起因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档案工作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级、各类档案馆普遍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的科技档案工作和各种专门档案工作迅速发展,档案专业教育、理论与技术研究、宣传、出版、外事等活动也逐步发展起来。档案工作已大大超出党政机关档案工作的范围,开始形成了以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为基础,以各级各类档案馆工作为主体的、具有全国规模的档案事业。
伴随着高速发展,档案工作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显现,如经费、编制、人员培训、外事工作等,都要与政府的许多部门协商解决,大量的业务工作都要由政府组织实施。此种情况下,档案机构作为机关的一个工作部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化。一方面,有些档案室长期作为办公厅(室)的内部机构,很难行使它的社会职能,影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形成于计划经济下的档案管理利用模式,极其自然地出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归属与流向上的条块分割。而这种条块分割又直接导致部分专业主管部门出于自身工作方便的考虑,不断强化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更为严重的是,档案信息资源归属与流向上的条块分割引发了信息孤岛,并使这种孤岛现象面临着不断深化的风险。目前政府机构中有多少个部委办就可能有多少个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各自为政,不联不通,隔断了部门业务上的内在联系,致使丰富的信息资源难以得到共享。这些信息孤岛不仅拖累了档案信息化进程,而且严重地威胁着我国信息化战略的实施。
档案部门不能回避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设施建设,并正在强烈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心态,档案部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档案库房中存放的多数是陈旧的公文,能够直接为现实、为老百姓、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资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于两难窘境的安徽档案部门,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选择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档案管理利用模式改革的试点,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突破档案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制约瓶颈,拉开了我国档案部门创新体制,强化服务的改革序幕。因此,可以说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了“徽式探索”的发生,它奋力一争,破冰而出。
2 改革——“徽式探索”的主要内容
安徽档案部门认识到,拼拼凑凑的改良往往是行不通的,思想的解放是根本的解放,体制的突破是根本的突破。只有克服保守的思想和怕事的态度,从体制机制上动刀子,不搞形式主义,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档案行政管理混乱、监管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徽式探索”抓住了3条主要内容:(1)破除经费由国家投入,资源部门分割,难以服务社会的旧模式,建立起行政区域内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2)在档案管理方面体现了档案信息资源集约化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变各类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针对档案馆“为现实、为老百姓、为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的资源太少”等客观情况,展开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以档案的收集、整理为切入点,明确档案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形成、流转和管理工作中的关系与职责,建立新的流转机制。(3)在档案利用方面,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死的档案资源转变为活的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启动了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开展了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起草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基于XMI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等国家行业标准,并通过专家评审,填补了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此项空白。
通常,一项成功的改革从讨论到试点,再到理论整理,直至形成规范、政策、法律,从而指导推广应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安徽档案部门对国家档案管理利用新模式的探索首先在和县试点,而后以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国家档案局又组织了一个《新时期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的项目,对安徽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多种情况表明,“徽式探索”是完整的、成功的。这种探索既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档案学管理理论探讨的现实需要。
在《新时期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项目评审会上,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说:“安徽档案改革是大规模的、深层次的改革,符合国家大部门建设的要求。通过改革,使档案部门为民生工程服务又往前迈了一大步,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建立覆盖民生、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要求。通过改革,引起了我们对档案工作很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甚至引起我们对档案法律法规的修改问题的思考,对有些问题产生了冲击,比如档案馆网布局的问题。这是好事,因为法律产生于实践,没有改革实践,法律就不会有新的发展。我们要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使这项改革更好地推动档案事业发展,为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工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经验——“徽式探索”的实践意义
安徽档案资源整合和管理利用模式改革,社会群众反应如何?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有何实践意义?这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引用2009年安徽省档案工作会议的最新材料:
改革后,“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档案工作,合肥、马鞍山、六安等市的党政主要领导纷纷对档案工作做出批示和要求。芜湖、蚌埠、淮南等市的分管领导帮助档案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全省档案事业经费大幅增长,档案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据统计,去年,市、县(区)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平均是改革前的7.1倍。全年新建、扩建和竣工档案馆17个,总投资是改革前的9倍多。
馆藏档案数量猛增,馆藏档案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后,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数量明显增长。太和县档案馆馆藏数量增长最多,已由改革前3.3万多卷(件)增加到40多万卷(件),专业档案与文书档案比例也由1∶11变为7∶1。舒城县档案馆馆藏数量由7万多卷(件)增加到40.9万多卷(件),成为全省馆藏档案数量最多的县档案馆。
档案利用出现火爆场面,档案馆由“门前冷落”变为“门庭若市”。通过改革,档案服务实现了“一站式”,查档人数猛增。改革以来,泾县档案馆档案利用人次是改革前至建馆47年的1.5倍。来安县档案馆去年接待群众,最多的一个月平均每天接待450人次,最多的一天为书记接访日,接待群众查档高达1020人次,创全省历史之最。”④
到2008年底,安徽省已有95个市、县(区)开展了这项改革,超过了全省市、县(区)总数的三分之二。一些档案馆把民生档案放在档案信息化的优先位置,建立了一批涉及知青、婚姻、房产、土地等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通过网上利用、在线答疑、热线咨询等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受到了群众称赞。有的群众感慨地说:“党的政策好,档案不可少”。档案为经济建设和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
笔者认为:安徽档案资源整合和管理利用模式改革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困难,急需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往往就是制约利用的瓶颈,一旦突破这个瓶颈,档案事业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何种情况下,档案的开放和利用都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这是档案事业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在这一点上,“徽式探索”为我们再次明晰了思路。
到去年底,全国共有30多个省、市、区及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档案部门领导率团到安徽考察档案管理利用模式改革。上海市档案局考察后,还在《中国档案报》上发表了“见贤思齐”的文章。这些考察团带走的不仅是安徽对省以下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利用模式改革的经验,还带走了安徽档案部门的深度思考: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档案工作究竟应该如何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服务?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信息如何更好地实现开放利用?档案法律法规应该如何为改革实践保驾护航?怎样的档案馆网布局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如此等等。正是这些思考,让我们感到“徽式探索”实践意义的深刻与厚重。随着来自全国各地考察者的聚合与扩散,彰显“徽式探索”核心精神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将逐渐传播并促进我国档案工作改革不断深入。
4 思考——“徽式探索”有关实践与理论问题的梳理
思考一:
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江淮大地发端的“徽式探索”中,无论是建设国家档案管理利用新模式,还是建设电子文件中心,我们都能看到安徽档案工作者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与决心。他们立足于困难之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改革之路。创新之前与创新以后的全省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面对困境,档案工作唯有创新才能破局,才能紧随国家和社会前进的脚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最近指出:“要创新档案工作,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由于我们档案工作自身的相对封闭性,也由于我们档案位置后置性,同时也由于我们档案作用的间接性,容易使我们的工作视野、工作思维、工作思路受到影响和制约。那么,如果我们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不下工夫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讲的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就是一句空话。⑥”“徽式探索”从理论上再次提示我们:档案工作转型,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转型,档案部门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对于档案工作的需求,不断深化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认识,善于把握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敢于突破前人,超越自我,提出档案工作在社会转型期的新理论、新体制、新技术、新服务,完成档案工作的主动转型,才能更好地实现档案的社会功能。
思考二:
“徽式探索”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当前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档案部门应该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文明,服务于大众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扮演好国家和社会进步中自己的角色。档案服务创新首先要建立在馆藏资源丰富的基础之上,“徽式探索”的成功之处就是尽可能地集中档案信息资源,为服务社会打好基础。创新服务内容是档案服务创新的核心,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时间都需要随着实际需要而持续创新。电子文件的普遍使用给档案馆增添了一种全新形态的信息资源,提供电子文件利用成为档案服务的新内容。档案利用服务要顺应时代和改革的现实需求,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与及时性,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思考三:
中国的档案学理论研究,很少远离实践去进行闭门造车,而总是贴近档案管理实践,密切注视并及时发现、抓住实践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情况与问题,从理论上做出切实、中肯、客观的解释与回答。这些做法,使中国档案学理论既保持了理论性,又注重了实践性,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档案学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仍会按照这一基本轨迹走下去,但现实层面的许多新的现象,无疑会使档案学理论的未来发展与过去已走过的道路有所不同。
譬如,“徽式探索”进行的国家档案资源整合,提高了综合性档案馆在国家档案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必然要求现有的档案管理理论得到创新。又如,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档案不再单纯属于国家所有,很大一部分档案属于个人所有,甚至属于外资企业所有,档案的成分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就必须得到修正与创新,使之能够更好地指导档案工作实践。再如,安徽电子文件中心的面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档案的收集、管理、保护与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开发等理论都提出了全面创新的要求。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因而,它具有很突出的社会实践品格。研究档案学不仅是为了认识规律,探求事物和对象的本质,更是为了指导档案工作实践。此点,“徽式探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思考四:
有人认为,改革成果巩固的最好形式就是制度与法规。依据法制原则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理性思维方式,有助于改善档案工作与社会不同组织间的和谐关系。据悉,正在修改的《安徽省档案工作条例》,将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档案资源整合等相关问题,从而减少争论和操作难度,为改革赢得可贵的时间。
档案部门的法律探索之路依然崎岖和漫长。不过,笔者这里想说的是:人类社会追求法制化的历史表明——法制化不应该是静态的理论与制度,而应该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徽式探索”的实践再次生动地证明,改革者的推动和保守者的设防可能对一定时期的法制化发生影响,但无法改变民主法制自有的演进规律。安徽档案资源整合的试点引发了一些讨论,正因为如此,“徽式探索”的成就对我国档案法制化的意义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
思考五:
人才是档案工作创新的核心,要建立一整套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他们设计好档案工作创新的人生道路,树立一个能够体现人生价值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建议进一步加强省级档案学会工作,加强对档案科研项目的引导和组织工作,强化科研创新激励机制。针对目前许多厅局级管理机构已经开展了科研成果年度评选的实际情况,建议省级档案学会的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升格为厅局级管理,或由档案学会承办,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验章。
当前,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档案开放利用创新,是“徽式探索”重要的创新内容,其预期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与档案信息利用公平的程度。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特别要注重原创性和开拓性,力争赋予“徽式探索”新的亮点。
收稿日期:2009-10-09
标签:档案管理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档案与民生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时政论文; 档案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