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论文_于振华

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论文_于振华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以其有别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特点成为未来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施工、维护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从建立完善的法律和规范体系、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建设、积极培养具有过硬业务能力的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等方面借鉴经验,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建筑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

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和优缺点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是可以缩短工期、耗能低、实现快速复制,造价低廉,保温隔热效果良好、质量轻、抗震性能良好、绿色环保、受气候影响小、节约劳动力。应用装配式住宅可以促进新建材的产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装配式建筑的缺点是连接不牢靠,相对于整体现浇混凝土住宅,他的整体连接度不高,需要更多的钢筋加固。结构形象单一,安装的时候难度大,专业作业人员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16年9月27,国务院提出《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确定了8项重点任务,一是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二是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三是优化部品部件生产。四是提升装配施工水平。五是推进建筑全装修。六是推广绿色建材。七是推行工程总承包。八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巨大优点和国务院提出的意见,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刻不容缓,装配式住宅的可研究性和创新设计成为当前的问题,克服装配式住宅的技术难题成为建筑工程人员工作的重点,装配式建筑的前景十分广阔,值得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深入研究。理论结合实践,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也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工业化。

2、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开创历史新局面

我国曾经有过两次建筑工业化的热潮,其驱动因素都是出于大规模建设与技术进步的需求,分别由于多重历史原因以及缺乏个性化、质量性能等原因停滞。当前,从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再次掀起了装配式建筑热潮。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建筑业的提质、增效、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是实践对世界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的重大绿色观的重要途径之一,2016年以来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开创了新局面。

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政府连续发文,强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装配式建筑“用10年时间实现占新建建筑30%”的发展目标;2016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顶层设计;2017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了管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要求,2017年1~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连续出台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组织技术专家编制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具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的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规范,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层面作出要求,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3、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规范体系

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时,应以创新驱动引领升级为核心,旨在构建现代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建造集成体系的顶层设计。在装配式建筑标准编制过程中,要建立完善覆盖包含设计、生产、施工、使用和维护全过程的规范体系,明确在不同生产环节中,装配式建筑相应工作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通过完善规范体系,约束参与装配式建筑各生产环节的企业,确保从设计、生产、施工到使用的统一标准,为建筑工业化奠定基础。

3.2、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建设

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建设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统筹考虑装配式建筑的各个生产环节,如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推行一体化的集成设计,推广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的设计方式,强调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进行设计模拟,实现全专业与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特点,重点解决以往单单强调结构单专业,参与施工各专业间的衔接较差,重结构、轻建筑、轻机电设计等问题。并且应推动预制构件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确保产品质量。建立属于我国的预制件产品目录,同一收录符合要求的不同生产单位的预制构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制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归类,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个性化的要求。

3.3、积极培养具有过硬业务能力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专业人才

①针对师资进行培训,可由学校、企业联合培训师资,产教互动,定期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还可以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客座教授不定期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统筹安排校内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企业实际生产操作、顶岗实习等教学资源,构建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培养,为企业输送一线技术人员。

总之,建筑行业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一方面,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GDP的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高资源消耗、低劳动生产率、少技术创新、多质量缺陷、建设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为了优化建筑行业产业结构、加强技术研究、推进建筑节能减排,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近年来通过加大扶持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建造来达到实现建筑工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43-48.

[2]朱维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14):227-228.

[3]于龙飞,张家春.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09): 40-42.

论文作者:于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论文_于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