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血小板输注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余诚

广州军区总医院 广东 510010

【摘 要】目的 探析影响单采血小板输注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输注单血小板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受检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00例输注单血小板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受检者为对照组,对受血者和献血者的各项基本资料、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以及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受血者在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采血小板输注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与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自身因素、血浆蛋白含量以及外周血细胞数量均明显相关性,推测异源血浆蛋白有可能是导致单采血小板输血后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建议对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再次输注血小板时洗涤血小板。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输血后不良反应是输血的常见现象,输注单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国内外关于受血者和献血者的研究相对较少。通常情况下,输血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发热,诱因主要为血浆蛋白、免疫性抗体、免疫性细胞等[1-2]。本次研究以200例受血者和献血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析影响单采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输注单血小板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受检者为观察组,剔除病程记录或调查项目未检测的病例,出现过敏反应70例,出现发热反应30例。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00例输注单血小板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数据均由我院提供。

1.2研究方法

对受血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

对献血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阳性报警时间是否呈现正态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进行检验,对于检验后呈现正态分布的数据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检验后呈现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统计值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初步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回归模型的似然比检验及Wald检验。之后进行自变量筛选,将回归效果显著的自变量选入回归模型,最终建立合理的影响单采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2结果

2.1单采血小板输注后不良反应与受血者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受血者在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单采血小板是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出血性疾病的重要血液制品,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发生免疫反应,在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以及多次输血患者中较为常用[3-4]。本组研究中,从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上来看,两组受血者在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之差、输血后血浆球蛋白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国外有报道称输注存储时间在3d内的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为17.65%,而输注保存3d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但本次研究中并未对此观点进行证实,这可能是本次调查的内容仅限于单采血小板,成分纯度高;从献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上来看,两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小板采集机型、循环量、献血前白细胞计数上无明显差异,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5]。

综上所述,单采血小板输注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与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自身因素、血浆蛋白含量以及外周血细胞数量均明显相关性,推测异源血浆蛋白有可能是导致单采血小板输血后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建议对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再次输注血小板时洗涤血小板。

参考文献:

[1]林栋,陈宝婵,叶柱江.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3):198-200.

[2]李伟其,钟孟如,黄丽香.血液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9):2044-2045.

[3]逄帅,于淑红,邢美玲.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2):170-171.

[4]陈雪梅,贺小艳,邓文斌,等.单采血小板输注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8(a02):662-662.

[5]沈元红,孟妍,谢东甫,等.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外周血小板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7(1):21-23.

论文作者:余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单采血小板输注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余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