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刘玲芳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将6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分组方法采用计算机表法,在护理方法的选择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延续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1个月的护理以后,行延续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远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护理模式;宫颈癌;生活质量;抑郁;焦虑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高发年龄是30~35岁,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明显症状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胀等表现。目前针对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手段效果不够满意[1,2],多数患者治疗期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情况,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针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的延续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将患者护理期间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总结并归纳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6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分组方法采用计算机表法,其中研究组:年龄29~70岁,平均(48.28±1.94)岁;病程8个月至3年,平均(2.05±0.49)年;病理类型,鳞癌25例,腺癌5例;对照组:年龄29~70岁,平均(48.28±1.94)岁;病程8个月至3年,平均(2.05±0.49)年;病理类型,鳞癌26例,腺癌4例。两组患者的样本无论是在年龄还是自身的性别和疾病类型上都呈现以P>0.05情况或者是结局,没有探究价值,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宫颈癌者;②已签署同意书者。

b)排除标准:①肿瘤广泛,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者;②精神病发作期患者;③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1.3 方法

在护理方法的选择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体征检查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延续护理模式,包括①宫颈癌前教育:使用视频、宣传册等不同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可批,向其说明疾病与相关生理结构的解剖学特点,以及治疗的意义,使患者有较充足的心理准备;②心理护理:护理期间定期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情绪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沟通,预防和缓解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地态度,对治疗充满信心,对护理人员和医生充满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③家庭支持: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针对性干预,强调家庭支持的意义,减少患者的顾虑,提高患者丈夫对疾病的了解,告知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和关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注重夫妻间的交流;④对于出院后的患者,通过随访的形式继续对患者进行护理,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每月进行家庭随访1次,确保患者有较好的康复状态。

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情况。

1.4 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评价,包括焦虑、抑郁各7项,总分均为0~21分,HADS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

生活质量采用《McGill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MQOL)进行评价,包括4个维度,共16个条目,160分,MQOL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HADS评分和MQOL评分等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运行t值检验,性别等数据采用%表示,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HA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HA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个月的护理以后,行延续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DS评分的比较(分,±s)

2.2 两组护理前后MQOL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MQO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个月的护理以后,行延续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远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MQOL评分的比较(分,±s)

3、讨论

宫颈癌是我国多发性恶性肿瘤疾病,临床主要根据癌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并对预后做出评估。妇科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是临床常用的宫颈癌检查手段。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对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重视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水平,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项试验中,经过1个月的护理以后,行延续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研究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远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延续护理模式临床价值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康赛霞等[4]的研究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海霞. 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8):1155-1158.

[2]郭爱琴,钮冬. 心理、疼痛护理相结合对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195-196.

[3]艾淑颖,柯昌云,王风琴. 延续护理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74.

[4]康赛霞,张莹娟,郑丽雅. 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153-154.

论文作者:刘玲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刘玲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