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对我国劳动工资统计呈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性措施和相应的改进建议,进而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统计体系。同时介绍劳动工资统计的必要性以及有力影响,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促进我国企业朝着更加健康高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劳动工资;统计;问题与对策
引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而私营企业的数量则飞速增加,企业用工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工资统计的范围越来越广,这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困难,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使其统计和监督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难以实现,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投入情况以及企业内部劳动力的流向起着重要影响,同时还能够有效体现工作人员的从事职位方面以及在专业技术方面的情况进行有效反应。劳动工作统计工作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反应劳动工资的具体组成。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劳动工资统计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企业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
1.1统计的整体功能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统计有三个功能,包括统计信息,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统计职能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能力不强。对于企业,统计工作仅作为分支机构运营。众所周知,数据处理起来非常复杂,统计部门会对数据汇总工作较为繁琐。在收集统计数据和收集数据时,需要对数据的真假进行辨别。但由于这些数据收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例如人事因素的限制,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阻碍,从而统计的三大功能将不予考虑,导致统计的整体功能未发挥有效作用。
1.2统计方法和指标不规范,负担沉重。
目前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仍处于原有状态,设置相对陈旧,落后,现代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工资分配不均。它也与过去不同,并且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的工资统计指标无法显示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发展状况,目前的统计方法也存在缺陷,无法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方法形式不能监督和控制统计对象,信息渠道的建立不规范这将导致一些报告信息出现错误漏洞,而不规则的统计方法将使报告显得更加混乱,增加了单位的负担。
1.3劳动和工资统计工作薄弱,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差。
在统计过程中,劳动工资是由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兼职工作。所谓的统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当然非常薄弱,数据处理的统计工作中没有专业统计数据。人员使用真实的统计知识可能导致统计内容不合理,数据可能发生变化,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统计数据的交付时间不确定。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始记录在非标准统计系统下并不是全面统计的,原始数据出现问题。在将来收集数据和填写数据的过程中,数据不能反映劳动工资统计相关指标的实际情况,这是直接导致统计数据质量缺乏有效保障的主要方面。
1.4统计范围狭窄,难以全面反映真实
现行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组织,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市集体经济,合资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但不包括乡镇企业,规模以下的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份额不断增加,劳动工资统计偏向于反映国有,集体等经济体。该单位的劳动力状况数据不能反映或不能有效反映逐渐成为就业主体的私营和个体经济中的劳动和就业状况。此外,非公有制企业吸收社会劳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统计数据通常难以准确反映当前的就业条件和工资水平。
2改善劳动工资统计的对策
2.1加强宣传,发挥统计作用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统计作用,对统计建设进行相应的培训。要注意法制中的统计制度,以企业单位标准化的形式开展统计工作,科学统计工作,加强单位内部统计工作的奖惩制度,在宣传统计工作的同时学习新的统计方法,使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能够加强统计的统计概念,理解统计方法。劳动工资统计对员工福利具有重要的参考和计算价值。准确的劳动工资统计思想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统计工作的宣传,使企业的领导工作统计工作。注重并加强领导层对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视,使各单位都能改进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发挥统计作用,确保劳动工资统计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
2.2标准化统计方法,更新指标设置以满足业务需求
随着工资分配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需要统一统计方法并更新统计指标。我们必须在有效的统计方法下获得工资统计指标,及时明确地表达劳动工资的总体规模和具体特征。有必要不断更新统计方法,并填写每个单元的统计报告,以防止手动填充导致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严格的数据录入监控,及时的数据更新和平稳的统计工作,可以确保对统计对象进行实时有效监控,确保信息渠道发挥有效作用,确保统计信息不被漏报,统计方法应该更加标准化。在提交报告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统计方法标准,以防止更加混乱,减轻了报告单位的负担。
2.3加强统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统计工作薄弱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坚持聘请专业劳动统计人员专注自己的职能,熟悉统计业务,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的学习主动性,熟练掌握统计数据业务,认真审核统计报表,降低统计数据的错误率,从而加强统计培训人员,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真正做到有效反映统计相关指标的实际情况。
2.4提高劳动统计服务水平,发挥统计分析应有的作用
优质服务是统计职业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统计生命力和生命力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和社会对统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统计分析和信息是统计最终结果的体现。因此,对于市,县级统计部门:一是要及时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分析,以适应形势;第二,必须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以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统计数据。第三,发展和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参与政府宏观决策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第四,要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优质服务。
结论 :
综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对于企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进行劳动工资统计,并就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企业内部统计方法,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促进我国劳动工作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香. 浅析当前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09(17):144-144.
[2]安烈霞.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 品牌(下半月), 2015(12).
[3]苏凤玲. 浅析现代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智富时代, 2014(12):101-101.
[4]郭丽云. 建筑施工企业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2):94-94.
论文作者:黄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劳动工资论文; 统计工作论文; 统计数据论文; 方法论文; 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