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需要关注的控制要点与相应的对策,希望对接触此类工程的监理人员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监理;控制要点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供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此,一要适应市场需求,二要健全相关制度,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针对现场施工中必须加强控制,特别是组装过程中的起吊、安装等。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难点在于现场的拼装施工现场施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种类繁杂。要想顺利完成既定的质量、安全及工期目标,就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特别是针对现场施工的核心技术管理。
1.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运输和堆放管理难度大
构件的运输和堆放管理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之一。现场的墙、梁、板等的堆放支架需要进行安全计算分析确保堆放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吊装风险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大量起重机械.由于起吊高度和重量都比较大且部分构件形状复杂因此对吊装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吊装位置选择不合理可能影响工程的建设和工人的操作安全。
1.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现场安装临时支撑风险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在临时吊装完毕之后,节点混凝土浇筑之前,所处的受力状态很危险。为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减小构件的非正常受力变形.在节点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设置临时支架,但是如果支架不牢固将对工人操作造成极大安全风险,同时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后果。
1.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板防水难度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板的拼缝是装配式建筑一个重要的防水薄弱点如果无法保证此处的施工质量,将会发生外墙渗漏的问题。
1.1.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拼装定位难度大
对于预制率较高的装配式建筑现场构件类型多,构件是否能够良好的定位安装将影响结构的外观与受力性能。采用机械设备对工程中各类预制构件进行安装定位具有一定的难度。
1.1.6现场施工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多塔吊工作、临时脚手架、构件安装过程等存在极大人员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2现场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施工现场的主要风险就是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安全的风险源存在于各种施工过程及非施工过程中如临水临电的使用安全、各种洞口的防护安全及大型机械设备的施工安全等。这些风险如果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等方式一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下面将重点分析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有关的监理控制要点。
1.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堆放
预制构件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堆垛。同时,堆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堆放对于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在施工中若构件堆放合理塔吊施工简便,构件组拼简易,可以极大加快施工进程。另外,合理堆放构件对于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也是有利的。
1.2.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吊装
构件的吊装需要专业的吊装人员严谨的施工工序才能将构件定位以防构件在悬吊过程停滞过长时间,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及结构的施工工期造成威胁。另外吊装构件时吊点的选择极其重要,错误地选择吊点会使构件在吊装中发生损坏、构件发生翻转等。吊装设备的完好性同样重要。
1.2.3临时支撑
构件吊装到位后无法实现一次性安装,需要设置临时支撑固定结构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现浇段需要设置临时的施工脚手架,这些结构均属于施工的生命线牵涉人员的伤亡及施工的质量,必须保证临时支撑的稳定性和强度。
1.2.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定位
构件安装过程中各构件安装位置,连接缝隙等可能因构件尺寸的不同或者吊装方案的不同很难精确安装到位辅助的定位安装工具或者仪器操作具有一定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监理对策
2.1人身安全管理措施
2.1.1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定期维护
为确保大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运行施工单位应首先要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完好的。缺少安全装置或者安全装置失效的等带“病“状态的大型机械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交底工作。特种机械设备必须具备特种设备操作证的专业人员操作。
2.1.2吊装
构件吊装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施工工序,而且吊装施工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以往经验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为了确保吊装的安全吊点位置的确定和吊具的安全性应经过设计和验算,吊点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吊索等吊具也必须满足相关的起吊强度要求。
(2)吊车司机经验必须丰富。起吊过程中现场必须有至少一名起吊指挥人员进行吊装指挥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持证上岗。
(3)吊装影响范围必须与其他区域临时隔离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吊装作业区,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4)遇到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或者六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预制构件吊装。
2.1.3施工用电安全
加强标准化安全电箱的管理;切实落实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零)措施;施工现场照明设施标准化;施工现场电缆线路敷设规范化;加强对电焊工、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熟悉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确定防护措施。
2.1.4临边防护及上下楼梯设置
(1)结构临边口用脚手管搭设扶栏用安全绿网做好围挡,并用红白双色油漆做好相应的警示标识。
(2)登高通道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搭设高度及步距等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3)通道应满铺脚手板并且固定牢靠。
(4)楼梯防护符合安全防护标准拟采用脚手管搭设,楼梯坡度应符合相关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严禁搭设陡峭的上下楼梯。
2.2施工技术风险管理措施
2.2.1临时支撑体系布置
临时支撑体系可以采用专门的门式支架,支架上部使用型钢作为受力件,禁止使用枕木。支撑的间距、步距应该进行安全性计算,并报监理单位审核完成后实施。所有的支架在进场时必须进行进场材料验收,主要验收相应的质保文件、构件的壁厚及外观质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下部临时支撑架应该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布置构件吊装到位后应及时旋紧支撑架支撑架上部作为支撑点型钢需要与支撑架可靠的连接。支撑架的拆除需要在上部叠合部分中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实施。支撑架在搭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严禁野蛮操作、违规操作。
2.2.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堆放管理
为了避免进场构件的二次搬运影响施工进度,需要将强构件堆放的管理力度完善构件的编号规则对构件进行跟踪管理:对于进场的构件应该及时按照预先制定的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堆放区域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合理划分使得构件的堆放与相关吊装计划相符合。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堆放时不应该与地面直接接触而应该搁置在木头或者软性材料上。预制柱堆放时,高度不可超过两层,且应该在两端0.2L-0.25L间垫上木头。上层柱子在起吊前应该先平移至地面上,方可起吊。大小梁堆放时,高度亦不可超过两层。需要在距离两端02 L-0.25L处垫上木头,薄壳梁则应该将木头垫在梁的实心处避免让薄壳端受力。KT板的堆放不可倾斜,且不应超过4片高堆放时需要在距离两端0.2 L-0.25 L间垫上木头,并且地坪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外墙板的堆置以A字架为原则,长期储放时必须加安全塑料带捆绑或钢索固定,墙板直立储放时必须考虑上下左右不得摇晃,且需要考虑地震时是否稳固。
2.2.3防水防渗技术管理
装配式建筑的防水防渗问题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控制难点,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防水性能,主要应该在设计阶段合理设计防水节点,通常情况下,可在接缝处采用外侧的防水变性硅胶嵌缝及内侧的预埋防水橡胶条并在墙板的+字接头处的内侧增加一道聚氨醋防水嵌缝。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墙板的细部构造,比如可以在拼缝处设置导水及排水措施,或者在上下板块拼缝处设置企口构造防止水从外部进入内侧。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防水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确保防水施工的质量满足设计文件的相关要求。
2.2.4构件吊装的安全管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在吊装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吊装安全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在吊装过程中必须做到所有相关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所有设备已经过检测并在有效期内。监理在构件进场后应该及时对构件进行验收重点核对吊点位置确保吊点满足起吊要求。
在整个构件吊装期间监理应该定期检查吊装用钢索如发现损坏或磨损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更换构件起吊时可以考虑设置拉绳以便操作人员能在起吊过程中控制构件的方向。除此之外,监理需要求施工单位在吊装作业前进行专项交底,并在每天作业前进行危险点的专项交底,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能力满足要求。
论文作者:杨明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构件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支撑架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