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等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作用_巴黎论文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其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论文,作用论文,制度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法国技术教育的历史悠久。在古代和中世纪,技术的传播靠父子、师徒相授。到了近代,以学校形式传授技术的方式出现。法国第一批技术学校始建于17世纪末,当时的杜埃炮兵学校、矿业学校、桥梁道路学校等都是为统治者培养高等人才的场所。而以学校形式从事技术教育的、培养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技术学校则创建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这种教育制度是在20世纪前期逐渐确立和完善的,最终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国中等技术教育促进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法国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兴起时期,约从19世纪中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是确立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40年代;三是完善时期,从50年代至今。

一、中等技术教育的兴起

中等技术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法国在大革命之后,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招聘科学技术人才,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先进技术设备运用到生产领域,劳动生产者接受专门训练后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而当时法国熟练工人严重缺乏。据巴黎商会1848年调查,巴黎约有342530名劳动者,但只有10114 人是学徒工出身,工人中经过培训的只占1/17。〔1〕

此时,各列强争夺工商业优势的斗争日益激烈。尤其1851年以后,几次国际博览会的举行,更激起各国的竞争。法国物质资源比较匮乏,又无先进的机械设备,因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开展对工人的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便生产出优质产品,增强法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教育大臣维克多·迪律伊(1863—1864在任)指出:“这场和平而又令人担忧的斗争是在工业国家间进行的,那些拥有足够劳力和资本的国家不会得到什么回报,而那些拥有智慧和知识劳动者的国家才能稳操胜券。因为科学日益运用于具有新动力的工业。这就是今日的工业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原因。”〔2〕

1880年以前,法国统治者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偏重正统的古典教育,因此国立技术学校寥寥无几,而私立学校却发展较快。1880年以后,法国政府加强了对私立学校的管理,并加紧建设国立技术学校。

较早建立的技术学校是1817年夏隆、昂热的工艺学校,在原有的学校基础上改建而成,1826、1830年改变了招生规定,学制定为3年, 开设冶金、铸造、铸模、制锁等专业。随着这两所学校的成功创办,在圣艾蒂安、阿莱等地建起矿业实科学院。

1880年以后法国政府开始加强对私立和省市镇开办的技术学校的管理。1880年12月11日第一部关于技术教育的立法颁布。规定:1、 省市镇开办的技术学校归商工部管理。此项规定实际上并没有很好落实。 2、创建国立中等技术学校。1881—1882年在维埃尔宗、 南特等地兴办4所学徒实科学校,〔3〕后改名为国立职业学校。到1914 年全法国已有6所有关学校,招收1850名学生。〔4〕

1892年法国政府颁布将高级初等教育学校改建为商工实科学校的法令。高级初等教育是1833年6月28日法国教育部长基佐提出的, 即在初等教育中加进职业教育内容,开设与实际相关的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1892至1899年,法国政府共发布6项通告,将28 所高级初等学校改成商工实科学校。〔5〕

商工实科学校由国家、市镇或省政府共同资助、建立。教师由国家聘任。大部分商工实科学校既有商业系,又有工业系。学生12岁入学,修业3年,合格者获得实科学习证书,教育大纲因地而异。

1888至1891年法国还多次发布通告、法令,对国立职业学校、商工实科学校招生条件、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加以规定。

除政府办学这种形式外,还有雇主、工业协会、宗教团体开办的学校,目的是为本地区、本部门培养熟练工人和技术员,开办者还可以免费获得大量的劳动力。比较突出的是学徒学校或徒工学校。这类学校有4种形式:第一种是厂办学校,如施奈德工厂于1838 年在厂内建立一所学校,除开设普通教育课外,还设专业课。第二种是校办工厂,如修道院院长贝朗热于1827年在巴黎创建圣尼古拉学校,工厂办在校内,这所学校现在仍存在于巴黎沃吉拉尔大街。当时该校招收13岁的男子,修学3至4年,每天两小时学习,每周48小时在工厂里劳动。第三种是学校和工厂分设两地,如南特工业协会于1832年建一所学校,学生早晚各1 小时学习普通知识,10小时去工厂里劳动。第四种是真正的学徒学校,是1860年后根据学徒教育的需要办起的,如1867年勒尔弗尔市府建的学校,招收12岁的孩子,每天学习6小时的铁匠或木工专业方面的知识和4小时的普通教育课程。〔6〕

这一时期是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初创阶段,大部份学校,尤其私立学校还谈不上是什么等级的教育。各技术学校独立存在,彼此毫无关系,政府干预十分有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根据地区和工商业的需要和创办人的意图而定。

二、中等技术教育制度的确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并形成垄断资本,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每年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1900—1905年的2.7%, 增加到1910—1913年的4.2%。〔7〕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破坏, 全国的物质损失共达2000 亿法郎, 约损失1365000劳动力。〔8〕国家针对这种状况采取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控制的办法,直接干预工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分配等事务。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更得到国家的关注。因此技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1919年7月25日法国政府颁布关于技术教育《阿斯蒂耶法》。〔9〕

此项法令的主要内容早在1901—1902年就由劳务最高委员会提出过,并将改革草案在1905年提交议会讨论,但未能通过。1913年国会议员普拉西德·阿斯蒂耶又以个人的名义将此草案提交议会讨论。1918 年3月6日阿斯蒂耶在巴黎去世。此项法律在1919年最后通过,于1919年7月25日颁布,并以阿斯蒂耶的名字命名。

《阿斯蒂耶法》是第一部关于技术教育的大法,被人誉为技术教育宪章。全文共分5章、52条。

该法的主要内容为:

1.所有工商业技术学校归商工部管理。各省设一技术委员会,管理职业技术教育。每年向商工部提交一份本省技术教育的情况和发展规划。乡镇设一委员会,受省级委员会领导,每年要向省委员会提交本地区技术教育情况及发展规划的报告。由此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管理和监督。

2.将职业技术教育划分为3 级:初等教育培养熟练工人和技术员;中等教育培养工商业的中层职员;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管理人员。此规定改变了以往技术教育混乱无序的状况,使之成为循序渐进的、由低到高的教育体系。

3.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补习普通初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职业基础的各门科学以及劳动实习。学生接受培训3年, 考试合格可获职业能力证书。

4.14—18岁的青年人必须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企业和工厂要安排工人在工作时间学习,每周4小时,每年不低于100小时。学制3年。 1938年又规定每年学习时间延长到150小时,并强行规定雇主必须执行。 〔10〕

1925年,颁布向雇主征收“学徒税”的法。雇主每年要交纳相当于工人工资2%的费用,作为青年人职业教育培训费。 如雇主自办或组织职业培训或讲座可免交学徒税。学徒税用于国立职业学校或商工实科学校等技术教育事业,部分解决了技术教育的经费。〔11〕

1914年工商实科学院改为技术中学,学习年限仍为3年, 合格者发给专业毕业文凭,如商业或旅馆业、某种工业教育文凭等。毕业后直接就业。

国立职业学校从理论上讲,和技术中学水平相当,但实际上,国立职业学校所招学生的文化程度一般高于技术学校的学生。而且学校普通教育的课程更深,尤其在科学知识和数学方面。国立职业学校很快成为培养工长和劳动管理人员的场所。它每年还向高等技术院校输送一部分人才。而技术学校在创建时就明确为“培养商业职员和能立即胜任的工人”的学校。

专科学校即过去的私立学校,由个人或地区、企业开办。此类学校水平较低于以上两类学校。它专门为某一地区、某一部门培养熟练工人,专业有建筑业、鞋业等等。此时全国已有学校上百所。巴黎商会办的学校1939年时有20多所。〔12〕

职业培训中心是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法国在30年代卷入经济危机,受影响时间特别长,直到1936年才稍有复兴。在1937年下半年法国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再次爆发经济危机,重新又陷入深渊。危机不仅使法国在经济上受到严重打击,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失业人数剧增。为解决失业和年轻人在结束义务教育后无所事事的问题,法国在1939年12月建立速成培训中心,1940年开办青年中心,目的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宣传维希政府国家主义政治,外加职业培训。 1941 —1942年,因此类中心无法开办下去而改成职业培训中心。从1942年开始,职业培训中心学制3年,向广大青年开放, 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工人和商业职员。培训包括身体、智力、道德、公民等社会教育,女子要加家务培训。考试合格者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

职业培训中心是群众性职业教育的初等形式,第一次在法国建立,不管创始者的动机是什么,其客观效果似应肯定。1944 年全国建成900个中心,招收56000名学生。〔13〕

在这一时期,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制度基本确立,国家加强了对技术教育的控制和管理,形成了高中初教育形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1929年有162000人,1939年有184000人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教育。〔14〕

三、中等技术教育的完善

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时代。这次革命不同以往,是一场智能革命,科学知识成为技术、产业及各方面变革的动力。工人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智力素质,拥有运用简单工具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掌握与作业相关的理论知识。

国际竞争也随之发生变化,不仅是产品、技术更主要的是人才竞争。尤其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企业和个人都有自由流动的权利。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个人的命运。法国历来重视自己的大国地位,要保持它,就必须适应经济和技术的演变,化大力气抓教育。法国政府此时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技术教育,努力把技术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

50至70年代法国致力于初中等教育的改革,颁布一系列教改方案,力图建立起统一的教育体制。60年代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至16岁。初中等教育形成一个整体。为使中等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接轨,对中等教育做了相应调整,分为两类:市立技术中学和国立技术中学。

市立技术中学相当于普通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属于短期教育,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市立技术中学是在原学徒中心的基础上建立,有国立与私立两种。按职业分类,多达240多种。招生对象是5年级毕业的学生(法国中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6、5、4、3、2、1、结业班,共7年)。按照学习年限和成绩可取得不同的证书,(见35页图)。〔15〕

国立技术中学,相当于普通中学教育的第二阶段(中学的后三年),它是长期技术教育。由3类学校改组而成:技术中学(1941 年前的商工实科学校)、国立职业学校及工商业公会等办的各种专科学校。招收3年级毕业的学生,学习年限为3年,可获得的证书依次为:技师证书、技术教育中学毕业会考证书。获后一种证书者可以继续升入高等技术学校。

这种调整使中等技术教育最终纳入普通教育体系。

6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12届、第18届大会通过了《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和修订方案。这对法国影响很大。70年代法国议会通过《职业训练法》、《终身继续教育组织法》、《企业主承担初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法》等等。这些法案无疑大大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70年代出现了国家与企业联合办技术教育的新形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国在战后经历了第二产业大发展时期,紧接着又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人数1982年超过工人总数的31%,1990年超过37%。1982—1990年从事重工业生产的工人每年减少2%。〔16 〕产业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了教育结构的调整。因此法国政府决定与职业教育组织、企业和工会合作,目的是将职业的需求和学校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在一些学校内开展企业系列的教育, 人们称之为学校企业联合体。 〔17 〕1987 年已有120000个联合体成立。

80年代密特朗执政后,更加重视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规定了雄心勃勃的高指标:到2000年,80%的学生要达到大学学士水平,相当于目前(指1989)的两倍。〔18〕除了正规教育外,法国政府还利用函授、职业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地为2000年的到来做人力资源的准备。法国全国职业培训组织雇主公会主席让·韦马埃尔称之为“一种巨大的赌注。”他说:“在1988年,有400万法国人接受职业培训。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将有半数法国人受益。”〔19〕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1962年熟练工人占总数的38%,1975占到43%。〔20〕1955年获职业能力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的人达96854人,1980—1981年增加到313951人。 〔21 〕1991 —1992年获中学技术教育毕业会考证书的就达114000人。〔22〕

四、中等技术教育的作用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兴起、确立,最终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在法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法国中等技术教育为工业生产部门提供了大批新型的劳动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中期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要求劳动者的智力水平相应提高,而此时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刚刚从农村出来的劳动者,他们几乎目不识丁,技术专业知识更无从谈起。正是刚刚兴起的中等技术教育担当起技术培训的历史使命,培养了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大批熟练工人。到1960年,熟练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8%,1975年占到43%。〔23〕

中等技术教育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不断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在工业革命时代,是机械化生产,工人是机器的附属品,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低。当今世界进入电脑时代,生产完全自动化,工人操作的是复杂的机器,这时的劳动者不仅要控制和管理自动化的设备,还要懂得维修和改进。法国中等技术教育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单纯培养立即能胜任的工人变成培养能够运用简单工具处理各种问题的中等技术人才,他们不但具有与作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有某一专业的管理能力,他们在生产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70年获得职业能力证书和职业学习证者为211845人,1989年达403992人,即增加了近1倍, 而获得中学技术教育毕业会考证书者从28600人增加到106554人,即增加了2倍多。〔24〕

不仅如此,法国中等技术教育范围拓宽,更加适应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过去中等技术专业仅仅限于建筑、纺织、采矿等行业,而今仅市立技术中学的专业多达240多种。以前中等技术教育毕业会考只有2种专业,而60年代以后增加到18个专业。〔25〕每种技术专业正向着配套训练的方向发展,如建筑专业除本专业的技术、理论外,还包括电工、细木工、房屋金属器材安装工等等。中等技术教育范围的拓宽使之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知识和应变能力,不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被淘汰。

2、法国中等技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中等技术教育的特点使其更加贴近劳动群众,面向广大劳动者。承担着向劳动者传授知识和技术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术,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更新了观念。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会带来整个社会和文化面貌的改观,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3、法国中等技术教育范围的拓宽为个人才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法国中等技术教育范围很广,包括几百个专业,为个人兴趣和个人才能发展准备了条件,而且这种由低到高的教育体制,为个人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1〕泰雷兹·夏尔马松、安娜—玛丽·勒洛兰、 雅尼克·里帕:《法国大革命迄今的技术教育》(Thérèse Charmasson,Anne-Marie Lelorrain,Yannick Ripa,L'enseignement technique de la R évolution à nos jours)第1卷,巴黎1987年版,第22页。

〔2〕克里斯蒂昂·尼克、 克洛德·勒利埃弗尔:《法国教育人物传》(Christian Nique,Claude Lelièvre,Histoire biographiquede l'enseignement en France),巴黎1990年版,第201页。

〔3〕实科中学指1708年创办于德国、18 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中学。

〔4〕帕特里斯·德尔佩尔:《技术教育史》(Patrice Delpel,Histoire de l'enseignement technique),巴黎1993年版,第45页。

〔5〕泰雷兹·夏尔马松等:《法国大革命迄今的技术教育》, 第45页。

〔6〕泰雷兹·夏尔马松等:《法国大革命迄今的技术教育》, 第24—25页。

〔7〕克洛德·勒利埃弗尔:《学校制度史(1789—1989 )》(Claude Lelièvre,Histoire des institutions scolaires(1789—1989)),巴黎1990年版,第160页。

〔8〕樊亢等编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6页。

〔9〕泰雷兹·夏尔马松等:《法国大革命迄今的技术教育》, 第470—484页。

〔10〕谢瓦利埃、格罗佩兰、马耶:《大革命迄今的法国教育》(Chevalier,Grosperrin,Maillet,L'enseignement  de la R évolution à nos jours),巴黎1968年版,第138页。

〔11〕泰雷兹·夏尔马松等:《法国大革命迄今的技术教育》,第484页。

〔12〕帕特里斯·德尔佩尔:《技术教育史》,巴黎1993年, 第69页。

〔13〕克洛德·勒利埃弗尔:《学校制度史》,第171页。

〔14〕克洛德·勒利埃弗尔:《学校制度史》,第167页。

〔15〕瞿葆奎主编、张人杰选编:《法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66页。

〔16〕国家统计经济研究所:《法国社会,1993年社会资料》,(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Etudes éco nomique:la Société ,Données sociales 1993),巴黎1993年,第479、478页

〔17〕克洛德·勒利埃弗尔:《学校制度史(1789 —1989 )》,第205页。

〔18〕《法国政府把教育置于头等优先的地位》,《参考消息》,1989年1月13日。

〔19〕《法国正在进入群众性职业培训时代》, 《参考消息》,1988年7月12日。

〔20〕海因茨—格尔哈·豪普特:《1789年以来的法国社会史》(Heinz-Gerhart Haupt:L'histoire sociale de la France depuis 1789),巴黎1993年版,第282页。

〔21 〕吕西·唐君伊:《法国职业教育:从工人到技术员》(Lucie Tanguy:L'enseignement professionnel en France, desouvriers aux techniciens),巴黎1991年版,第41页。

〔22〕国家统计经济研究所:《法国社会,1993年社会资料》,巴黎1993年版,第85页。

〔23〕皮埃尔·阿尔贝蒂尼:《19至20世纪的法国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P.Albertini,L'école en France ⅩⅨ[e]-ⅩⅩ[e]siècle de la maternelle à l'université),巴黎1992年版,第147页。

〔24〕皮埃尔·阿尔贝蒂尼:《19至20世纪的法国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第147页。

〔25〕帕特里斯·德尔佩尔:《技术教育史》,第93页。

标签:;  ;  ;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作用_巴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