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施工技术和整体性也越来越严格,因此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新的发展机会。建筑行业在日益加剧的竞争力面前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而对于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对于解决建筑裂缝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施工技术和改善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我们还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工作,通过严格的说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
1关于后浇带技术的施工问题
第一,对于建筑浇筑结构出现的垂直施工缝,应该使其当混凝土的初凝程度达到一定比例时,然后采用高压水进行冲洗来对表面的杂物部分进行冲洗。同时在混凝土完全凝结后,再利用高压水将施工缝冲洗干净。而针对木米板的施工缝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对硬化的混凝土进行处理。针对比较严重的孔洞地方施工人员应该进行及时处理工作和修补工作,对后浇带混凝土的表面采用喷枪处理。第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对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尽量选择和混凝土断面类似的结构形式,保障后浇带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功能和价值作用,防止出现由于直缝缺陷和结构变形问题的产生。在进行合理的规划完成后,首先应该先降低后浇带的标高,控制在相应的标高范围内,同时为了清除后浇带垃圾、雨水等问题还需要对施工间隔进行设置工作。同时对于后浇带的隔断处理,则一般采用铅丝网、钢板网等并且和木模相结合,或者同企口来进行隔断工作,这样做都是为了防止模版缝隙过大对混凝土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未支设模版的自然搓需要进行严格禁止,对于两侧模版的紧密型需要尽可能的提高,还有牢固性以及拆除性。同时当一次性模版为双层钢丝网,为了防止浇带内出现混凝土,必须使其进行钢丝捆绑紧固。
第三,对于混凝土解决浇筑侧壁时则需要采取强度比两侧混凝土大的尚未膨胀的混凝土,施工时间一般是混凝土龄期在42天之后,并且能够达到所规定的养护时间,对于顶板后浇带位置则应该将适量的泥沙铺在施工缝处,然后利用水进行冲洗干净,这些工序完成后才能进行浇筑工作,一般是沉降后浇带完成后才开始采用,通常选择没有进行收缩的混凝土。同时,在进行对梁板进行处理时,必须根据现场的具体施工条件和施工特点,严格科学的进行配筋,对于后浇带位置的梁板支撑严格禁止拆除,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严格的拆除处理,达到合格级别才能进行拆除。
第四,施工人员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的现场管理情况和重要的质量因素都需要进行严格管控工作,这些监控工作都需要达到相应的监控指标。同时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质量监控措施,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监督,保障建筑施工方施工的整体安全水平,对于施工质量的安全和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相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出团结友好、互利互助的良好气氛,并且还要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有着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工作人员对于使用后浇带技术的施工认识,明白后浇带技术特点和重要特性,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进行切实的提高,以及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同时,通过在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工作,为工作人员树立起高度的归属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提高对团队组织的信任,使得企业的施工团队更加团价,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对于企业来讲还应该建立起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对企业进行负责和服务工作,为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好基础,同时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保持其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2建筑工程后浇带的布置及具体施工
2.1后浇带的布置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操作中后浇带主要用来防止因结构主体沉降和温度收缩而导致的异常沉降和伸缩等问题,防止损害建筑性能。一般后浇带布局为25~45m设置一道,宽度尺寸大约在700~900mm之间,一般不需切割钢筋,并采取相应措施巩固钢筋的强度,在后浇带的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用高等级混凝土浇铸处理完的后浇带,并做好后期维护和振动压实等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主要适用于跨度小的范围内,并且应加强钢筋的强度。在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长度大于40m后,在每隔20~30m处需要布置1道后浇带,而且宽度要保证大于850mm,在以距柱或距墙的中部1/3的范围内布置后浇带。
2.2后浇带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
2.2.1后浇带的优越性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设置后浇带的优势,它主要体现在防止伸缩缝在结构中出现,方便了施工,降低了工程造价。在外形上,并且可以实现良好的建筑立面艺术效果,可促进建筑更好的发挥使用功能,使大空间大底盘塔楼地下室更紧密地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结构性能上的优势更加突出。
2.2.2后浇带的不足之处
采用后浇带有很多不足之处:
①当在基础底部结构布置后浇带时,大约需要2~6个月的时间,在设置后浇带时将会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因结构底部的钢筋密集而且粗大,这样垃圾的清理工作就会有很大的难度;②后浇带覆盖于地上、地下整个结构,有后浇带的地方“遇板断板,遇梁断梁”,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也是大大降低了结构施工的进度;③在对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把混凝土两侧的凿毛清除掉,这项施工难度很大,而且后浇带混凝土和结构混凝土浇筑的相隔时间过长,新老混凝土粘结的部分粘结条件很差,而且由于浇注时间的差异,会导致结构混凝土大面积干缩比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要早,时间的差异会导致新老混凝土连接出现缝隙,后浇带布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然而后浇带处理不好,会导致裂纹的形成,最终导致泄漏。
2.3后浇带的施工
2.3.1模板的处理措施
对模板进行支设操作时,需要转换对后浇带的支模方案,控制好模板后再对别的位置的模板进行拆除,确保模板可以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混凝土成型质量好。要根据模板的具体情况来对模板进行设置,并且必须确保模板支撑系统以达到稳定状态。在浇筑混凝土前期应把框架梁处的施工缝结合挡板封堵,用钢管对挡板进行支撑,使我们能够在保持混凝土振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
在进行钢筋绑扎的同时进行挡板的支设,使用木方拼接组装挡板,设置横肋以提高挡板的强度性能。当在梁模板与挡板相互连接的地方有裂缝时,所述模板应及时用胶带等密封材料结合起来,避免裂纹在振动中变大。
2.3.2钢筋的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并做好钢筋的保护措施,防止钢筋出现偏移的现象。同时,绑扎完成后,应对后浇带钢筋进行牢固性检查和钢筋损坏性的检测,防止因错绑或漏绑而造成结构意外损坏,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其施工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对收缩应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控制裂缝效果显著。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后浇带施工,提高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水平,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及提高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荣继高.探讨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244-245.
[2]江国忠.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展望,2015,14:32.
[3]武春林.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18:80+82.
论文作者:陈光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挡板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