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刚
(临汾永旺脑病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颅底脊索瘤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2015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颅底脊索瘤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均使用CT、MRI检查,对两种检查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溶骨性或膨胀性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影,且边界不够清晰。10例患者中原发8例,术后原位复发2例。7例病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影,3例见囊变、坏死。CT检查结果示病灶不均匀低密度影。MRI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及“蜂房样”表现,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使用CT、MRI对颅底脊索瘤检查,可以详细了解肿瘤累及范围,对术前诊断及选择手术路径有较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CT;MRI;斜坡脊索瘤;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97-02
颅底脊索瘤仅占颅内肿瘤百分之零点二,主要起源于脊索的残余胚胎组织,属于原发低度恶性骨源性肿瘤,几乎全部累及中轴骨,35%~40%发生在颅底蝶枕骨交界的软骨结合区,其余病例发生在脊柱的其它部位。一般呈缓慢浸润性生长,容易对颅底骨质、颅神经与血管结构造成侵犯,引发头痛等症状[1]。随着现代影像学不断发展,CT与MRI是这类肿瘤定位、定性诊断与鉴别的最佳检查手段。本次就2015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颅底脊索瘤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探讨CT、MRI检查方式在斜坡脊索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颅底脊索瘤患者10例,作为观察对象,1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有4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8~76岁,平均年龄为(42.8±3.6)岁。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复视与视力下降、肢体乏力等等,患病史均在2月~5年。
1.2 方法
10例患者均使用CT和MRI检查,间隔时间为1小时。CT检查:使用32层螺旋CT,电压120KV、电流120mA、层距5mm、层厚5mm,视野500,矩阵512×512,螺距1.0,对病灶部位进行平扫。MRI检查:使用飞利浦1.5T超导型MRI成像系统,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头线圈,颅脑扫描基线为听眦线,扫描范围为颅底至头顶。扫描层厚5mm,层距5mm,矩阵320×256,视野24cm×24cm,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磁显葡胺,注射速率2~3mL/s,剂量0.1mmol/kg,总剂量低于20mL,行T1WI-FS序列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与MRI的检查结果。
2.结果
两种影像学检查颅底脊索瘤多表现为溶骨性或膨胀性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影,且边界不够清晰。10例患者中原发8例,术后原位复发2例。
CT表现:本组10例患者均显示病灶呈不均匀密度肿块影,7例病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影,为钙化或破坏骨质残留碎片,伴邻近骨质溶骨性及膨胀性破坏,可见边缘硬化。3例见囊变、坏死。
MRI表现:本组9例患者显示病灶T1WI呈不均匀低、等混杂信号,1例有病灶内出血者T1WI内见小片状高信号;7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呈“蜂房样”表现,为瘤组织内含有较多的纤维间隔所致。3例T2WI呈等或稍长T2信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矢状面,桥脑腹侧呈“指压”状凹陷。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呈“颗粒样”,囊变、坏死区不强化。
3.讨论
脊索瘤的发病部位主要位于颅底与骶尾,在脊椎其它部位的发病几率相对较低。颅底脊索瘤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分叶状为主,有或无纤维包膜,早期边界尚清,晚期界限不清,多发生在斜坡蝶枕联合的位置,约占全身脊索瘤的35%~40%。颅底脊索瘤晚期可转移,通常发生在肺、骨和淋巴结,硬脊膜转移少见,脊索瘤可通过脑脊液播散至硬脊膜、马尾等处,本组病例未见远处转移。
颅底脊索瘤主要发生于斜坡,斜坡为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共同组成,上界主要是鞍背,下界则是枕骨大孔的前缘,斜坡脊索瘤在颅底原发肿瘤当中较为常见。斜坡分为上、中、下区,上区主要是蝶骨体,中区主要是蝶枕软骨的结合位置,下区是枕骨的基底部位置,斜坡脊索瘤位于中区蝶枕联合的位置最为多见。颅底脊索瘤需要和发生在颅底的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1)侵袭性垂体腺瘤,呈实性或囊实性,多为结节状“雪人”样或分叶状“8”字样,边界清楚,起源于鞍内,多有鞍底骨质下陷,具有多方向生长的特点,CT无或极少有钙化,平扫T1WI和T2WI以等信号为主,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容易发生内分泌临床症状。(2)脑膜瘤,病史较长,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数密度或信号均匀,钙化与骨质增生多见,与皮质相比呈等密度或等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大多宽基底与颅骨相连,易见“脑膜尾征”。(3)软骨肉瘤,发病率相对较低,T1WI和T2WI信号特点与脊索瘤相似,常伴有软骨样钙化(>50%的病例),但其源于斜坡侧缘的岩枕骨结合部而非斜坡中线,鉴别相对困难。(4)鼻咽癌,肿瘤可侵犯颅底甚至海绵窦,但主要位于鼻咽腔,骨质破坏偏于一侧,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通过活检能够明确诊断。(5)颅咽管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变多位于鞍上,“蛋壳”样钙化多见,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斜坡及鞍区骨质一般无破坏。(6)颅底转移瘤,见于颅底的任何部位,通常多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CT在显示颅底脊索瘤骨质破坏、瘤内钙化及出血上具有优势,三维重建CT像更能清晰观察细微骨质钙化及破坏,有助于鉴别诊断。MRI可明确病变发生的部位、范围及肿瘤信号特点,能较清楚显示肿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是首选检查方法。
脊索属于人体脊柱的原基,主要在第三周开始形成,原始的脊索在胚胎的早期,主要是代表中轴骨,软骨基质会包绕中轴骨。脊索通过颅底往下延伸,直到斜坡的位置,之后便会穿过齿状突至椎体的中央及骶尾部,上端分布在颅底蝶骨与枕骨的位置,部分能够达到颅内面和蝶鞍的上部分与硬脑膜相连接,下端分布达骶尾部[5]。肉眼观察,脊索瘤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叶状,有或无纤维包膜,早期边界尚清,晚期界限不清。切面可见肿瘤由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状,灰白色半透明胶冻状或粘液状。瘤内有时可有出血、囊变、钙化及骨组织。肿瘤含粘液较多者,质软倾向于两性;含钙化多者质硬倾向于恶性。光镜下,典型的脊索瘤由特征性的细胞质内含有粘液的细胞即空泡细胞组成,空泡细胞巢或索浸泡在细胞间的粘液基质中,被精细的纤维血管间隔隔开形成多小叶状,细胞与粘液基质的比例差异较大。小叶周边瘤细胞体积较小,呈巢状或索状排列,核小、浓染、偏于一侧,细胞质较红,即所谓星状细胞[6]。肿瘤内空泡细胞与星状细胞的比例不同,脊索瘤的恶性程度也不同,空泡细胞较多者愈合较好。脊索瘤可表现为软骨分化。小的软骨仅见于镜下,大的软骨肉眼可见。
综上所述,颅底脊索瘤有好发部位,MRI有特征性表现,可清楚显示肿瘤对邻近组织结构、神经及血管的侵犯,结合CT骨质破坏情况分析,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及选择最佳手术路径。使用CT、MRI检查对脊索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以给临床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有助于提高脊索瘤的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海滨,王学淳,张庆等.脊索瘤的多层螺旋CT和MRI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0):33-35.DOI:10.3969/j.issn.1672-5131.2016.10.011.
[2]代平,刘勇,何其舟等.骶尾椎脊索瘤的CT与MRI征象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0):1992-1995.
[3]舒进鹏,邹松.颅底及骶尾部脊索瘤CT与MRI影像特征[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6):612-614.
[4]田爱民,李威,马国林,脊索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1):38-40.
[5]侯开渝.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J].心理医生,2016,22(10):28-29.
[6]许华宇,穆红,荣阳等.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33-133,134.
论文作者:田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脊索论文; 斜坡论文; 肿瘤论文; 骨质论文; 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软骨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