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级中学 116500
课堂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的关键阶段,而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的主题。教师在这一阶段特别要重视如何通过发挥主导作用去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通过活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通过情意的体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地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所得。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针对高一政治教学,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针对高中阶段政治教学,要充分做好准备,给学生确立新的学习起点
1.教材切入点的选择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高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又尤其重要,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第一堂课学生好奇和期待的心理较强,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高一《经济生活》课,上课一开始,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所想,讲讲我们国家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通过思考,辅以教师的设问,学生第一堂课就能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高中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经济生活》产生学习兴趣。
2.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能从每节课学到一些东西,哪怕是学科内容规定的一些基本知识、事实或某方面的信息。因此,教师对其所教的每章、每节或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就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教师在确定目标时不能流于形式,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建立在分析学生学习特征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去制定,同一节课在不同的班要有不同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点、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
3.教学语言的使用
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严谨又要保持一定的幽默性,提问与复习语言要有技巧性,富于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既准确地传授知识,又不至于枯燥无味。
二、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关键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思想政治课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重任务。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和灵魂。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认真对待每一环节。无论从教材的研究、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时的板书、教学语言、教学的着眼点、教学的时间运用等方面,都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满堂灌”中走出来,要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方法”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力求做到“精”。 教师的“精”讲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要用较少的时间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清、讲透。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3.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时效性。
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综上所述,通过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而增强学生政治学科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希望以我的一点浅薄之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深思,共同完成培育祖国栋梁之材的重要任务。
论文作者:朱铁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时效性论文; 教材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论文;